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代理成本及控制权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53KB
约7页
文档ID:208602605
代理成本及控制权_第1页
1/7

1.J ensen & l\^ckl i ng代理理论求边际代理成本:按照詹森和梅克林(j ensen and l\^ckl i ng , 1976)的定义,代理成本是指委托人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 关系和对代理人的严格监督来限制代理人的行为,而这需要付出代 价代理成本可化分为三部分:①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 和监控代理人,以图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②代理人的担保 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 用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③剩余损失,它是委托人因代理 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 具有与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 异①显然,①和②是制定、实施和治理契约的实际成本,③是在契 约最优但又不完全被遵守、执行时的机会成本一是权益的代理成本假设:X=企业经营者萩取非货币收益的所有因素和行为的矢量集; Qx)=提供X所引起的成本;P(x):由X给企业所带来的总利益价值;B(x)=P(x)~ Qx)是不考虑X对经营者的均衡工资影响下能 给企业带来的净利价值最优要素和行为矢量由下式给出:dB(X*) /dX* = dP(X*) /dX-dQX*) /dX*=O若经营者按自己偏好的活动选择)(> X*则可用F=B(X*)-B(X) 来表示(X-X*)给企业带来的成本。

用V表示F = 0、X = X*时企业产生 的最优现金流量的市场价值,它的位置取决于假设决定的企业规模和 经营者货币收入合同VF表示不同投资水平和不同工资水平上的预 算钱,它限制可以从企业支取的非货币利益,VF的斜率为-1 ,表示 经营者从企业每支取一元钱现值的非货币利益,企业市场价值和现值 就相应减少一元钱由此,所有者兼经营者的效用既取决于V ,又取 决于F , V对F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效用最大化的所有者兼经营者在 比如F*V*处达到均衡:牺牲V—V*财富以获取非货币收益F\如果原所有者出售(1 - a)部分股权(o

这个由于代理关系造成 的企业价值的下降值,就是权益代理成本,它是一种剩余损失二是债务的代理成本与债务有关的代理成本,主要是因债务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所引 起的财富损失的机会成本假设企业可以在两个等成本的相互排他的 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每个投资机会的收益均为X ,为简化起见,假 定这两种投资机会的收益都呈正态分布,预期总收益分别为E(X1)和 E(X2),两者的方差关系是a 12

此外,债权人的监控成本和所有者兼经营者的担保成本也是 与债务有关的代理成本为防止上述所有者兼经营者过度负债而导致 的"剩余损失",债权人将对契约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控,由此产生 监控成本另一方面,所有者兼经营者为使其投资决策获得债权人通 过,他须采取各种方式为自己的行为担保,因此产生担保成本2.资本结构公司控制权理论: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就是以融资契约的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公司控制权的最优配置为研究目的,分析资本结构如何通过影响公司 控制权安排来影响公司价值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虽然分别解释了资本结构 具有激励作用和信号显示作用,但都未说明为何特定的资本结构决定 着特定的控制权结构,或者不同的控制权结构要有相应的资本结构 这是因为它们所基于的分析框架是完全合同,所以认为在信息不对称 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计最优合同来避免再谈判和克服当事人的机会 主义行为然而,在现实中合同的完全性假设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两 种理论使我们对资本结构的理解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资本结构控 制权理论在不完全合同的分析框架中,深入到融资契约的内部,研究 资本结构选择与公司控制权安排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对资本结构的理 解有了质的飞跃。

至少认识到:资本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要求权结 构,不仅规定着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而且规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 配;在融资契约中赋予投资者控制权可以限制内部人的私人收益,维 护投资者的收益权,从而弱化投资者的参与条件;公司控制权具有状 态依存性,即能够相机转移公司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 何在各产权主体之间最优地分配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公司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在各产权主体之间最 优地分配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以融资契 约的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公司控制权的最优安排为研究目的,研 究公司控制权如何在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最优分配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像该理论很好地把资本结构与公司治 理结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该理论中,我们不仅认识到资本结构对 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认识到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 某种单纯的"单边治理",而是具有"控制权相机转移"之特征由于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所建立的假设条件__合同的不完 全性更贴切现实,使该理论大大深化了对资本结构的认识,而且能够 很好地把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表明,资 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深入到融资契约的内部。

分析资本结构的形成机 理就更加符合当事人现实的行为过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资本结 构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此外,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还拓展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范I例如,可以运用它来分析公司并购、重组和清算等活动中的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的配置问题,从理论渊源来看,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是在交易费用理论、委 托代理理论等企业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同时又批判性地发展了企业契约理论这不仅表现在它区分了剩余收入权与剩余控 制权,对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正式而规范的分析模型,而且还表 现在它找到了科斯定理中配置资源的"权威",指出了企业合并中也 有费用,使企业边界的界定更加清晰,为企业契约理论提供了规范化 分析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同的合并类型)的工具,等等但是,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者需要进一步完 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把资本结构局限于传统的资本结构2、 把合同的不完全性局限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合同3、把控制权定义为 企业所有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