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

上传人:晴**** 文档编号:208265593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文献资料陈东 2016-3-9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标志着中央银行制度正式诞生,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格兰中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序幕,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并于1821年正式启动,确立了黄金与英镑固定兑换的金本位制度。英国凭借长期积累的工业生产优势与制度优势,逐渐通过战争、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权以及自由贸易政策,最终于19世纪中叶奠定了英镑的霸权地位,世界货币体系进入了英镑时代。1860-1914年间,全球贸易大约60%-90%采用英镑计价与结算。1900年前后,全球国际投资中英镑占55%;全球国际储备中英镑占65%,是其竞争

2、对手法郎与马克之和的两倍以上。(来源:蒋冠,张萌著: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与监管策略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06,第106页。)1919年8月,威尔逊沾沾自喜地说:“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望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来源: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四卷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人民出版社,2008.5,第437页。)【30年代的货币战】30年代金本位制度崩溃以后,各国实行竞争性的货币对外贬值,以此作为一种国际贸易中的政府行为来影响贸易差额,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差额。货币战使世界商战更加激烈。1931年9

3、月21日,英国首先宣布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停止英格兰银行钞票兑现,英镑贬值30,这种政策有利于英国保护国内市场与向国外推销商品,从而揭开了货币战的序幕。1931年12月,日本也宣布放弃金本位,日元价格下跌,日货的对外输出逐年增加,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严重威胁。到1933年4月,美国也放弃金本位,贬低币值,实行汇兑倾销。英镑、法郎和美元三个货币集团展开了货币战,货币之间的汇率浮动,货币竞相贬值,外汇的严格管制,对国际贸易有巨大的破坏作用。(来源:陈晋文著:对外贸易政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1,第19页。)(1931年9月)英镑也就开始贬值

4、,仅仅几个月内,就贬值40%。(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29页。)由于英镑贬值加强了英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英国商品在国外的销路也就大畅。结果,在英镑贬值的次年(1932年)英国便走出了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0页。)概括地说:1931年9月英镑贬值且幅度很大,这对日本的出口业是莫大的打击。致使日本物价节节下跌,国际收支逆差不断增加,黄金大量外流。于是日本不得不于1931年12月再度停止金本位,以与英国展开一场货

5、币战。他指出:如果说在20年代日本金融资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控制中、小企业以加强金融资本的体系,而在1931年则是金融资本本身的生存问题。英镑既大幅度下跌,英国商品,特别是轻工业产品,乘英镑贬值之机大量向国际市场倾销,日本商品势将被排除于国际市场之外,这是日本金融资本家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日本不得不再度停止金本位,将日元贬值并且以更大的幅度贬值,只几个月竞贬值50%。自此以后,日本便以贬值政策为其传统政策。(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1页。)就1931年日元贬值的后果来说,日本金融资本家可以说是如愿以偿了。英、日两

6、国都以第三世界为倾销商品的主要对象。在东南亚,这两国发生了遭遇战。英国为了应付日元的贬值还采用了反对进口限额办法。在旧中国,英日两国结成同盟,向我国进攻,以致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崩溃。当时,我国展开了救亡运动,提出了“打倒英、日帝国主义”的口号,对日本更展开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随着日元的贬值,日本国内市场便活跃起来。二十多年的萧条局面终于结束了。1931年日本尚未摆脱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大萧条,1932年中期便达到萧条的最低点,接着便开始复苏,日本工业比农业复苏更快,不久就进入高涨。(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7、.05,第432页。)30年代法国反货币贬值的主要措施:进口限额,外汇管制。(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3页。)外汇管制是法国的一贯政策,法国是拥有黄金储备很多的国家,也在国际间以拥护金本位著称,并且曾经联合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组织金本位联盟。但是,在20年代,法国虽出现经济繁荣,其国际收支仍时有逆差,法国并不听任黄金外流。黄金储备只是法国炫耀其经济实力的资本。及至30年代为了保证黄金储备不致减少,或不致减少过多,法国更坚决地采用了外汇管制办法。按照外汇管制的规定,进口商品所须外汇必须事先申请批准,此外

8、,对资金的流动也有一些规定。这是抵制商品倾销的有效办法,也是保卫黄金储备的有效办法。这种办法,也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以法国最为坚决。(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4页。)30年代德国反货币贬值的主要措施:双边贸易制度。(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4页。)为了履行双边贸易,德国也采用了许多措施以刺激出口企业的生产,其中最突出的是出口津贴。这本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政策,但德国出口津贴金额之大,远远超出一般想象之外,德国对其

