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8335838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化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吕红周不群闵锐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与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相适应,高等教育也应具有金字塔式的四个人才培养适 应域,这“四域”即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人才教育层次,高等教育的生 态化建设是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大扩招”和地方专科院校 的“大升本”破坏了高等教育应有的“四域”结构,导致“跨域升位”式生态 失衡的后果。本文提出应以不同生态域容量为依据调整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以 不同牛.态位差异化适应为依据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以适宜的生态域选择和生态 位定位为前提推进地方高校的应用化转型,进而推动地方高校由同质化向特色 化的演进发展。关键词:教育牛.态

2、;牛.态域;生态位;地方院校转型;基金: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宂“十三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化转型的生态域选择与生态位特化适应研宄” (16YB024)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身的“生态化”规则,要求 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都居于适宜的生态域并对自身的生态位有明显的适应优 势。所谓高等教育生态化,是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系统与社 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平衡协调、和谐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发展m 的关系。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 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目标性的复杂系统,因此地方高校转型本身也就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

3、论和生态学工程。只有正确认识高校作为生态系统的属性特点及其与作 为进化环境的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内涵与方式,把握不同地 方高校在整个高校生态系统中的层次(适应域)和功能(生态位)作用,将地 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放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加以 分析研宄,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把准转型发展 的方向和转型发展的0标定位。一、高等教育应有的层次结构及地方高校转型的必要性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社会所需耍的高层次人冰。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对高 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需求也不同,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高等教育 应有相应的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一)

4、现代社会对髙校人才培养的层次需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大体可分为 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层次。作为专门为整个社会系统培养输送人方的高 等教育系统,本身也应该具有精英、学科、专业和职业四个人才教育层次,分别 向社会输送精英人才即从事理论研宄、高层社会管理、各类高级创造性人才;学 科人才即从事技术研发、社会与工商管理、各类以学科系统知识为基础的专门人 才;专业人才即技术实现、社会和工商部门管理、各类以专业知识为棊础的业务 人xh职业人冰即胜任社会部门和技术领域各个工位的技能型人冰。社会对不同 层次人才的需求让高校系统自然拥有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态适应域,而

5、这 四个生态域的容量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精英人才域容量最小,学科人才域 和专业人才域的容量增加,职业人才域的容量最大,四类人才需求比例大致为 1:2:3: 4。高校系统的层次结构只有与各个人才层次需求相协调,才能最大限 度地与社会环境系统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顺利交换,方能与社会环境系统协 调进化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获得社会对自身发展的更多支持。(二)“大扩招”和“大升本”引致的结构性矛盾起始于新世纪初并持续至今的高校“大扩招”和地方高校“大升本”运动,就 像是发生在21世纪高教界的“火跃进”,虽然对高等教育火众化和教育层 次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高校应有的适应性生态结构遭受严重破

6、坏 的现实问题。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快速提升,让很多高校的办 学理念和定位既脱离自身发展实际也脱离社会实际需求,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 毕业无业现象相当普遍。因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生态适应域选择(办学层次定位) 过高,多校学科专业设置同(一个生态)位现象严重,导致高格低质大学毕业 生供给过剩,应用型大学毕业生供给不足,造成大学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生态 系统的适应度较低,严重制约了高校自身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因此,地方高 校转型发展既是高校系统牛.态化重整即自身发展牛.态域选择与牛.态位适应性调 整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转向调整的客 观需要。(三)地方高校

7、应用化转型发展的必要与必然在进入21世纪以前,中W儿乎所有高校都是官办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按照行政 单位对高校进行管理,也给予高校相应的行政级别。一般木科院校是正厅级,专 科院校为副厅级。在本科高校大扩招政策氛围中,很多专科院校转升为本科,“专升本”既满足了专科院校及其领导升格升官的追求,也满足了学生及其家 长读本成龙的愿望。但是,本科高校的扩招、专科院校的升本和大量“三本”院 校的涌现,让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非正常的“普本” 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剧了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间的失衡失调。中国高等教育自成一体,行政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生态化程度很低,存在教育脱 离社会需求、自说自话、为教育而教

8、育等严重问题。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 代背景之下,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从短缺时代学术型的精英人才培养,走向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化转型,既是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须, 也是适应社会需求之必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又迫在眉睫,但由于缺 少对高等教育生态性的系统认识,地方高校如何转型发展却大多方向不明即缺 乏明确的适应域选择,学科专业重叠定位不清即缺少对特定生态位的特化适应。 在普通木科教育严重过剩的现实情况下,地方高校只有顺应社会的时代需求,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准最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时空领域即生态域,发展出 学科专业对特定人才培养的明显优势即生态位特化适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

