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45.17KB
约19页
文档ID:208094763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1/19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幸福和希望” 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 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 “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1616 风风筝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 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 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知道课文围绕 “风筝”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板书:风筝)【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总结概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憧、憬、歇、埂”“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 “憧”和“撞”是形近字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丧、圈、坊”指导书写: “拔、蝴、蝶、福、托、梢、歇、踪、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拔”不要写成“拨” ; “筝”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 “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知道课文围绕 “风筝”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托着垂头丧气 半圈树梢歇一歇千呼万唤踪影磨坊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 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 (板书:风筝)【设计意图: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以读代讲学习第 1 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2.学习第 2 自然段1) 自读本段, 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 写下来 (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 “憧憬” “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 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 ,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 ,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板书:幸福鸟)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5)多种方式读全段3.学习第 3 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 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需要精读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 ,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 “牵”的用法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4.学习第 4 自然段(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 4 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 “大惊失色” 、 “千呼万唤”可表演 (板书:找风筝大惊失色千呼万唤)(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5.学习 5、6、7、8 自然段(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 5、6、7、8 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 (板书:继续)(4)想象写话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b 全班交流c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 (提醒写字姿势)d 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 在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6 风筝做风筝 放风筝幸福鸟兴奋、激动、自豪继续找风筝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在理解 “憧憬” 一词时, 采用查字典的方法, 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 “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 “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 千和万是虚数, 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1717 麻雀麻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 7 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 13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 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 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麻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提示:(1) “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小麻雀掉下来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写打猎回来的路上, “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部分(第 4、5、6 自然段) :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 :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其中第 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 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指导书写: “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 “口”加“木”是“呆”; “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五、范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1.听写2.认读词语嘶哑拯救扎煞奈何嗅到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