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8242516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一一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 徐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摘要:农村信用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木文首先梳理了我国目前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市场和农户三个方面分 析了制约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发展模 式基础上,提出了 “政府主导、市场配合”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推动征信法律 法规制定、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评价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用评价 结果为依据,对农户实行差异化信贷业务。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政府;市场;农户农村信用体系是指以农户作为信用主体,以其借贷等经济活动及其他社会往 来形成的资信作为

2、信用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信用评价管理,并将信 用评价结果作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励守信、惩戒 失信的社会化金融体系。农村信用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稳定、金融创新的基础。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 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缓解农户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融资成 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木文将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 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研宄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一、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性强、区 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采取

3、了因地制宜、小范围试点的方式,各 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依托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掌握的 农户信息,采集了农户个人和家庭的基木情况、资产、收支、信贷和其他信用记录等信息,并搭建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农户信用信息的电子 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如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搭建了全省统一的农村信用信 息平台,部分地区搭建了区域性信用信息平台,如重庆市在巴南区建立了由所在 地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部分区县则探讨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 的模式。(二)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建立了农村信用评

4、价和应用机制,研究制定了多方认可的农村信用镇、 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价办法,明确信用评价标准和操作流程,以农村信用信息平 台提供的信用信总为依据,运用信息平台的信用信息管理和信用评价功能,共同 推进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评选,创建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三)加强信用激励约束管理。强化农村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根据信 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创建情况,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原则,对守信农户给 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失信农户给予约束和限制。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将农村信 用激励约束管理与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出台对信用良好的农村经济主体的财政 贴总和税收减免政策。金融机构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方案,在贷款利率、

5、期限额 度和抵押担保等方面进行优惠。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方面, 创建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集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融 资撮合于一体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制定了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共冋 认可的农村信用评价制度,实现了对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价管理以及信 用评价结果的激励约束应用。二是市场方面,夯实了金融支农的信用基础,缓解 了农户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丰富了农村市场的信贷产品,林权抵押贷 款迅速发展,动产抵押贷款逐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 的问题。三是农户方面,诚信宣传和信用评价工作,提高了农户信用意

6、识,形成 了鼓励守信的社会环境,各项政策支持和信贷优惠,有助于满足农户贷款等金融 服务的需求,支持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二、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从政府及相关管 理部门、市场和农户三方视角分析,主要有:(一)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是征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完善的 法律法规体系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我国己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但涉 及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还需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法规。如农 村信用信息管理、农村信用枳保、失信惩戒等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利于农 村信用市场发展、信用环境优化。二是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需

7、加强顶层设计。由于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处于试点阶段,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持奋的信息资源尚未 实现有效共享。农户信用信息分散在人民银行、工商、税务、农委、金融机构等 多个部门,各部门对信息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管理模式不冋、系统设置不同, 导致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立、部门间数据整合闲难较大。部分先行先试地区搭建 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多为自主研发、不尽相同,也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农 村信用信息平台需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由政府统筹安排和移植整合各部门 的信息数据,对数据采集运用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 台。三是市场监督管理冇待完善。我国征信业相应的市场监管主要依据征信业 管理条

8、例,由人民银行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行为实行监管。但涉及农村信用体 系的监管有待完善,如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用、披露、保密、共享等 还需建立监管制度,再如各部门对农村信用市场监管的协调配合还需进行整体的 规划。(二)市场方面。一是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有待提升。出于风险管理考虑,银 行在授信管理上均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对客户的授信权限上收至总分行级别。而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多为区县一级,将当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 银行对农户评定的信用评价结果,作为银行提供授信的重要参考依据,是解决农 村融资问题的关键,因此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的广泛度奋待提升。二是农村信用市 场还需培育。我国农村信用市场建设还

9、处于初期阶段,市场参与者、征信产品和 金融产品较为欠缺,农村信用市场还需引入提供征信服务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以 及为农村市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保险、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第三方征信 机构和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农户实际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农村信用枳保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户缺乏必要的、符合银行 要求的抵押担保物,需要通过政府部门成立信用担保机构,为信用资质良好的农 户提供信用担保,从而支持农户获得贷款,并分散银行贷款风险。(三)农户方面。一是农村信用意识还有待进-步提高。虽然近年我国加强 了对农村的诚信宣传力度,但农村信用意识整体依然不高,农户对征信在经济活 动中

