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8606430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分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险衅(xn) 闵(mn)凶 期(j)功强近 供(gng)养无主 B渗漉(l) 修葺(q) 旧时栏楯(shn) 冥(mng)然兀坐C清浊(zhu) 弹冠(gun) 自令放为(wi) 宁(nng)赴湘流D曩(nng)者 强(qing)颜 长歌当(dng)哭 殒(yn)身不恤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大使说话 ,他们的工作很特殊,作为官员,他们对一个国家的看法不应该跟当地人 太远,因为他们要跟当地人打交道。 A必须 咬文嚼字 相差 B必须 字斟句酌 相去 C必需 字斟句酌

2、相差 D必需 咬文嚼字 相去4.下列各项关于文学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李密先在蜀国为官,后在晋国为官。所著陈情表,被赞誉为“读陈情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情”指的是自己的孝情和不能赴任的隐情,“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B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散文的杰出代表,其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代表作项脊轩志,承史记写作传统,善用小说笔法,长于刻画细节琐事,感情色彩浓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戏剧家、诗人,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D鲁迅,原名周树人,

3、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通过对刘和珍温和善良的描写,和被执政府“虐杀”的强烈对比,表达了鲁迅的“悲愤”之情。5按照下面两个句子的大体格式,再写一个句子。(3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的老师的教诲。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梁兴甫都穆城南梁兴甫者,身干短而膂力惊人。永乐中,尝往南京,止洪武门,见守门军胄掠人物,心甚不平,因以好言谕

4、之。军怒,捕兴甫。兴甫连踣数卒。军以达于指挥。逮兴甫至,置高手者十人堂上,堂下列军士勇者百人。兴甫见指挥,长揖不拜,言辞慷慨。心颇异之,曰:“闻汝之技,愿一观之。”兴甫即结束下堂,拳所至,众皆靡避,莫敢措手。以是径出其门。郡城有众恶少,日聚赌,必胜人乃已。兴甫闻之,携一斗,中置钱数千以往。恶少方博楼上,兴甫至,与博,佯败。后乃大胜。曰:“吾欲归,不博矣。”恶少将诟侮之。兴甫以楼中不可用手,尽取钱实斗中几满,以其肘挟斗唇注下楼,若空斗然。恶少大骇,不敢肆侮。询问之,知其为兴甫也。他日,至北京,有一勇士与陈者,素号多力,两人方扑,兴甫旁观窃笑之。扑已,勇士取兴甫于手中,曰:“汝欲东邪?西邪?”兴甫

5、曰:“第随所之。”言已,兴甫立于地,而勇士跌矣。陈怒,径前,扼其胸于墙,墙为之动。兴甫跃起击陈肩,陈不觉仆地,良久而起,与勇士皆再拜,愿为弟子。兴甫挟其能,游四方,竟无敌手。广西僧有号弥勒菩萨者,以拳手高天下。游食至吴,时兴甫已老,约与北寺相见。兴甫往,僧已先在。北寺殿前有施食台,其高几丈,阔倍之。二人登台相扑,观者如堵。兴甫一拳中僧右目,睛突出于面。僧以手去之,分必死,奋力相角,击兴甫堕台,兴甫以足跟伤其胸。兴甫归,内伤,二日死。僧亦三日死。 (选自都公谈纂)注释:斗唇:斗的口沿。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见守门军胄掠人物 B兴甫即结束下堂 C中置钱数千以往D睛

6、突出于面 三、古诗鉴赏 (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炎救飞蛾。注: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何恤汝辈。” (1)作者的妻子做了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她怎样的形象?(5分)(2)首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五、现代文阅读:课内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记念刘和珍君(节选)鲁迅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

7、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

8、,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2作者认为这次徒手请愿的意义有哪些?(6分)13用一句话,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14本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六、现代文阅读:课外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谢 天陈之藩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

9、,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我刚一到美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以后凡到朋友家吃饭时,总是先嘱咐自己;今天不要忘了,可别太快开动啊!几年来,我已变得很习惯了。但我一直认为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仪式,在我这方面看来,忘或不忘,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前年有一次,我又是到一家去吃饭。而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

10、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我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检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一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得到了新的领悟。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读者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似的。就连那篇亘古以来崭新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天外飞来一笔:“感谢同

11、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我就想,如此大功而竟不居,为什么?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几年来自己的奔波,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一些小贡献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即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越是真正作过一点事,越是感觉自己的贡献之渺小。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介之推不言禄,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最完美的人格所构成的一个最完美的故事。介之推为什么不言禄,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

12、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为的。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任与他商量报酬问题,他说五千。主任说,“给你五千,如何给一个大学毕业生呢?还是算一万五千元罢!”这不是外国的介之推吗?为什么介之推与爱因斯坦专干这类傻事?立过大功,而不居功若此。他们知道作事与立功,得之于众人合作者多,得之于自己逞能者少。于是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感谢众人,感谢上天的感觉。有一个人问雨果:“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需要烧掉,而只许留一本,应留什么?”雨果毫不犹豫的说:“只留乔布记。”乔布是圣经里面的介之推,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我们的思想界尚在混沌幼稚时期,需要乔布的精神,需要介之推的觉悟,这个觉悟即是,一粥一饭,半丝半

13、缕,都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结晶。感谢之情,无由表达,还是谢天罢。15作者由“谢饭”到“谢天”,感情变化的线索是怎样的?用原文的词语作答。(5分)16根据文意,作者说要“谢天”的原因有哪些?(6分)17文章开头写在外国朋友家吃饭的情景,有哪些作用?(6分)18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懂得“谢天”?你认可吗?说说理由。(6分)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一个中学生对世界充满困惑,杨绛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余英时在自己的著作中说:“人们对世界惶恐,并不是书念得不多,而是念了书,却没想法,书是书,他是他,没连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