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119967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奇妙的世界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探索“天地奥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 火烧云三篇精读课文。另包括“口语交际”内容是如何正确地劝说同学不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习作”是学会整合信息介绍国宝大熊猫。本组课文以问号带领学生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并学会带着问题在天地间遨游。(二)教学目标1. 认识 25 个生字,会写 35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单元主题“带着问号在天地间遨游”。4.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5. 初步学习整

2、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6. 劝说别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7. 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让人更愿接受你的劝说。8. 借助给出的信息并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9. 能根据所得信息把大熊猫介绍清楚。10. 围绕中心把大熊猫的特点写具体。11. 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12.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13.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14. 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15. 背诵经典句子。(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我们奇妙的世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颜色、形状、尺寸等几方面介绍了存在于天空和地球的宝藏、财富。天空的宝藏以一天的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日

3、出、云彩、雨、落日、繁星等。地球的财富以四季的顺序介绍了植物、季节色彩、冰雪等。启发读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海底世界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26 自然段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和海底的矿产资源五个方面来分别介绍海底世界,相关自然段围绕中心句把海底世界的相关方面介绍清楚。 火烧云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 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作者充分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比如将火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

4、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烧云想象成马、大狗、狮子等动物,将火烧云形象多变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在我们奇妙的世界 和海底世界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围绕中心句介绍事物的特点。如:海底世界中第3 自然段围绕声音作者写了哪些声音,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明白方法后进行说话练习。 并在习作中根据查找的资料介绍大熊猫,学以致用。本单元的教学难点:1.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2. 围绕中心把大熊猫的特点写具体。

5、3.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4.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三、教学建议海底世界(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 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 不见雕琢的痕迹, 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点滴动物、植物,在学生脑海中要形成广而深,并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探究课文第 26 自然段,

6、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2、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二)设计理念1、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 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 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7、-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 因此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 ,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 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 强烈地感受着无

8、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角色的转换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 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 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资源的拓展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 他们渴望走向原野, 亲近自然, 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

9、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 与现实对话, 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等。2. 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语文学科具有积

10、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学生生命价值、 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学科顺应学生,必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生命的本性,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通过放录像, 把蓝色的海水、 凶猛怪诞的大鱼、 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另外如文中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等的重点研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11、-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读。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 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 ”“关于海底的奇异景色,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你自己来写写海底世界 。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 让学生亲近自然, 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 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三)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个性化地体味语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

13、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学生对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理解;又如对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这个词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研读,强化个性体验。2、多样化地语言表达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地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学生对“大海深处是什么样” 的汇报时, 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 有的用图片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 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提高了搜集信

14、息、 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归纳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1)思问题。(2)画重点句。(3)找重点词语。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火烧云(一)教材分析: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

15、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课时内容安排: 本篇课文我共安排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三课时学习36 段,巩固单元训练目标,背诵课文第 36 自然段。(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16、热爱生活的情感。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三)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也是我们在本课中要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火烧云 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 种教法:1、读中感悟:通过有层次的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