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8795390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新时期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职能的转型、大量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各种利益关 系的进一步调整,一些长久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现行条件 下的现实矛盾逐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农民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多方面原因导 致农村信访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缠访、集体访、重复访、 越级访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地方稳定与发展的难题。认真分 析农村信访问题的成因,探索解决新时期农村信访问题的 对策,对于有效地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促进农村政治稳定 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一、目前的现状XX镇地处白石河中游,县城西南

2、部,镇域总面积12 3 平方公里,辖11个村81个村民小组532 7户1913 3人。近 年来,xx镇党委、政府在“实施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省级强镇”的战略决策指引下,不断招商引资,发展 园区工业,创新工作举措,以桑梓情怀筑巢引凤搭建平台 吸纳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破解了农村土地撂荒、广种 薄收粗放耕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现状,通过发展现代 立体农业,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增 长和城乡统筹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信访问题的增多,据 统计,XX年我镇来访、来信、来电共有47人次,XX年共 有69人次,XX年共有9 7人次,逐年呈直线上升趋势。且 呈现出以下特点:(1)越级上

3、访趋势增多;(2)集体上访组 织化倾向明显;(3)缠访、重复访、无理访问题突出。今年 短短两三个月以来,我镇就已受理各类信访事项41人次, 其中重大信访案件2起,上级转办案件8起。二、问题成因通过调研,以及对这些信访案件的分析,滤布发现当 前的信访问题综合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自身作风存在问题。干部(尤其是村干部) 对上级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在政策兑现时不能 正确规范程序,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问题不公开、不透明,政策不清,群众对集体事务和财政收支问题等有 疑惑、产生不满情绪,从而造成群众想通过上访获得知情 权。再加上部分村干部对权力的行使有偏差,作风不民 主,沿袭过去的

4、传统方式方法,集权思想严重,独断专行, 凡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没有充分发扬民主。个别农 村组织形同虚设,长期不召开会议,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 利益的事务,不征求群众意见,不履行民主程序,工作不 透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 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听之任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 处理问题避重就轻,使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垮,造成矛 盾升级,导致激化。二是部分群众素质有待太高。近年来,上访群众的自 我保护意识增强与自身的法律素质不能同步。随着“依法 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日益完善,人民 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 强,但是还是有不少群众对法

5、律法规了解不深、理解不透, 有的甚至“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片面强调法律法规中有 利于自己的一面,不能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有些许 群众总把自己当作一个特色群体,欲望无法满足,把“上 访”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当作一项产业,认为自己享有的 还不够,对政府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永远不满足,提出 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等等。例如四新乡的田胜泽,由于第一 次到北京上访后获得甜头,提出16个问题全部解决,私欲 膨胀,又第二次提出两个新问题,要求政府每月发给3000 元的工资,然后为其解决配偶问题,针对这种无理要求,政府未能满足,导致田胜泽再次踏上非正常访的旅程。三是群众对信访这一民主行为的认识不够全面。从信 访

6、制度的初衷来看,是让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方式向政府机 关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权力始终处于被监 督的状态,不断推进法治民主进程。但现实中信访群众一 味强调自己的权力,混淆了信访与法律维权的界限,把信访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看到其他人部分问题通过 信访这一渠道解决了,甚至得到了好处,便以为只有通过 信访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便不论事件性质,不论事件大 小,只要稍有不满便想要通过信访这一渠道达到自己的目 的。再加上部分群众抓住信访考评政绩这一特点,不管问 题性质合不合理,本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 不解决”的利己观念,向政府施加压力,导致越级上访、 重复访等不理性信访的行为,想要促

7、使政府解决问题。例 如我镇枣树村的何云友,在十天高速的拆迁过程中提出索 要两处宅基地,并以国土部门对枣树安置点建设用地手续 不全起诉国土局作为要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种种原 因,后又撤诉,最终选择了非正常访。四是信访处置政策的误导。在现实“稳定压倒一切” 的口号下,出现信访案例后,为求息事宁人和维护社会稳 定,在考核扣分的形势下,在解决信访事件时,往往不得 己选择运用法治以外的方式,甚至明显违反规定的代价来 满足信访人的非份要求,虽然达到了息事宁人的效果,却 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导致重复上访。这些非正常的解决 方式方法,很快通过口头舆论等方式迅速在群众中传播, 这种示范效应使一些信访群众的目

8、标、手段、信念和灵魂 发生了扭曲,致使信访问题恶性循环,使大量的社会矛盾 涌向信访渠道,信访方式走向极端。更多人宁信访而不信 法,从而形成对信访的依赖。再加上现行的国务院属于行 政法规,对于有些非正常上访行为约束力度有限,对于违 反,不到规定地点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行 为过激闹访和以各种利益诱访、煽访、串访、借访敛财等 行为尚未健全相应的防控和处理机制,对违法上访行为打 击力度不够,致使信访工作秩序不够规范。本镇红征村余 荣权进京信访就是典型的信访不信法的体现,残疾人的余 荣权,因购买摩托车与经销商发生争执,造成自己受伤, 为了达到索取赔偿的目的,本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信 访人不

9、信法而信访,直接在期间进京上访,引起各方 的关注,以促最终在上级领导的关注下解决问题。、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完善信访体制建设。建立自上而下的信访稳定工作体系,将提升为法律层次,逐步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 章制度,建立信访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参谋服务的工作 制度,使信访稳定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 进。同时严格按照的规定,把开展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 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 定期公开接访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改变现行的 领导和信访部门一听信访就不问青红皂白,训斥下级责令 接人,而不深入了解情况,不能正确教育引导信访人。另 一方面改变信访稳定考核

10、机制,确因工作不到位致使不稳定的一票否决,在职责范围外的则不予追究。(二)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 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增强政治观 念、全局观念和责任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之所急,解 群众之所难。其次,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在矛盾没有激化前就要抓住不放,坚持早发现、早控制、 早解决。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 压滤机滤布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三)广泛宣传,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力度。做好新时 期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干部转变作风 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切

11、实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文明、诚信、守法的理性公 民。当前,要切实做好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要 紧紧围绕“一个畅通、两个规范”,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建 立健全以乡镇、村委会为主体的普法教育网络,通过开展 定期法律咨询、普法讲座、送法进村到社区等活动,以及 灵活运用涉法涉诉信访典型案例,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 法律,理性对待纠纷,树立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无理不 能违法上访,有理也不能违法上访的观念。(四)对非正常上访加大打击力度。对经过法制教育 和批评劝导,仍然违法缠访、闹访,到重点地区进行非正 常上访,或采取极端方式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 肃处理。对非法代理上访牟利,或教唆、鼓动上访人非正 常上访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完 善维稳信访、涉法涉诉三级终结制度,严格执行信访事项 的办理、复查和复核三级终结制度,对按照规定已经终结 的事项,不再受理,案结事了。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加 强对信访秩序的管理,有效解决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 无限诉求访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