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

上传人:通*** 文档编号:208734752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加快建设“熊猫家园、清秀之川”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来,xx县在践行“两山”理念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可喜成绩。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围绕如何进一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山水青绿、政治清明、发展清新、文化清雅、社会清和”为价值取向,提出了把xx建成“熊猫家园,清秀之川”,努力把xx建成“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作为县政协,加快建设“两山”理念典范城市,就是

2、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力助推“熊猫家园,清秀之川”建设。一、践行“两山”理念已取得可喜成绩xx地处祖国地理几何位置中心,位于xx盆地北部边缘,秦岭南麓,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西北连接西南的重要通道。近年来,xx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落实到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紧紧围绕“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厚植生态底色,加强资源转化,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之路。xx被列为xx省唯一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试点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林业资源优势明显。xx是中国676个、全省58个国家重点

3、生态功能区之一,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398万亩,森林面积356.8万亩,森林蓄积20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4.01%,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均居xx市第一位,居全省第四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河,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xx湖,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xx沟、xx,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xx河、xx古城、xx地震遗址公园、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境内的xx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拥有“熊猫之乡”的美誉,是全世界自然保护人士心中的圣

4、地,被中外专家誉为“天然基因库”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是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等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银杏、珙桐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生命家园,入选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区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方之一。目前县内已知的野生大熊猫有50余只,其中有39只生活在唐家河保护区内。xx有8只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出访世界.特色农产品享誉中外。好山好水好环境孕育出了原生态好食材。xx县特色农产品资源独步全川,盛产黑木耳、香菇、竹荪等山珍和茶叶、核桃、油橄榄等有机食品以及天麻、乌药、青贝等名贵中药材。是xx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有七佛

5、贡茶、xx黑木耳、xx竹荪等三支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有xx黑木耳、天麻、竹荪、七佛贡茶、xx湖银鱼、xx江娃娃鱼、xx河野生蜂蜜等7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河蜂蜜”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xx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xx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x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县大力发展木竹原料林培育、经济林、花卉苗木、笋用竹和竹材加工以及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2020年林业产业总产值32.4035亿元。现有木竹原料林141.

6、81万亩,特色经济林118.52万亩,其中银杏和板栗等特色干果7.88万亩、杜仲、黄柏、厚朴等木本药材18.84万亩、核桃、油橄榄、山桐子等木本油料47.44万亩,观赏月季、芍药、格桑花、油牡丹等花卉苗木产业0.19万亩,笋用竹产业4.8万亩,聚焦“一区两带七集群”总体布局,打造县级林业产业现代园区4个,市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2个。(二)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立足现有资源优势,xx深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县现有生态公益林115.3621万亩,退耕还林22.428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62.0466万亩,2021年全县涉林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共计3396.4万元,聘用生态护林员1002名,发放生

7、态护林员工资480.96万元。(三)稳步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以红叶节,xx旅游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打造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人家、星级康养人家各1个,做精森林康养旅游。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9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实施“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全县燃煤小锅炉全面取缔。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xx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01%。县域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川东北县区前列

8、,县城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河长+警长”河流污染防控机制,与xx县等地建立“跨流域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加快实施城镇污水“三推”项目,建成集镇污水处理站20座,全县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类以上标准,白龙湖连续五年保持类水质。严格开展土壤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推进“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建设,新建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7座,xx全方位践行“两山”理念,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迈出坚实步伐。此外,xx在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受好评

9、。国家对全国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组织实施考核,全省56个县区纳入考核范围,xx县作为全市两个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全力厚植绿水青山生态优势,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年度考核均达到或优于“基本稳定”,全面实现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额度逐年稳步上升,2020年度,国家下达xx县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已达5000余万元,逐步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二、存在的问题xx县经济基础薄弱,开发程度不高,生态优势还未完全转化成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森林资源量大而质不高。由于立地条件差等原因,存在远看“绿油葱葱”,近看“刺架笼笼”,林分质量不高的问题

10、较为明显。二是林业产业规模较小,带动作用不明显。受地块条件影响,林业产业发展以小地块分散发展居多,规模效应不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三是旅游品牌还不彰显。生态康养旅游景点分散不集中,未形成集群化的优势品牌,县内过境高速和高铁连接景区“最后一公里”仍未通畅,配套设施档次不高。四是配套设施还需完善。景区内涵还需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态尚未形成,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景区宣传文化氛围尚不浓厚,xx旅游旅游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因此旅游的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五是白龙湖水质改善方面。虽现有水质能长期稳定保持在类,但每年汛期,上游的文县,有大量生活垃圾流入xx境内,直接影响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沿线

11、的xx、xx镇及xx湖保护与发展中心安排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长期打捞清理。这就需要两省比邻县区的协调配合才能很好解决。三、几点建议一是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精神,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建设,xx有四分之一的面积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提升xx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保护水平。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进一步强化大熊猫野生种群及其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科学划定各类功能区,留足发展空间。着力做到保护、开发有机结合。比如:在核心保

12、护区外有序开展自然教育、自然游憩和生态体验等活动,建立生态保护绩效考核评价、收入分配激励等机制,要推动公园与社区融合发展、共建共赢,引导带动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公园管护、发展特色原生态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方面。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补强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完善补助机制,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废水综合利用。四是建议加大力度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向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xx省宜居城市、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五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做优做强xx生态产业,xx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力争建成全国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科研试验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