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460222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6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直击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 ()。4.DNA 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考点 15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1艾弗里和同事用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下列叙述(2011 广东, 2改编 )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 S 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A R 蛋白质R 型B R 荚膜多糖R 型C R DNA R 型、 S型D R DNA( 经 DNA 酶处理 ) R 型(1)A 不能证明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2)B 说明 S 型菌

2、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3)C 和 D 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 (4)A D 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依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 江苏, 12A)() 提示用32P(35S)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为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2011 江苏,12B)() 提示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存在少量放射性。(3)用3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 江苏, 12 C)() (4)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硫元素,其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2009 江苏,5C 改编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 重庆, 2AB) () (6)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2012 重庆, 2D)() 1肺炎双球菌

4、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处理方式及结论的比较项目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思路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实验结论两实验都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处理方式直接分离: 分离 S 型菌的 DNA 、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 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分别标记DNA 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32P 和35S) 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S型细菌DNA糖类蛋白质脂质DNA 水解物R

5、 型细菌相互对照,DNA 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水解物也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上清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原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 的噬菌体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

6、习必备欢迎下载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1(多题整合 )下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的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 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图乙是该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判断:(1)图甲中通过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2)组产生的S型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3)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四组() (4)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是小鼠不死亡() (5)组实验表明,加入S

7、型菌体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是有荚膜的菌体() (6)组中产生的有毒性的S 型菌体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7)图乙中理论上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若有放射性,则与过程中的搅拌是否充分有关,而与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 () (8)图乙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 (9)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 和其他成分 (特别是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只是分离方法有差异() 答案(1)(2)(3)(4)(5)(6)(7)(8)(9)2S 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 型菌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

8、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S 型菌与 R 型菌的致病性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造成的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或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的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A 解析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会引起二次免疫,使记忆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发挥作用, A 项正确; S型细菌与R 型细菌的致病性差异是因为二者的遗传物质不同,B 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有细胞结构,

9、利用自己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C 项错误;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发生化学反应,而S 型细菌的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破坏的只是它的空间结构,所以蛋白质变性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项错误。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32P、35S 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B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只利用逆转录酶C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用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答案A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含32P 标记的 DNA 的 T2

10、噬菌体和用含35S标记的蛋白质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A 正确; 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不发生逆转录,B 错误;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C 错误;用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D 错误。4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 a、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 标

11、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 )中出现放射性,一定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答案B 解析由于亲代噬菌体的DNA 已被标记,所以锥形瓶中的无机盐不加32P,A 错误;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 需要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B 正确;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也不遵循基因

12、分离定律,C 错误;如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感染时间太长,也可能是感染时间太短,D 错误。5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 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 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 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答案A 解析从图示分析, 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 和蛋白质分离,A 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 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 的 RNA 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 错误;此实验说明TMV 的遗传物质是RNA , 而不

13、是蛋白质, 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 错误。判一判 (1)题 1 中组只能产生有毒性的S型菌体, 因为 S 型菌体的 DNA 已促使 R 型菌体发生了转化() (2)由题 1 中的图示可知,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后,转化结果并非只有S 型菌 () (3)题 2 中 S 型菌与 R 型菌的致病性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转录产生的mRNA 的不同 () (4)题 2 中 S 型肺炎双球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只刺激记忆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而对B 细胞没影响() (5)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可表示为() (6)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然状态下出

14、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为基因突变() (7)之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 , 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想一想 (1)噬菌体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吗?如何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呢?答案不能,因为其没有细胞结构,专营细菌寄生,只能用细菌来培养;标记细菌(用含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标记噬菌体(用噬菌体侵染含35S 的大肠杆菌 )。(2)若要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在题 1

15、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补充设计实验?若在补充的实验中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则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设计一组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经过图乙中过程观察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3)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S 型菌、 R 型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ab 段中 R 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bc 段中 R 型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ab 段: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对抗R 型菌的抗体; bc

16、段: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R 型菌的抗体,致使R 型菌数量减少。cd 段 R 型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c 之前,已有少量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 S 型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能力,造成R 型菌大量繁殖。S型菌来源如何?答案少量 R 型菌获得了S 型菌的 DNA ,并转化为S 型菌,故 S 型菌是从0 开始的。考点 16理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及数量关系1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2009 广东, 24BD)()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DNA 母链之间 (2011 上海, 16A)() (3)真核生物 DNA 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且消耗能量(2009 江苏, 12C 和 2011海南, 25A 改编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图中 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