文档详情

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赏析范文

泽玥15****2海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48KB
约4页
文档ID:208829200
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赏析范文_第1页
1/4

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赏析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赏析  古诗原文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译文翻译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铁骢  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  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取宝刀称雄  注释解释  李侍御,名不详侍御”,专管纠察非法,有时也出使州郡执行任务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骢(cōng):指黑色的骏马  虏(lǔ)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惆怅:失意、难过  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天,高适当时在长安当时高适正想到军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这条道路,也有说不出的羡慕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文赏析  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

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可谓形神毕现  “铁骢”为青黑色相杂的马,本已矫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挥鞭,自然是凌厉如飞了以“金”、“铁”来修饰“鞭”和“骢”,平添坚强的力度故一发端,颇具顿挫之力,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此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先从“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出巨大的空间,表现李侍御豪迈的激情、飞动的气势但紧接着一笔收勒,又回到别筵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诗人没有明写,但不难推测,它包含着深挚的惜别,“万里”征途的担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极为深沉厚重一开一阖之际,极富抑扬顿挫之力  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指李侍御远赴安西所经之地汉代李陵与匈奴交战的遮虏障远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则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功名”句;对句指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之地—太白峰东的长安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虽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

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这一联只列地名,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尾联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喷涌而出,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这首送别诗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送李侍御赴安西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1.2.3.4.5.6.7.8.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