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421175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一、矛盾的出现(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观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内容的完整性、 教学设计的程序性以及题目的训练量, 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都是预设好的,教师只要按照教参规定的教学目标去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就行了。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参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节课的容量主要是看教师在这节课中输出了多少内容,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 “教师讲、 学生听”为主, 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 虽然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重视了知识的具体结论但是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虽然

2、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记忆但是忽视了联系实际;虽然重视了解题规律与技巧的教学,但是忽视了物理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衷于“题海战术”的应试训练,而忽视了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从而使科学教学中的物理教育退化为赤裸裸的知识传授,甚至演化为解答物理习题规律与技巧的讲练;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处于只会解题而不会处理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基本谈不上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更别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建立。(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面向 21 世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 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标,高中物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探究、勇于实验、 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

4、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三)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很明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生学习模式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和空间,一节课的容量主要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而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和评价体系下,为了完成规定的课时内容,高中老师最不舍得给学生的就是时间。所以,新课程改革虽然实施了好几年,在小学、初中都取得了较好成果,但是在高中阶段却很难全面、真正地实施。二、充分发挥“双主”作用,在矛盾

5、中寻找和谐为了解决以上矛盾,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及评价体系下, 即能体现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 又能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那些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远不能相适应的弊端;即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双主”模式。我所理解的“双主”模式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双主体”模式。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内因是学生, 教师只是外因,教师的教最终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考虑设计教学,

6、以激发和完善学生的内因为宗旨。 但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就容易出现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自学、探究、讨论的情况, 表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面上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 实质上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并没有很大的收获。因此,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教师主体, 这个观点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 “教育就是引导” 、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

7、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 而是促使做砌砖的工作, 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 教他建筑。”他更是振聋发聩地提出这样一个论断: “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可见,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所以, “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并不是指课堂上教师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和内容滔滔不决地、 详详细细地讲解, 而是指在教学教程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 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达到已知的彼岸。 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下面我以所上

8、过的一节课为例, 浅谈“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这节课是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首先,为引起学生好奇,用“空中来电”利用地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引入。 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这是利用磁场产生电的物理现象后, 接着给学生布置任务: 四人为一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分析老师的演示实验, 然后自己设计不同的操作方法来表演“空中来电” 。给学生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实际设计、操作实验,从而亲身经历感应

9、电流产生的过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4)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想到的方法都尽量让他去做实验验证,课堂上由于条件限制暂时没有办法进行的实验, 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经历了这些过程后,学生对磁通量的变化 (运动)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起到了分散难点的作用。如果不受时间、 空间、仪器的限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做实

10、验。在学生探究、 实验的过程中, 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的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及时给学生搭建阶梯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 探究方法等,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正确的方法朝正确的方向探究。例如: “什么地方有磁场?”“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在大家所做的成功的实验中有哪些共同的条件?”等等。第三,当学生基本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后,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简单介绍了法拉第的生平以及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过程,目的有两点: (1)稳定一下课堂气氛,为下一步思考问题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2)进行情感态度、学习观、价值观的教育。最后,在学生听完故事, 受到法拉第的

11、对真理契而不舍地探索精神感染后接着给他们提出又一个任务: “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此时,利用电脑给学生播放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三个实验的Flash 动画, 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并结合自己实际实验的情况进行交流,分析、 归纳、总结。经历这个过程后, 学生真切地感悟到 “闭合线圈的磁感线发生变化”是所有利用磁产生电的成功实验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并顺利引出一个新的物理量“磁通量”,让学生对物理量的引入有个感性认识: 物理量的引入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为了研究一个实际的物理问题而引出的。 以上四步完成后, 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地学习就水到渠成了!精品

12、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在这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始终没有直接给出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设计了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任务,学生为了了解真相就会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真正地活动起来即动脑又动手,调动自己各方面积极因素。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握好学生探究的方向,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充分发挥了“双主体”的作用。总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学”的主体是学生, 客体是教师, 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 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 相互规定,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 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洽的, ” (摘自教与学整体设计 ) ,在矛盾中寻找和谐,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