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8609427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英语基础技能有效培养牛津初中英语Reading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蕴涵 单元语言知识丰富的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我们课堂的阅读 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 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 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 如何借助Rea ding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 力和语言水平呢?从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初中英语牛津教 材所提供的阅读课文和它的整体教学法正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牛津教材以单元话题

2、为主线编排设计,更加 突出了话题(Topic)。每个单元以同一话题为中心展开听、 说、读、写活动。教材将Read ing编排在每个单元整体教 学的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Readi ng教学是单元教学的中 心,其它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围绕课文的中心话题而展开, 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单元教学目的的完成。因此,如何 立足于日常阅读课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既训练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要进行适度的语言知识讲解,同 时又要体现出交际教学思想,的确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在经过几年的教学观摩、实践和反思后,我认为:不 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实现不 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下面以牛津7B

3、Unit 4单元阅读课为例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一、阅读准备阶段(P reparation for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近10余年来,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这 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 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 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 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支 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 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搭脚手架一一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 区”的要

4、求建立概念框架。(2) 进入情境_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 架中的某个节点)。(3) 独立探索_让学生独立探索,即先由教师启发引 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 去分析。(4) 协作学习_进行小组协商、讨论。(5) 效果评价_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 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此阶段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的过程。 在此阶段中,要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预备和热身的作用。 因此,要准备一些与本单元中心话题相关的内容,以次来 引起学生对于课文材料的兴趣。在选择上,可选择与学生 生活相关或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关心的话题,也可基于单元 整体的设计,将每

5、个单元的warm in g-up和pre_r eading 做为热身材料。以 7BUnit 4Readingth eGhostinth ePark 为 例,由于此单元的中心话题为A mazingThin gs,因此在第 一部分准备阶段可以先向学生提问:Doyoukn owamazingt hings?以世界上奇妙的事把学生带到中心话题:神奇。再 列举一些近期学生所关心的奇妙的事情,要求学生列举出 更多的类似问题。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呈现,列举 出5个与鬼有关的问题,为后面的Reading做铺垫。此过 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 的,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对“鬼”话题的争

6、议,引起学生 阅读的兴趣。二、阅读理解及训练阶段(Read ingComprehensionandP ractice)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弄清课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课 文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学 习一些新的语言内容。1) 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Readin g教学中,考虑到学生 在英语阅读中的快速阅读技能培养,通常在阅读前给出阅 读后要解决的问题,再安排学生默读后回答。学生带着引 导性问题阅读,目的很明确,在快速阅读中寻求所需要的 重要信息。这第一遍阅读又称“准备性阅读”(Prev iewReading ),旨在了解全文大体信息。教师

7、可以安排成限 时快速阅读,再补充一壁快捷问题(Qui ckQuestion s)或 正误判断题(T rueorFalse )让学生抢答,训练阅读速度。2) 通过第一遍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意思后,教师可 利用问题讨论,进行全文信息的梳理。此过程应从语篇整 体入手,首先培养学生主体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文章 的主旨和大意,基本做到能自己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接着 再引导学生围绕全文的语义中心摸清贯穿全文的脉络线索, 感受部分与整体的联系,领悟文义的推进与发展。这样就 使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给全文划分段落,并准确地概括出 段意。教师在修改与确认学生对全文篇章信息理解的同时, 可以图表的形式将课文、段落大意

8、(General Ideas)板书 或投影出来,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总结提纲,提炼关键 词句(KeyW ords)等等。3)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要进行第二遍阅读,此番阅读是精读(IntensiveR eading),目的在于解决文中一些细节性问题,理解关键词 句及学习重要语言点等。在第二遍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尽 可能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合理监控,对阅读方法 与策略积极指导,并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转换手法将文字形式的阅读文章转 换成较直观的形式,例如列简表,绘时间线(Tim eline), 作阅读笔记,重新排序等等。总的宗旨是使学生理出一条 清晰的文章脉络后,

9、带着任务阅读,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 最多的信息量。在阅读中难免会出现生词,我们要尽可能做到在语篇 和特定的语境中讲授语言,使学生通过话题、上下文去推 测其意并领悟其真正内涵。用释义(Paraphrase )这种教学 方法刺激了学生去思考,促进了对语言知识重、难点的理解 与把握,而且活学活用,充分激发了学生潜能,发展了学 生智力,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是值得提倡的。另外,如果教师能密切结合课文,将必要的词汇、句 型和语法有机、有序地串讲,并带入到交际环境中一气呵 成,再适量地补充有情景的意义性操练,那么会大大提高 阅读课教学的质量。三、阅读巩固阶段(Reading Consolidat ion)采

10、用自下 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 _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 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_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 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 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 短语和句子的意义。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 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 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 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 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

11、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 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 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读课文两遍之 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 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 学设计主要如下:1. 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 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2. 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 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3. 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 述课文、话题讨论等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 缩写、书面表达等。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 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

12、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 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 下主要特点: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2 .它体 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3.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 的认知结构。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因而,我们要把对阅读课教学的认识上升到发展 学生思维的大事上来。为了切实培养学生在完整的语义整 体下实现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 将篇章语义与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Pragmat icCompeten ce)。只 有当听和读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掌握语言,也才能实 现说和写的“输出”。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受到重 视。我们也就更有责任适应新教材和新大纲的需要,立足 日常教学,促成学生更为广泛而有效地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