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多名市体校教练员,及少 儿武术培训教练的调查与访问,对竞技武术启蒙训练 内容及训练方案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比大量体育学 科的文献资料后,把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的内容、 要求、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总结对少儿竞技武 术启蒙训练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研究,为基层培养 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关键词】少儿启蒙训练竞技武术 在大量现代竞技体育在我国不断普的冲击下,武 术作为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因其技术动作内容 复杂多样、基础训练时限长等项目特性,逐渐的在少 儿培训方面体现出了劣势同时在国家现行规则的促 使下,越来越高的难度动作和更加苛刻的技术要求, 迫使现代的竞技武术运动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 和更好的体能因此,少儿武术启蒙训练的重要性凸 显的更加明显了1少儿的生、心特点根据现有资料表明,7〜12岁是目前公认武术启蒙训练的适合年龄,而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儿生心特 点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 不易完全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关节伸展性与活动 范围大,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 较差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 复快。
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大心脏重量体 积小,心率快,血血压较低呼吸肌弱,肺通气的阻 力大表现呼吸浅快,肺活量、最大吸氧量较低祌 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均衡,兴奋占优势,并易扩 散,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动作准确性差 等特点另外,心理活动过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心理活动的随 意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集体意识和个性的逐渐形成 无意注意主导向有意注意发展等因此,我们在组织 少儿武术启蒙训练时应依据少儿生、心的发展特点2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的内容和实施 武术启蒙训练阶段以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以增加少儿运动员运动能力和培养运动兴趣为主要任 务,为系统良好的开展基础训练奠定基础其训练内 容包括有:运动兴趣的培养、一般身体素质、柔韧和 武术形态神态的训练经多名教练员建议这一阶段的 训练时间为一年到两年之间为佳⑴运动兴趣的培养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兴趣是影响训练积极性和自 觉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基础训练的前期就着重培养 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训练兴趣,不仅利于整个基础训 练过程中训练方案的实施,而且对于更高武术技术水 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按运动兴趣的形成因素 将培养兴趣的训练方法分析如下:①明确训练动机: 主要的训练实施手段为直观或言语性的对运动员思维 观念上的影响,如:讲授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故事, 利用电视、电影和技术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以及言语鼓 励等等。
②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变化多、内容 丰富为原则选用教材,不仅能培养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同时也能提高训练效果比如时常编排一些武术韵律 小体操、初级步型手型组合、各种素质内容的花样式 结合等训练手段的运用③提高认知和情感的联系: 训练中应控制良好的训练气氛,使其形成积极的训练 情绪如根据少儿运动员的心理认知特点进行形象生 动的教学、多给予表现机会和动作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训练中多参插评比及竞赛等训练手段⑵一般身体素质这一阶段的体能训练是进行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 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主要任务是提高活动能力要求训练量不宜过大,身体负荷强度不宜过高,循序 渐进,适量安排训练计划在己有的研宄中已证明目 前青少年的体质普遍下降,同时考虑到儿童身心的特 殊性,过分的大负荷训练容易使少儿训练导致产生不 良的后果因此这阶段训练我们应更注重训练量与强 度的掌控,合理分配体能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运用7〜8岁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虽逐步快速的向 成人转变,但在初期阶段都还处于幼儿状态因此, 在训练手段运用上我们应多采用具有引导性、趣味性 的训练方法,如:跑、跳、爬、滚、翻、钻、攀、拉 等游戏成分高,强度小的素质训练。
同时这些训练手 段丰富、内容多样则更容易激起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提高训练热情,从而改善训练效果具体训练方法和 手段:(见表3)柔軔素质的提高是少儿竞技武术启蒙训练最为关 键的身体训练内容它不仅是武术运动的基础,必备 的体能条件,也是技术发展层次高低的关键因而, 在少年儿童时期各部关节十分柔软、灵活,骨骼的弹 性大、硬度小,肌肉也较柔软等生理特点的有利条件 下,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在训练时不易发生 骨折、肌肉韧带拉伤等现象,也没有青年时期拉韧带 的痛苦感只要方法得当,少儿的柔韧练习一般只需要经过7〜8周,身体各部位就能够达到灵活自如的 程度实施方法:(见表4)⑶武术形态、神态训练其内容包括有基本站姿和坐姿以及手型、步型、 身形以及神态部分武术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无不是 由这些动作经转变或组合后形成的,是通过武术中的 “形态”和“眼神”的有机结合,在一系列的有次序、 多变的动态静态中,才可将武术套路表现的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的由此可见,抓好这部分训练不仅是有利 于开展后续的基础训练,也是运动员今后技术发展的 必要条件见表5)在武术形态训练中常见的方法:①重复练习法: 以集体训练的形式为主,进行原地或者行进的对动作 反?土废坝杏谛纬啥?作定型。
②持续练习法:主要是 指对每一动作有一定的持续时间的练习,目的在于加 深动作静止时的本体感觉但独依据少儿生理特点, 在进行步型训练时用此训练法需要慎重处理持续时间, 以免造成运动员下肢骨骼变形、弯曲③组合训练法:对上肢、下肢或上下肢结合的几个或多个不同动作进 行组合训练,以及五步拳套路的训练,有利于武术规 格的提高和步型手型的配合运用④变换训练法:几 个或几组动作,通过口令及顺序变换训练内容⑤直观法和言语法:因启蒙训练期的少儿运动形象思维强 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特征,运用动作示范和多媒体 等的直观性教学手段效果较佳同时训练时应反复强 调正确动作技术要领和及时纠错、攻防含义讲解使 其大脑在外界信息不断的刺激下形成正确动作概念同时,武术套路讲宄“形神兼备”,所谓的神就是 套路演练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是武术动作中潜 在的攻防含义的体现而眼神是武术精、气、神的核 心和窗口因此,武术的神态训练主要也就是眼神的 训练在武术神态方面训练有三法:①眼神本身的训 练:即为眼睛瞪、转、追、开合的的训练,要求精神 饱满,目光如炬,且练到收缩自如②头部灵活性训 练:主要个各方位的甩头训练,利于形成目光定位和 提高甩头动作是的神态展现。
③眼神动作训练:眼神 动作训练是典型的武术动作与眼睛的配合,眼到手到, 手眼相随是武术运动中眼与手配合的基本原则如并 步穿手亮相(注重甩头和抖腕的配合)、前点步架掌(注 重点步架掌和甩头的配合)等,建议在练习中应反复 强调手眼配合,并作为此阶段武术专项技术训练的重 要部分3小结根据少儿与成人生、心特点的不同,在武术训练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差异如体能训练应采用一些 自然的源于本能的动作练习,将青少年运动员导入自 觉的运动状态中,激发他们的生理潜能和参与热情 同时技术训练中也应根据少儿的生心特点,运用变化 多、内容丰富等训练手段,初期训练中以模仿动作、 简单的武术手步型体操和简单攻防格斗动作等游戏成 分较重的训练内容来进行,而后根据训练时间和训练 水平的积累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少儿的武术启蒙训练 必须要以少儿的生心发展为中心,做到训练和成长的 有利结合,才能使其训练效果得以保障参考文献:[1] 林小美.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_心理发展之 研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6): 851-853.[2] 杨华、池建主编.现代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体 育大学出版社,2006[3] 曾子明.浅论武术基本功训练[」].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