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117215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六章《运动和力》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八年级第六章力与运动学案(5 课时)紫荆学校:袁文娟.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 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 并发展自身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2、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3、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强化STS 教育。预习形成 一、牛顿第一定律1、亚里士多德的说法:(1)观察课本 P100,图 6-1 推木箱,图 6-2 敲钉子,图 6-3 踢足球,图 6-4 火车进站,思考:这些

2、现象具有怎样的共同的特征?(2) 、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要维持物体匀速运动,就必须(正确?)2、伽利略的观点:(1)阅读 P101 信息窗:伽利略的理想实验(2) 伽利略的观点: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的,而且将。伽里略的理想实验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是学说。3、实验探究: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1)提出问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猜想与假设: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

3、逐渐减小水平面的,测量小车的,并推论实验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准备器材:等设计记录表格 : (4)分析论证: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越,小车运动的时间越,速度减小地越。假如水平面足够光滑,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的运动速度,即小车将做运动。4、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做匀速运动。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疑难突破 1】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剖析: 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指的是所有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也就是说,物体从大至宇宙中的天体,小到质子、电子,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

4、有生命的,无论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课桌、书本,还是你看不见的空气、分子,没有例外的物体。定律的成立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不存在,但物体在某个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是有的,那么在这个方向上遵守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中“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至于是哪种状态取决于不受力前的一刹那,对失力前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需要注意的是: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5、-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定律的逆命题不成立, 即“保持匀速成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二、惯性1.惯性:(1)观察课本 P103 图 6-7 惯性小实验,原来的砝码和纸片都处于什么状态?后来硬纸片被弹走,砝码呢?说明了什么?(2)惯性:物体保持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定律。(3)惯性是物体都固有的一种:课本 P103 图 6-8,跳远运动员后,靠继续向前课本 P104 图 6-9,当猛拉桌布时,塑料杯会随之运动吗?由于惯性的存在, 静止的物体保持着其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其状态。【疑难突破 2】怎样理解惯性 ?剖析: (1)理

6、解:惯性可理解为“惰性” ,其基本含义是:如果物体最初是静止的,总想保持静止状态;如果最初是运动的,总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通俗地说物体都有“安于现状”的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与受力与否、受力大小、处于何种状态、状态如何改变等均无关。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把惯性说成 “有惯性”或 “受惯性的作用”或“惯性力”,而应该说“由于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 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由物体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其大小可以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困难程度”上表现出来。(2)惯性认识的误区:

7、初学同学由于对惯性理解不深,通常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速度越慢惯性越小,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2.惯性的利用或防止(1)斧头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头由于继续向下运动,斧头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就被套紧了。平时拍打身上的、抖落伞上的,也都是利用物体的惯性。(2)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司机由于惯性被撞伤,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还有哪些?【疑难突破 3】怎样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惯性

8、现象?剖析: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叫惯性现象。惯性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在解释惯性现象的有关问题时,可以分以下四步:确定以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 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外力时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其他物体(或其他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确定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其他部分)的运动情况。例如:当汽车突然启动时, 车上的乘客要向后仰, 这是因为人和车原先是静止的,当车突然启动时, 乘客的脚已随车向前运动, 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后仰。再如: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时,由于锤柄和锤头一

9、起向下运动, 当锤柄突然碰到板凳被迫停止运动时,锤头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向下运动,这样就可以把锤头套紧在把柄上。预习中的疑难困惑合作展示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伽利略的观点笛卡尔的补充实验探究: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点拨】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一切的物体都适合牛顿第一定律。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惯性: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点拨】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固有的一种属性。由于惯性的存在,

10、静止的物体保持着其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3、课本 P105 作业 1、2、3 巩固检测 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运动,小车的速度是。2、实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进入水平面,水平面的表面先为毛巾,再为棉布,最后改为木板,可以观察到水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将滑得;进一步推理: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不受阻力,小车将以的速度。3、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理论推倒出来的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

11、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5、在匀速行使的船内,小明向上抛起一个小球,小球将会落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小明的前方能B、小明的后方C、小明的手中D、无法判断 .2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

12、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2、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4、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至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预习形成 一、合力1、观察课本 P106 图 6-14 帆的合力:一个发动机对航船的与大量船帆对航船的是一样的。图 6-15 蚂蚁的合力: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力与一群蚂蚁对树叶的作用力在是一样的。2.合力如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3.分力组成合力的叫分力。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13、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疑难突破 1】如何理解合力?剖析: 实践证明,物体表现出的(力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哪一个力产生的,而是这几个力共同作用造成的。可见,合力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既然是从力的效果着手, 因此在分析一个物体受力时, 合力和分力是不共存的, 如:甲、乙两人拉车前进,也可用一个丙代替,则丙对车的拉力就是前面甲、乙两人对车拉力的合力,显然不能理解为甲、乙、丙三个人同时在拉车,即绝不可以认为车受到三个拉力的作用。4.力的合成(1)求叫力的合成。(2)图 6-16 中的

14、车受到和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那么,推力和拉力的合力是多少呢?说说你的猜想(3)图 6-17 正在下沉的潜水艇受到和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那么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又是多少呢?二. 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实验器材:、细绳、滑轮、钩码2、实验设计:利用橡皮筋在拉力F 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设计实验,根据合力的定义,在作用效果相同条件下,实验中的橡皮筋的伸长是相同的。3、进行实验:(1). 同方向 F1 和 F2 的合力橡皮筋原长 AE,它在方向力 F1 和 F2 的共同作用下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 F1 、F2 的大小和方向。撤去力 F1、F2 后,用 F 作用在橡皮筋上

15、,使橡皮筋也伸长到,记录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2). 反方向 F1 和 F2 的合力橡皮筋原长AE,它在两个方向的 F1、F2 作用下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 F1 、F2 的大小和方向。撤去力 F1、F2 后,用 F 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也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4、实验数据与分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方向。F 合=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

16、的,方向。F 合= 5、交流讨论:(1)图 6-16 中的车受到的合力是F 合= F1 F2 正在下潜的潜水艇受到的合力是F 合= G F 浮(2) 图 6-19 多人划艇这也属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吗?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情况会怎样呢?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疑难突破 1】关于合力与分力?解析: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比如;5N与 4N的力在同一直线上时,同向作用在物体上合力为9N ,而反向作用在物体上,它们的合力仅为 1N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是这两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是这两个力合力的最小值。预习中的疑难困惑合作展示 1、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点拨】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用的是“等效替代”法3、课本 P109 作业 1、2、3 4、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情况怎样?巩固检测 1、甲乙两人向东移动大木箱, 甲在前面用 200N 的力拉木箱,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