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08263680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班模拟试卷 1环评工程师考试中,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卷由两个题型组成,一是单项选择题, 50 道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二是不定项选择题, 50 道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 1 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 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集中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 D ) 。A. 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模拟法 D反推法解析: 详见“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无组织排放源

2、的统计方法主要有三种: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类比法。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相像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 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 利用面源集中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2. 某装置产生浓度为 5%的氨水 1000 t,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 15% 氨水 300 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 40%,进入废水中的氨是( B ) 。A. 2t/aB3 t/aC5 t/aD 15 t/a解析: 用物料衡算原理。产生量=1 000 t 5%=50 t;回收=300 t15%=45 t;

3、 总损耗量=50 45=5 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 40%, 既 2t,则进入废水中的氨是 3t。32 页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如下图所示 (单位:m3/d),请回答以下问题:3. 项目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B ) 。A 75 9%B788%C815%D 83 9%解析: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1600+400+600=2600取用新水量=100+200+200+200=700 所以 2600/3300=78 8%4. 项目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为( A ) 。A750%B788%C815%D839%解析: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

4、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 间接冷却水循环量=600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200 所以 600/ (600+200 )=75%5. 项目的污水回用率为( B ) 。A 43 5%B460%C513%D 65 8%解析: 污水回用率=污水回用量/(污水回用量+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 污水回用量=400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90+380=470 所以 400/870=46%6. 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 ( B ) 转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力及利用方向发生转变。A大气、地形地貌 B植被、地形地貌C植被、声环境D地形地

5、貌解析: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通过不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场地布设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转变,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力量及利用方向发生转变,或者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此外施工人员施工活动对生态也将产生影响。7. 自然环境调查时,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亲密相关时,除应比较具体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四周地区的( D )图A. 区位图 B地理位置图 C土地利用现状图D地形图解析: 详见“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亲密相关时,除应比较具体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 建设项目四周的地形图 ,特

6、殊应具体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进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肯定的现场调查。”8. 气温为 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 65mg L,已知该河段属于类水体,如接受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A ) 。(依据GB 3838 2002,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 50mgL)A058 B077 C125 D31解析: 依据公式:由 655 0 可知选用第一个公式,然后计算出饱合溶解氧为 DO式,计算可得 A。9. 公式 ,Q=VA 是下列( B ) 水体的方程式。A感潮河流B非感潮,恒定均匀河流C非感潮,非恒定均匀河流D人工水库=468/(31 6+23)=8 57mg

7、/L,代入第一个公f解析: 该公式的适用适用条件是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段,且在平水期或枯水期,河道均匀。10.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 A ) 。A. 上层B. 中间层C下层D三层溶解氧浓度均接近解析: 详见“河流、湖泊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及常用参数的调查方法”。因湖泊水体中的氧其中一个主要来源即为大气复氧,而上层与大气接触最为亲密。11. 关于Pb 的季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C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5 个日均值。A10 B12 C15 D18解析: 详见“环境空气

8、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12. 莫奥长度(L)与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的关系。当( C )时,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moA. L 0moB. L 0moC. L 0 ,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 Lmo数值越小或混合层高度(h)与 Lmo的比值(h/ L)越大,越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低;当 Lmo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L 数值越小或h/ Lmo越大,越不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高;当 Lmo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 h/L =0,此种状况下,混合层高度大约有 800 m 。”。mo13. 某评价区域地面风向是 112 5,若接受

9、16 方位角则表示为( A ) 。AESEBNNW CWNW DSSE解析: 09 年考过相类似的题。此题考的是对于风玫瑰图的把握。当风玫瑰图用度数表示时,正北方向为 0 度。16 个方位,两个方位之间是 225 度。14.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生态现状调查可接受( C)。A. 生态监测法B现场勘查法C遥感调查法D资料收集法15. 某个植被样方调查面积为 10 m 2,调查结果如下表。样方中物种乙的密度、相对密度分别为 ( A ) 。A02 个m2、40B02 个m2、50C03 个m2、40

10、D03 个m2、50解析:见教材 96 页,物种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其中密度 =个体数目/ 样地面积;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全部种的密度) 100% 。16. 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森林而言,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 ( C ) 。A1m2B. 0m 2C. 0m2D200 m 2解析:详见“植物群落结构、生物量调查和评价方法”,“生物量调查和评价方法:生物量的测定,接受样地调查收割法。样地面积一般是森林选用 1000m 2;疏林及灌木林选用 500 m 2;草本群落选用 100 m 2。”17. 在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目前提出的植被指数很多,

11、应用最广泛的是 ( C ) 。AMTVIBRVI CNDVI DAVI解析:详见“ 3S”技术在生态现状调查中的应用”,“遥感( RS):最常用的卫星遥感资源是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包括 7 个波段,每个波段的信息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学特点。不同波段信息可以以某种形式组合起来,形成各种类型的植被指数,目前已提出的植被指数有几十个,但是应用最广的是NDVI 指数。”。18. 某建设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 1 类,昼间环境噪声限值为 55dB(A) ,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 45dB(A) ,则该区域夜间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 D ) 。A. 45dB(A)B. 55dB(A)C. 50dB(A)

12、D. 60dB(A)解析:此题是与声环境质量标准相结合的一道题, 1 类区昼夜标准值分别为 55,45,并且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能高于 15 dB 。19.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应 ( C ) 评价范围。A大于B小于C掩盖D略大于解析:详见“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布设的现状监测点应能掩盖整个评价范围,也即要求选择的监测点,其监测结果能描述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20. 通常,用来反映岩石透水性能的指标是 ( B ) 。A渗流速度B渗透系数C有效孔隙度D水力梯度解析: 详见“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常用参数”,“渗透系数:岩石的透水性是指

13、岩石允许水透过的力量。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一般接受 m/d 或cm/s 为单位。”。21. 只需猜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 ( B )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解析: 常规猜测情景组合。22. AERMOD 适用于评价范围( A ) 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A小于等于 50kmB. 大于等于 50kmC. 小于等于 30kmD. 大于等于 30 km解析:23. 大气环境影响猜测时,如猜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 1 000m ,接受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 ( A ) 。A50100mB100 500mC100 200mD50200m解析:24. 某技改项目 NO2对四周的环境爱护目标(二类区) 猜测小时贡献值为 005 mgm3,现状监测值为 010 mgm3,削减污染源计算值为 005mg m3,在环境爱护目标四周另有一拟新建项目,据环评报告该项目猜测小时贡献值为 010 mg m3,则技改完成和新建项目完成后爱护目标的小时浓度值和达标状况是 ( D )。A025mg m3,不达标B010mg m3,达标C020mg m3,不达标D020mg m3,达标解析:此题一是考察大家对于评价结果的全面考虑, 二是考察对于 NO2小时二级浓度标准值的把握。标准为 024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