9、出口企业的津贴是秘密进行的。后经揭发,单就1935年以后的金额计算,德国每年支出津贴竞达一百亿马克,约占当时出口总值四分之一。这一揭发曾使资本主义世界大为震动。(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6页。)到1932年初,已有24个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并毫无顾忌地贬值自己的货币,以对抗经济危机和他国的关税壁垒。至此,金本位作为全球体系的日子成为历史。在英德等欧洲国家来看,这场货币战的导火索,是美国人点燃的,正是他们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贷款限制措施,才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但在美国人看来,金本位明明是拉美打破在前,德英跟进在后,货币战

10、争就是拉美、欧洲打响的。在别国货币贬值的冲击下,1933年,美国宣布美元和金本位脱钩,并开始贬值。这样一来,第三波货币贬值狂潮开始拉开帷幕。(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8页。)货币对外贬值的实质是对外倾销,而对外倾销必须要有可倾销的商品和要有人推动。(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7页。)不是任何国家都宜推行货币贬值政策。他指出:货币贬值政策是工业发达国家扩大商品出口的锐利武器。这种武器。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无所闻。工业发达国家,自从1

11、865年以来,已力求扩大出口,但主要是以保护关税为武器。不过保护关税作为扩大商品出口的武器,远不如贬值政策。自从贬值政策出现以后,保护关税也就只能成为辅助的武器。货币贬值政策是英国于1931年9月首创的。在英国的影响下,英属自治领地和与伦敦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斯堪的纳维亚三国以及葡萄牙、埃及、玻利维亚、芬兰等国也在这一年分别将其货币贬值。同年十二月,日元的贬值更助长了货币贬值的声势。其后贬值国家益多,截至1933年,全世界卷入贬值旋涡的国家共三十余个之多。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是任何国家都宜于推行货币贬值政策。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法、德两国由于不像英、日两国那样迫切需要对外倾销商品,不能采取贬值政

12、策,因而被迫采取一些反贬值的措施。但是,总地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史从30年代起,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货币贬值时代。(来源: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主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05,第437页。)在现阶段上,货币贬值,是夺取国外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张仲实:英镑与美元的斗争,世界知识,1935年01期。)(来源:张仲实文集(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39页。)在大萧条的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里,每个国家都设法为自己的人民建立一个经济的安全岛。人们曾做出一些努力来打破日益增长的壁垒。1933年,在伦敦召开的一个国际金融和经济会议,试图打通世界贸易被堵塞了的渠道;

13、这次会议以失败而告终,正像人们稳定各种货币汇率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那样。(来源:美帕尔默,科尔顿,克莱默著: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01,第146页。)大危机后的萧条使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了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的恶果,从而产生了货币金融政策协调的愿望。1933年6月,国际联盟在伦敦召开了“世界通货经济会议”,主要讨论稳定各国货币币值,降低贸易关税、减少甚至消除外汇和贸易管制等问题。但由于与会各国矛盾重重,无法在稳定美元、英镑、法郎等货币汇率方面取得一致意见。法国主张立即稳定大国货币的汇率以图日后恢复金本位制,英国反对仓促恢复金本位,只同意临时性的汇率稳定。美国总统罗斯

14、福以其傲慢的态度声明:“一个国家的幸福生活,主要决定于本国健全的经济制度,而不是看它的货币与别国货币兑换时价值的高低。”罗斯福的傲慢激起了与会各国的愤慨,三周后,会议以失败告终。(来源:李海燕著: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协调,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3,第73页。)(1933年)罗斯福在7月2日向伦敦经济会议发去一份电报,使美国代表噬目结舌,金本位制国家怨气冲天,会议一片混乱。这份被称为“炸弹”的电报的主要内容是:暂时的、人为的汇率稳定无助于世界经济的复兴,要紧的是健全国内的经济体制,金本位制只有待各国平衡预算以后才能重建。这表明,美国无意签署任何稳定汇率并承担实际义务的协议。(来源:南开大学

15、历史研究所,张友伦,米庆余:日美问题论丛,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第360页。)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战。英国垄断资产阶级不愿失去英镑的世界货币职能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1931年11月起,组织包括英帝国成员及其他一些国家(系指同英国财政经济有密切联系的瑞典、丹麦、葡萄牙、伊拉克、暹罗、阿根廷、巴西等国)在内的“英镑集团”,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以英镑结算,其货币同英镑保持稳定的联系,作为主要外汇储备的英镑存在伦敦。1935年11月,中国实行“币制改革”,规定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一员。1934年,美国使美元贬值40,联合菲律宾、中南美洲一些国家和利比里亚组成“美元集团”(1939年改称为美元区),该集团的运作方式与英镑集团相似。法国在1936年之前坚持“黄金本位区”,之后集中其殖民地国家组成法郎集团。德国与其控制的东南欧国家组建了马克集团,亦称双边清算集团(即建立一种账户以清算所有的进口支付,被称为“登记马克制”)。日本将其殖民地和二战中的军事占领区拼凑成“日元集团”。于是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被这5个货币集团所分割。(来源:马世力主编:世界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第30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