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

上传人:贵13****忠志高 文档编号:208795181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范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育孩子的论文教育孩子的论文篇一(摘要)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从而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运用文献法,查阅近70篇相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22篇,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内涵、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而家长教育知识及家长教育能力研究较少,研究不够深入具体;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等问题。今后的研究要注重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关键词)家

2、长;教育素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述评家长,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者和执行者,因此家长的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202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及教育调查中指出,在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诸家庭因素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近些年来,人们针对家长的教育素质开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梳理。本文运用文献法,查阅近70篇有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22篇,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内涵、家长教育观念、家长教育知识以及家长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了

3、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关于家长教育素质内涵的研究欧阳连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就是指家长运用多种知识实施家庭教育的技能和技巧,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技巧又主要体现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该研究更侧重于把家长教育素质理解为能力。焦健则将家长素质分为了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特殊素质即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教育能力。赵忠心在其著作中没有具体提到家长教育素质这一概念,而是将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一归结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其中包括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以及家长的文化素养。杨宝忠认为,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

4、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王铨、赵俊志将家长的教育素质概括为6个方面:现代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教子育儿知识、科学的教子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该研究对家长教育素质的概括更为具体,可实际操作性更强。孙宏艳则与王铨和赵俊志的看法相似,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具体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张庆守提出家长教育素质是由多维素质组成的综合性系统结构,应包括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综上,对于家长教育素质的认识,我

5、国学者们虽然还存在些许差异,但大致可将家长教育素质概括为家长的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究阶段,未能将家长教育素质具体化,使其能够成为可量化、易评价、可实践性强的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二、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一)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研究俞国良与辛涛对其构成做了进一步阐释:人才观是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亲子观是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及教养动机,儿童发展观是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教子观是对自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许晓辉、庞丽娟的研究将家长对儿童的发展评价纳入到家长教育观念里,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輥輰

6、訛张庆守的研究是从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一角度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进行了划分,忽略了亲子观在家长教育观念的作用。輥輱訛刘秀丽与刘航认为在其总结的7个观念构成中,儿童观、教育观和亲子观是核心要素。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总结,但划分略有重叠,且缺少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价的评价观。(二)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陈帼眉与何大慧认为,家长教育观念受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经历、文化程度以及对育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輥輴訛李百珍与关颖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社会现状、家庭背景影响之外,还受家长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的制约,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教育观念的差异影

7、响显著。輥輵訛俞国良与辛涛认为,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认识上存在自我构建和文化脚本两种看法。自我建构是指家长的教育观是父母自我建构的过程,它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文化建构是指家长教育观念是其在接受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文化信息。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即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是自我建构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輥輶訛该研究理论上阐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却没有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究。李洪曾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职业、学历的影响之外,还与父母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有关系。从家长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程度来看,一般父亲比母亲高,高学历比低学历高,年长的比年轻

8、的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的经理比医务人员、机关一般干部、店员高。輥輷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机制:一是找到动力源引发转变观念的内在需要;二是升华系统提高认识,动摇陈旧观念;三是感染系统激发情感,促进认识向行为转化;四是实践导向系统利用科学的手段巩固认识与行为。该研究从家长内在深层动因的角度揭示了旧观念解构和新观念形成规律,提供了新视角。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的认识在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上基本一致,之后评价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但现有的研究不能全面客观地呈现其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缺乏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和影响

9、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三、关于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关颖将家长教育知识分为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该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独生子女家长当中,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的家长比例最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其次。赵忠心认为,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知识有:优生知识、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知识。张庆守指出,家长应掌握的教育子女的知识有应包括关于儿童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知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关于家庭教育

10、目标以及内容和途径的知识、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知识。华桦的调查表明:家长最主要的家教知识来源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占48.1%。换言之,部分家长主要依靠固有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传统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开放而多元的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尚未形成。金晔在其对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研究中指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比例高于母亲,学历较高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我导向性更强,职业工作稳定性高的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投入上要高于相对职业不稳定的家长。家长喜欢和常用的学习方式是自我阅读,而家长们认为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朋友同事间的交流和与教师交流。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动机、途

11、径、方式、投入等方面。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关注不够,现有研究相对杂乱化、片段化,大多附于其他研究之下,对家长教育知识应然要求的研究不深入具体,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获取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四、关于家长教育能力的研究(一)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研究赵忠心认为,所谓教育子女的能力,就是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輦輴訛胡海燕认为,家长教育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性认知、理解性情感和理解性行为。(二)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赵忠心把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总结归纳为三点,分别是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

12、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庆守把家长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分为6项: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輦輶訛此概括较前者更细致具体。胡海燕侧重从人的认知、感情和行为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把家长教育能力分为理解性认知能力、理解性感情能力和理解性实践行为能力。陈永坤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情绪管理能力、逆境智能、学会学习、创意思维、理财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国际视野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三)家长教育能力发展的意义与方式研究关颖认为,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会导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感受,而家长不注重自身的修

13、养则是家长教育能力缺陷的关键。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程度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其教育能力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輧輮訛缪建东把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发展阐述为父母的成长,其意义在于它是角色变化、科学育儿的必然需求。他认为父母教育能力拓展方式有:在生活的过程中向比自己有经验的长辈或者同辈学习、主动通过看书读报或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自学、接收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三种方式基本概括了现有的发展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方式,但不够细致和具体。综上,目前关于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从促进家长教育能力发展途径角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缺少家长教育能力发展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五、研究展望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

14、学者对家长教育素质开展了许多有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长教育素质的内涵,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应然要求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在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掌握状况和获取途径的研究。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对家长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献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居多,比较法、个案法、观察法较少,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

15、,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教育孩子的论文篇二一、调查过程1.调查对象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学八年级198名学生家长。2.调查方法第一,开放式问卷调查。给家长下发关于家长教育行为自测的问卷,问卷共涉及家庭教育中14个教育特性(沟通性、自由性、和蔼性、独立性、放手性、平等性、爱护性、关怀性、鼓励性、亲密性、责任性、期待性、管理性、照顾性)共56个问题,请家长如实填写。第二,家访访谈法。随机走访若干名学生家庭,请家长谈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举办三次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二、调查

16、结果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这一特性共涉及家庭教育中的4个问题,调查显示,只有27%的家长与孩子有较好的沟通。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和心里话。2.家庭教育中缺乏民主气氛从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性来看,调查显示这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只有20%,有28%的家长做得很差。3.家长教育管理不严调查涉及家庭教育中管理性方面的4个问题,调查显示,只有21%的家长对孩子管理较严,有14%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三、原因分析1.父母教育观念和孩子生存观的矛盾被调查家长多数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他们的孩子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孩子的生活观与父母的教育观存在很大的代沟,父母这一代人吃过许多苦,对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倍加珍惜,而他们的子女一出生就生活在安逸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