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动员科学选材》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12KB
约3页
文档ID:208539466
《运动员科学选材》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_第1页
1/3

《运动员科学选材》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丰县业余体校江苏丰县221700摘要: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起步晚、底子薄、辐 射面窄、“含金量”不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科学选材研究 的发展;部分省市体育局的科研及运动队的科学选材研宄工作与体育院校的科研 合作严重脱节;各级主管部门对科学选材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和完善,科学选材自身发展存在局限性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科学选材研宄发 展的进程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当运动成绩发展到一定阶段,运动员的先天 条件就成为促进或制约运动成绩提高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儿童、少年时期,通过 科学测试手段与方法选拔适于从事某项运动、具有“天赋”的苗子进行培养,才 有可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关键词:运动员科学选材科学测试“运动员科学选材”是竞技运动的开始,既是一个选拔优秀运动后备人 才的过程,也是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运动员潜在竞技能力的诊断、评价和预测从 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上看,运动员科学选材是指根据各运动项目竞技能力构成的基 木特点,以科学测试和预测的方法,从众多儿童少年和运动员后备人才中比较准 确地选拔出先天和后天条件较优秀的运动人才。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 展回顾历史,运动员选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自然选材阶段、经验选材阶段、科 学选材阶段一、自然选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选材的认识是模糊的,方法也是原始的、简单的, 对运动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就是运动成绩许多创造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绝大多数均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过用现代训练理论来看,这一阶段还是蕴含了“天才”运动员才能获得最高的荣誉二、 经验选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国际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训练理论的进一步 完善,许多新技术、新战术的涌现加剧了竞技场的竞争这就促使教练员们开始 意识到选材的重要性,如何将运动员进行早期定位训练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为 此,教练员们开始注重训练经验的总结,人胆尝试运动员的选拔和预测,以定性 分析的手段进行运动员的选拔这为今后创立科学选材奠定了必要的实践基础三、 科学选材阶段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科学研宄的深入,运动训练科学化 体系的形成为选材研究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现代高科技的介入为运动员选 拔进入“定量化”提供了手段1.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比较注重选材的基本理论和 方法学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学者哈雷在“训练学”中阐述的选材阶段 模式。

西方国家则主要是采取自愿为原则的自然选拔,所以,研究一般都从运动 员选材的某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不同项B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生物 力学、心理学方面的特征总之,该选材模式的建立不仅注重选材必须以决定高 水平运动能力的诸因素作为基础,而且还要注重各种决定运动能力要素的动态发 展水平2. 中国学者的主要观点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的 巅峰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运动员科学选材体系比较强调建立具奋项0特征的 选材指标和评价标准,其主要内容也是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来确定 不过,由于受到专项训练理论和诊断竞技能力方法学的限制,研究内容重点还停 留在体能指标(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上,反映运动员心理、技术和战术等特 点的指标还不多见,这也成为制约中国运动员科学选材领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 因3. 选材与育才之间的关系选材的终极0标就是要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 员,那么,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获取“人才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尽快地 促使“天才”成为“人才”冏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不可能通过一次 测试就选准和预测发现的“天才”,还需要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方能成才正如前述,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竞技 体育领域中,“奥运”金牌的科技含量正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科 学选材研宄和工作,不仅具奋相当高的理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将为我国备战奥 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科学选材工作过程中,却不可完全忽略教练员在 长期实践中积累的选材经验,只有将科学的测试、评价、预测和教练员的经验奋 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选材的成功率此外,科学选材只是为运动员的成才提 供了一个可能性,而成才的现实性还需要科学训练作基础因此,“选材”和“育 才”的结合才是今后运动员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工作的关键参考文献[1】谭长青卢晓鹏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安徽体育科技, 2002,(01)[2】瞿祥虎张立人类基因组研究及苏对体育运动的推动作用[」].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1, (02) o[3】陈雪琼吕璇田径运动员选材现状及成材趋势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 (03)[4】冯志刚对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其管理的几点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2)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