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高专党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摘要:党员大学生作为大学群体的佼佼者,是党的事业继 承人,他们的发展关乎着党的未来与前途命运本文通过对 党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大学生 党员的入党动机,同时也给广大在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以启不关键词:高职高专党员大学生就业适应力 党员大学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目光投向青年;一 个有远见的党政,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指出:“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大学生年纪轻,思维 敏捷,有活力,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 形,有较强的可塑性;党员大学生是“大学生”和“党员” 的集合,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角色研究党员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不仅仅关系到社会的 就业问题,而且也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导向问题高 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高素质既 表现为专业知识本领,也表现为良好的政治素养但随着社 会的外界因素影响,很多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较大的差异, 没有从内心去入党,动机不存从社会的体系来看,就业市场上一些关键和重要的岗位,需要并欢迎具有党员身份的高 技能、高素质大学生就业上岗,这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继 承者的保障。
然而,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市场经济的多元 化决定了岗位的需求不仅仅注重政治身份,而且注重个人能 力,更注重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党员大学生 的政治身份与个人能力相比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因此,研究 党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对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以 及创新高校党员培养的教育模式、发展培养,都具有现实的 意义一、党员大学生具有较强就业适应能力 (一)就业适应能力的定义就业适应能力是指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锻炼以适应 社会需要,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迅速转变角色,实现就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很多方比如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既包括了大学阶段 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所锻炼出来的各种能力,比如社会适应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和动手能力等, 也包括在求职面试时所表现出来的求职技巧的能力等等,同 时也表现为一种适应就业,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包括 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自身所具备并为社 会、用人单位所认可的积极的能力,另一层含义是能够适应 社会发展和需要的能力二)就业形式严峻最近几年,毕业人数和就业人数是成正比的,但是同期 事业人数与毕业人数的的差距逐渐拉大。
就业形式如此严 峻,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高校专业设置 等方面的原因,又有毕业生自身的择业观念的原因等等首先,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 非市场化之间存在矛盾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 市场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由市场决定但大学的专业设置、 培养模式却没有实现市场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是由市场 决定这就造成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我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相对滞后,无论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及人才培 养等,都与社会需求存在相脱节的现象,甚至有的专业在学 生入学时热门,在毕业时就变得工作机会难寻其次,也有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大学生择业观念有偏差,很多 大学生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 企业二、党员大学生具有就业适应能力的因素 (一)党员大学生具有就业适应能力的客观因1、用人单位认同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大学生 在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在招聘过程中,学生干部优势不明显,社会关系仅是一个很小因素可见,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对于没有实际工 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用人单位更看重竞聘者的社会素质, 表现为简历及面试中所反映的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 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
2、党政机关就业岗位对政治身份有所要求目前,公务员考试门槛越来越高,但是促进就业政策却 指出,凡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 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原则上一律面向高校毕业生来进行, 坚持“公开公正,择优录用”的原则该项政策在不断提高 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也拓宽了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政治身份是大学生中公认的考公务 员的有利条件,这是因为中国公务员职位本身有着很强的政 治性加入公务员队伍,也是一种导向,如果在低年级时期就 确定将来是希望能从事公务员这项事业的话,那么在校期间 就需要努力地学习,加强自己的觉悟,做好职业规划,早做 准备争取早日加入党的队伍,在毕业之时实现顺利加入公务 员队伍的理想此外,一些“三支一扶”,事业单位以及村官的选聘对 政治身份都有一定的要求2010年,中组部选膊10万大学生村官原则上选党员,选聘标准中有这样一条:30岁以 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 生可报名应聘,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 研究生,原则上为党员(含预备党员),非党员的 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报名应聘3、中介组织重视党员大学生2001年9月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人才市 场管理规定》提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 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它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
从而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做出界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产 生与发展具有必然性,其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即处于社会 中间层,占据人才资源的公共事务领域,拥有合法活动空间, 是独立提供人才资源公共服务的社会实体我国人才市场首先是由政府建立的,它的建立过程:首 先是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分割一部分职能,交由政府人事部门 中分离出来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来行使,而人才中介服务机 构基本上通过市场化来运作,由此培育人才市场在社会中 存在所谓民间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也是对政府建立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模仿 适应能力的主观因素、党员大学生具有较强就业1、历经选拔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党员大学生的比例稳定在8%左右只是大学生中很小的一个群体一般而言,一个大学生要想 成为党员一般要经过递交入党申请书,然后被组织确定为入 党积极分子,然后确定为考察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最后 正式吸收入党,往往要经历层层考验如访谈中有同学提到 “入党是要走民主程序的”目前,尽管大学生的队伍在不 断扩大,党员的比例也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是目前高校对党 员的发展还遵守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入党审批的程序的规范化关系到入党行为的严肃性,在 入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的随意性操作,既会给党的组织 形象带来损害,也会给所有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造成消极的 影响。
从被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正式党员要持续一年 左右的时间,在大学期间能成为党员的同学是一个考验一 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一般地说,积极要求进步的同 学表现在学习上也是积极的2、多为学生干部有较多实践机会 不是所有的党员大学生同学都是学生干部,也不是所有 的学生干部都是党员大学生学生干部是在学生中担任一定 干部职务的同学他们活跃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 以及各个班级中,在数量上占到了全体大学生的三分之一, 但是学生干部中有很大部分的党员同学,“他们多数为学生 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 出:“要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在学生中形成一支积极分子 队伍,成为团结和激励学生前进的骨干力量通过锻炼,他 们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会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 系,学会了与社会打交道,这也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可见, 学生干部在大学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党员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不仅关系社会就业问 题,而且也事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导向问题高校学生党 建工作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高素质既表现为专 业知识本领,也表现为良好的政治素养从理论逻辑上说, 党员大学生的质量与就业的质量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
换句 话说,就业市场上一些关键和重要的岗位,需要并欢迎具有 党员身份的大学上岗就业,这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保障 参考文献:1、 齐卫平,《高校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四川教育出 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2、 郭淑敏,《高等学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3、 杜玉银,《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云南大 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基金项目】该文章为2012辽宁省高校党建课题《高 职高专大学生党员就业适应能力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 目编号:GXDJ2012-B147作者简介:姜冰冰(1980-),辽宁丹东人,辽宁机电职 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专职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