10、作用的认识不够,对积累信用财富和建立良好信用记录的重视不高,关注和 维护自身信用状况的积极性不大。二是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我国农村地区 出现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情况,征信系统即便采集到这部分人群的信息,金融机 构也很难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留守农村的人口多为老人儿童,并不是金融机构主 要服务客户群。三是务农和商业活动界限模糊。伴随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 人U流动性加强,特别是乡村观光旅游和度假项S的兴起,使苏身份在农民与商 人间转化,从信用信息采集归类、范围确定上存在较大困难。三、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发展模式借鉴从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发展历程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政府驱动型。该模式以法、德、意为

11、代表,.其主要特征是由中央银行 或银行监管部门设立并管理,由政府出资组建非盈利性公共征信机构。政府通过 法律或决议的方式,强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银行、保险和财务公司等金融 机构将其持有的信用信息纳入公共征信系统。该系统信用信息主要用于,管理部 门信用监管、执行货币政策需要,以及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使用。部分国 家采取政府驱动型信用体系的原因主要为,国内征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市 场管理没有进入全面的法制化阶段,需建立公共征信机构,来防范金融市场的信 用风险。(二)市场驱动型。该模式以美、英、加拿大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 运作,征信机构是以盈利为B的商业机构,独立于政府管理部门之

12、外。信用信息 数据库、征信产品和服务实行商业化运作,商业征信机构通过采集、加工和管理 个人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征信产品和服务。政府不直接参与 征信活动,主要负责制定征信管理相关法律,并执行监督管理职能。市场驱动型 信用体系得以发展主要源于,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信用体系和信用管理相 对成熟,信用交易市场和商业征信机构发展较快,征信业成为独立发展的服务行 业。(三)行业协会驱动型。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由行业协会建 立会员制征信机构,实行会员管理。由行业协会组建不以盈利为0的的征信机构, 会员单位有义务向该征信机构提供自身掌握的个人企业信用信息,实现行业协会 内信用信

13、息共享,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采集、管理和使用主要面向于会员单位。 行业协会驱动型信用体系得以发展主要源于,行业协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奋较 强的影响力,可借助行业协会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如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协会有银 行业协会、信贷业协会以及信用产业协会,其会员单位涵盖银行、信用卡公司、 商业公司、零售店等,信用信息基本能够满足会员单位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需求。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信用体系各自特点和发展背景,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征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情况以及信用市场和征信机构发展现状,我国更适 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配合”的发展模式。四、政策建议(一)政府主导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参与

14、是我国农 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是由政府主导推动农村信用信息、农村信用担保、失 信惩戒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农村信用信息管理,规范和约束农户借贷行 为,依法保障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由政府牵头各管理部门,实现各部门 信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农户身份证等基础信息作为索引关键词,整合各部门 信用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电子应用平台。对数据采集、更新、加工等实行 标准化管理,制定规范化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促进信用评价结果得到多方 认可和应用。三是各管理部门加强协调联动,根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不 断完善对农村信用市场、市场参与者以及征信产品的监督管理。(二)加强农村信用市场建设。一

15、是政策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的 农户提供贷款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创新农户信贷管理模式,根据农户信用评价 结果,确定不同的授信模式,对授信额度、期限、利率、抵押物等实行差异化管 理。鼓励银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为农户提供符合其生产周期的信贷产品,推广 适用于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担保贷款和信用担保贷款。二是积极引导第三方征信 机构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户提供征信产品和服务,作为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公共征 信系统的有益补充。三是完善政策性农村信用扪保体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 担保机构或基金,通过政府出资、委托经营的市场化模式,为农户提供融资担保, 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三) 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农村地区

16、信用环境较难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较差。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法规、金融知识以及 诚信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户金融法制观念和使用金融产品的意识,形成信用 意识和守信观念,引导农户和村镇争创信用镇、信用村和信用户,不断优化农村 地区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用基础。参考文献:1】黎怀敬,曾德壮.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路径选择探析.区域金融研究, 2015 (6): 76-80.2】许为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问题及解决路径.征信,2015 (3):49-52.3】任酱.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优化研究.征信,2014 (9): 38-40.4】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二元结构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研究 J.金融发展研究,2011 (2): 3-7.作者简介:徐力(1979-),女,汉族,籍贯为天津市,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职称为经济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