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8614267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安陆高三语文测试卷二 新课标 人教版 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安陆一中2007届高三语文测试卷二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禅让 阐明 嬗变 煽风点火 潸然泪下B庇荫 纰漏 毗连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C侍奉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D湍流 祥瑞 揣摩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庖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 历久弥新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 举步为艰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 磬竹难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

2、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

3、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B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考在一种奇怪的现象:

4、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二、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8题。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

5、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中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引起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

6、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

7、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类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6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

8、定的。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8“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

9、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相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

10、、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

11、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耶非耶?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死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 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D余甚或焉 或:通“惑”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ABCD

13、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第卷四、(24分)13阅涣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孟子曰:“今之事

14、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注桀:夏桀,暴君。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一 朝 居 也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4分)译文: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4分)译文: 14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