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识】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

c****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76.31KB
约25页
文档ID:208417287
【知识】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_第1页
1/25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第一章如何学习高中物理一、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紧紧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 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1.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2.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二、初中与高中物理的区别:(一)初中:浅显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1、机械运动: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2、密度;压强(包括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 ; 浮力3、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功、功率;能量和能4、光 :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5、热学:包括温度、内能6、电路的串联并联、电能、电功;磁场、磁场中的力、感应电流(二)高中: 1、加深理解:Example1:初中只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高中要知道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Example2:初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闭合导线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高中要知道怎么切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方向等规律有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

2、扩大范围:力学(42% ) 、电学( 42) 、热学( 6% ) 、光学( 5% ) 、原子物理( 5% )(1)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Example1: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什么原理Example2:我们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2)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应定律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高中电学:认为电源电极电压是变化的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3)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4)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5)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梯度:1.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我们只会代数运算 ,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2、速度的概念, 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初中学习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率3、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们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程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我们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 方向和速度大小、 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都是一个很陡的阶梯4、.进入高中后 ,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增多,理解难度加大 ,致使有的同学不解其意 ,遇到问题不知所措5、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 ,如牛顿第二定律 ,动量定理的应用 ,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总之, 从初中到高中 ,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能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由模仿到思辨 ,由形式到辩证逻辑。

附:1、高中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观察与实验法;物理模型法;猜想与控制变量法;类比方法;数学图像法2、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整体与隔离法;转换法;动态思维法;极限分析法三、如何学习高中物理:勤奋得法学物理物理学难学肯下功夫难化易论方法方法论易论付诸实践易中难1、认真阅读教材,在预习和复习中学会自学有意识地注重三个方向的思考: (1)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有什么用 ?反映什么问题 ? (2) 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表达式怎样写 ? (3) 是矢量 , 还是标量 ?方向如何 ? 2、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学好物理, 上课要认真听讲,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积极思考问题,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这个“修行”的功夫要下在“独立思考”上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但也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问,要先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不能解答,其关键的那一步没有想通再去问老师3、做好实验,做好练习物理解题规范主要体现在:思想方法的规范 ,解题过程的规范 ,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 高考明确要求计算题中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因此解题规范化训练要从高一抓起,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图,力学中有些习题,不画受力图 ,不知从何处着手 ,不能得出正确结果画出受力分析图 ,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画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快捷途径运动学中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如u、p, m与 M 等,一定要认真书写 ,不少同学 m 与 M 不分,结果使表达式变味了受力分析图中,力较多时 ,如要求用大写的 F 加下标来表示弹力 ,用小写的 f 加下标来表示摩擦力 ;用 F 与 F来表示一对弹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 F 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x、Fy、初、末速度 0、t,等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能使解题思路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 ,流畅完美比如 ,有的同学在力学问题中 ,常不指明研究对象 ,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哪个物体的 ;有的则是没有根据 ,即没有原始表达式 ,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 ;有的同学的一些表达式中没有字母的说明,如果不指明这些字母的意义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很显然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 ,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第二章高中物理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准备一、直角三角形1、锐角A的三角函数(按右图RtABC填空) 2、填表A的正弦: sinA = , A的余弦: cosA = , A的正切: tanA = , A的余切: cotA = 3.0 90之间的特殊角的各三角函数值:高中物理计算中经常用到0、30、 37、 45、 53、 60、 90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值现把这些值列在下面的表格中,这些值都是要求记忆的其它角度的三角函数的值可以查数学用表或用计算器来算角度00300370450530600900sin cos tan cot 3、在 RtABC中,C90,ABc,BCa,ACb, 1) 、三边关系(勾股定理):2) 、锐角间的关系:+= 90 3) 、边角间的关系:sinA = ; sinB = ; cosA = ;cosB= ;tanA = ; tanB = ;cotA = ;cotB = 二、正余弦定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五、角的弧度制表示1弧度制 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在一个圆中,圆心角的弧度值等于圆弧的长度除以圆的半径。

所以,当圆弧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长度时,这段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 1弧度的角如图:AOB=1rad AOC=2rad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你能自己推出30、 45、60、90、120、150分别等于多少 rad了吧!六、实例分析1、在下列图中填写各直角三角形中字母的值2、 一 个 物 体A点 出 发 , 在 坡 度 为7:1的 斜 坡 上 直 线 向 上 运 动 到B, 当30ABm 时 , 物 体 升 高()A 730m B 830m C 23m D 不同于以上的答案3、一船向东航行,上午8 时到达B处,看到有一灯塔在它的南偏东060,距离为 72 海里的A处,上午10 时到达C处,看到灯塔在它的正南方向,则这艘船航行的速度为()A 18海里 / 小时 B 318海里 / 小时 C 36海里 /小时 D 336海里 / 小时4、如图河对岸有铁塔AB,在 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向塔前进14 米到达 D,在 D 处测得 A 的仰角为45,求铁塔AB 的高5、如图, 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300 千米处, 以每小时107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o的 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 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

1)问 A 城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 A 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第三章力初高中知识对接一、本章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的知识(1)知识点:力的初步知识、力的表示、弹力和弹簧测力计、重力、摩擦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2)主要能力要求:会观察和实验,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本章在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知识(3)知识点:力的概念、重力、弹力和胡克定律、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4)主要能力要求:用数学方法去处理物理问题,例如:图像法表述,会用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会受力分析能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矢量运算)二、知识对接:1、力的表示:力的表示通常有两种方法,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法,特别是力的示意图,在高中我们需要利用它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重力:在初中讲了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重心,高中加强了对“重心”的应用3、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初中定性分析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的基础上,高中提出了胡克定律,能定量的计算弹力的大小,判定弹力的方向,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物体受到的弹力。

4、摩擦力:在初中定性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基础上,高中教材定量地分析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以及准确的判定摩擦力的方向5、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初中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基础之上,高中扩充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6、微小变化放大: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将不易观察的变化进行放大的实验方法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第一小节力的描述一、知识结构:1、力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