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泰孝文化观之比较初探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12KB
约7页
文档ID:208565216
中泰孝文化观之比较初探_第1页
1/7

中泰孝文化观之比较初探摘要:泰国自古以来便与中国有着诸多方面的 交往,随着中泰两国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增多以及汉语 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中泰的文化差异引起了学者的 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中泰孝文化观的比较探析, 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立足于中国孝文化观,比 较中泰孝文化观的异同2.通过中泰孝文化观比较探 析,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3.通过中泰孝文化观 比较探析,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和互补关键词:孝文化观中国泰国比较绪论“孝”这个汉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最 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也变成了 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环节,继而奠定了封建宗法制度 稳固的基础汉唐时代,统治者明确提出“以孝治天 下”,孝文化作为治国安民的政治作用日益突出,在此 同时,孝文化也日渐成熟和逐步系统化此时,孝文 化观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孝文化观的 政治作用逐渐被放大,作为宗法道德伦理规范的孝道 己然完全渗透在国家的法律中;第二,明亲、事君和 立身三个概念得到了高度的融合到了宋元明清时代, 程朱理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保 守性和空前绝后的禁锢性近现代,在西方民主自然 思想的冲击下,孝文化观适应着社会的改革,也在发 生着巨大的变化。

然而,不变的是:孝文化观仍在维 护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中泰孝文化观的相同点中国的孝文化思想,在儒、释、道各体系中都是 重要的范畴,以儒家的表现最为突出儒家将孝由家 庭推广到社会,使孝成为了统治者的御用工具而存在, 孝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工具,成为了维系家 族与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一条无形纽带泰国孝文化也 曾在泰国王朝的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突出体现在泰 国王朝极力扶持佛教的发展,并通过佛教教义使业报 轮回、弃恶从善等有关孝文化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得 以根深蒂固,人民必须要敬爱君主,拥护君主的统治在中泰传统孝文化中都有强调对父母的赡养与孝 敬《诗经》中曾说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这表明,孝道思想它首先提倡 的就是要先奉养自己的父母,但对父母的孝只表现在 物质上的奉养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 父母的孝敬而泰国孝文化观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三、中泰孝文化观的不同点1. 孝文化观的来源不同在孝文化方面,开始以儒家经典为孝道的主要内 容在中国,以儒家经典为孝道内容是有根据可循的 儒家经典中记载的孝道思想,内容十分的丰富,它不 仅涉及到家庭,同时也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许多方面。

在家庭中,强调子女要恭敬顺从和奉养父母;在国家 中,它强调移孝为忠儒家思想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 诸多方面,是中国孝文化观的主要来源泰国孝文化 观的主要来源,是源自佛教思想对泰国社会的影响 佛教所宣扬的佛教教义,如业报轮回、弃恶从善、孝 敬父母、友爱他人等思想,使泰国人民的行为受到约 束,并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年幼者必须要尊重和服 从父母、长者、教师和僧人的意愿佛教在泰国文化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泰国孝文化观的主要来 源2. 孝文化观在礼仪文化中的不同泰国是个笃信佛教的国家,泰国的双手合十礼仪 习俗从古到今都被沿袭着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 高,表明对对方的尊重程度越深对不同的人,如平 辈的人、长辈、僧人等所采用的合十礼也有所不同, 有着严格的区别通常,和尚不用行合十礼,只需以 微笑作为回应即可,即使是在面见国王或者王后时也 不用行合十礼在特殊的情况下,当平民参加国王或 者王后时,要行跪拜礼,儿子出家时,父母要向儿子 行跪拜礼,这些现象都是中国孝文化中所没有的在 礼貌礼节方面,泰国稍显严格,中国则较随意3. 孝文化观在节日文化中的不同在中国,春节和清明节是两个极其重要的节曰 人们往往在春节的时候举行各种活动,其中以祭祀自 己的祖先最为重要。

在清明节时,扫墓是最重要的一 项活动,人们通常会去到祖先的坟前进行扫墓,谓之 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泰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就有有 “母亲节”泰国的“母亲节”由来已久,而且政府通 过法律的形式使孝文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四)孝文化观社会规约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泰国的孝文化,也经历和中国孝 文化一样的发展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 强,泰国在继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在吸收着外来的文 化,这对泰国人民原本的亲情观、价值观都产生了重 要影响笔者了解到,有少数的泰国人不再遵循传统 的孝道义,出现了不奉养父母的情况但泰国的孝文 化中的孝道义,依然为泰国人民所尊崇这在泰国的 节日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如泰国法律规定,以王后的 生日为“母亲节”,此外还有“拜师节”这表明,泰 国政府将孝文化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足见泰国人民 对孝道义的重视程度结语在泰国,很多风俗习惯和礼节都将孝道的内涵融 入其中在风俗习惯方面,父亲节、母亲节都是泰国 的重要节日,每逢这两个节日,泰国都会出现很多庆 一定的借鉴意义泰国传统孝文化之所以能得到很好 的继承与发展,除了历史文化的沉淀外,从小对学生 进行的孝道教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迅速发展 的今天,泰国的孝道文化仍散发着生机和活力,并为 泰国的发展在文化上提供了巨大的张力。

在孝文化受 到严峻考验的现代,这对我们孝文化的完善与发展有 着重要的价值祝活动,表达对父母的感这对我国的孝文化具有参考文献[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宄出 版社,2003年版.[2] 江万秀.儒家伦理与传统文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 李春秋.中国传统理论精华(下)[M].同心出版 社,1993年版.[4] 颂参.泰国人的生活方[EB/OL]. http: // 2008-5-21[5] 于荣根.儒言治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6] 黄坚厚.现代生活中孝的实践[C].载杨国枢主编: 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书公司,198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