9、 求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冰,冰能 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二、生态化视角下地方高校存在的实现问题地方高校长期追求“升格”与“扩招”,专业追求“高而新”与“大而全”, 脱离自身实际也脱离社会需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盲目“升本” “扩招”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调在“名”和“利”双重动机的强力推动下,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将自己的办学定 位在培养高级人才而挤进精英人才适应域,起码也要挤进学科人才适应域。结果 是高等教育呈现出一本、二本加三本的“全本天下”格局,每年培养“精 英”人才逾700万之众,其中的相当部分大学生毕业便失业了。一些地方高校放 弃了原有的技

10、术型与应用型人冰培养传统和优势,强行升本去培养学术型精英 人才,一些学生宁愿冒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也要读一个木科,学校和学生都死 要面子活受罪,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浪费了学生实实在在的生 活前程。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却长期遭受冷遇,闩渐萎缩, 虽然出口很宽却生存空间狭小,举步维艰。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功 能来看,高等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巨大,而这巨大的人才需求恰恰被中国高等教育所忽视,造成人才培 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之间严重失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有的“金字 塔”型结构变成了 “倒金字塔”结构,高校毕业

11、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自然愈演 愈烈。(二)盲目追求“跨域升位”致使人才培养的高规格与低品质地方高校专升本以及三本院校建校以后,便开始模仿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传统本 科办学模式,放弃原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优势,不顾自身基础与实力,以 办成教学研允型或研允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盲目追求高层次发展,引发了一轮 又一轮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格潮、更名潮。实际上,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关键是如何 实现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盲目追求“跨域升位”不仅不能改变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原有 层次和地位,还会产生地方高校的同质化、品牌流失、结构性错位和名不副实等 问题。实际上,许

12、多地方本科高校以转型之名进行更名与升格活动,其背后的动 机是寻求扩大办学规模、获取更多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经费支持,而不是如何培 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冰。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多按照学术研宄的知识体系进行专业设 置,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达成,职业技能人才乂不削培养。结果是一方面专 业、职业和岗位人才缺UI巨大,另一方面是部分本科“高层次人才”无人问津, 毕业即失业,高度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结构与社会人 才需求结构脱节,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错位,人才类型供给与社会需 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地方高校耍破解办学与社会脱节、人才培养高格低 质、多校同域同位的同质

13、化竞争困局,就只有走出现有办学模式,重新调整办学 定位与专业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三)办学定位“高不成低不就”致使千校一面特色尽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为了自身的快速扩张和短 期利益,相对忽视了为满足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冰的教育使命,而是将大规模 扩张放在首位,从而导致高等教育专业设罝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严重失调。很 多地方的院校,由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将精英人才、学科人 才、专业人才及职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混淆,盲目追求“高大上”。办学理念的 “假大空”和人才培养定位的“高不成低不就”,让其难以实现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人冰培养模式、实践基地

14、逑设等冇人环节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的 无缝对接。为了争取生源,大部分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切实际地求全面、追 热点、赶吋髦,结果是学校同层化、专业同类化和学生同质化。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日益趋同,导致中国高校千校一面,服务职能重叠,院校 间同层恶性竞争,综合性本科人才严重供过于求,技能型职业型人才又需求缺 口巨大,已经和正在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多数地方高校过于追求学科专业齐全, 重规模、重效益、重数量而轻质量,人冰培养高规格低水平;众多地方高校众多 专业拥挤于同一生态位,培养山的都是无特质、无特色、无特长的“三无”学生, 高校丧失市场竞争力,学生也缺乏就业竞争力。因此,地方高校应用化转型发展 不仅

15、是大势所趋,而且已是刻不容缓。三、生态化视角下地方髙校的转型策略在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生态域, 每一个学科专业都应占自身最具适应性和竞争力的生态位,每个生态因子之间 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维持着整个系统的 平衡、进化和演替,进而呈现出“生态化”的特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依据生 态学的原理,科学审视自身的生态域、生态位和外界环境,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 办学定位,选择与地方发展互动的办学模式,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使高等 学校把准自己的生态域,学科专业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一)地方高校应主动下调生态适应域,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向发展 传

16、统的高校教育,由于培养规模有限,大都高度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专业的针对 性和课程的系统性,其本质是一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 天,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更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 量的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地方高校往往底子薄,装备差,师资研宂能力较低,学 苗一般,难以担当起培养学术型人j的社会责任。因此,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发展,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要与自身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当然,转型 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也应该是高端急需人才,必须具有较 为宽博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具有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岗位适应性与职业转换方而具备一定优势。应用型大学本质属性包括高等性、 专业性、应用技术性和人文性等鲜明特征,主耍表现为“五个对接”,即学校办 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 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