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范文

上传人:艳春1****84 文档编号:208029081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年年画【过年年画制作】 民间年画在我国历史久远,逐渐形成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等为代表的遍布全国各地的民间年画制作产地。年画是如何制作的呢?以下是办公室王老师分享给大家的过年年画制作技法,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年画制作技法 年画的制作工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早是全部以手工描绘的生笔画,因产量小,价格高,难以普及。后来发展为以定型样稿为底本,把透明白纸覆于其上,一张一张地照样拓描,叫做过稿活。这种工艺生产年画数量也很有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后来木刻印刷术引入画界,到明代已很普及,年画制作工艺进步为将墨线稿刻成版,成批印刷,然后施色敷彩。如人物画,先用墨

2、线版印轮廓,再手工一张一张地开脸点唇、烘相子(染面颊)、描眉眼,即半印半画。随着年画的广泛发行,制作工艺逐步发展为全部木版彩色套印,形成了绘、刻、印、裱等专业分工。至民国时期,又出现了石版印刷机,为大宗年画的印行又增添了一种新工艺。建国后,大宗生产多用胶版印刷。 木版彩色套印年画有绘稿、刻版、印刷、装裱四道工序。 绘稿首先由画店根据社会的需要和销售情况拟定画稿内容,然后请画师创作。 要先画墨线稿。一般要经过起草、修改、定稿。画师先用炭条或香头在毛边纸上起稿,初稿完成后送到画店征求意见,经修改后,落墨定稿勾线。要求线条清晰、匀称。 墨线稿画完后,还须制作一张彩色样稿,再根据彩色样稿描出四至五张分

3、色稿,供雕刻彩色版用。彩色套版以少为佳,但套出的画面色彩则须明快而富有变化。 木版年画的绘稿讲究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另一方面,要适应刻、印两个工艺过程,画稿必须线条准确,设色不要太繁。一般为三至五色,即红、黄、蓝、黑、粉等。为了便于印刷,姚记娱乐城色块不宜太大,色块过大印不均匀。同一种色块不能相距过远,否则印画时画纸容易塌陷,沾污画面。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画师往往用脸谱、服饰、吉祥物等分割连片的大色块。在同种色块相间过大的空间,补上几个同样的小色块支撑。 刻版要先将木板弄平。因杜木、梨木板面为波浪型逆茬花纹,固板面不易刮平。为此,艺人们往往先在

4、板面上加点水,使其潮湿后再用刮刀去刮,或用砂纸打光磨净。先刻墨线版。墨线版也叫主版,俗称底子版。把墨线稿用浆糊反贴其上,待浆糊干透后,涂上一层香油。涂香油作用有三:一可使图案更清晰可辨;二可滋润木板,使其潮湿不夹刀;三是增加板面脆度,便于雕刻。 版刻的基本要求是既要符合原样,又要有创造性,充分发挥刀味木趣的效果。为保证木版在大量刷印后有所磨损时仍能够继续印制而不失原作效果,要求刻板艺人在雕刻时必须严格作到陡刀立线,即凸出的线条要有一定深度。 雕刻时先用规矩、拧子、刻刀画出点、线,划定块面,然后用各种凿具依次从内向外,从重点部位到次要部位进行敲底、拨空、平空、修整。刻墨线版的要领是陡刀立线,线条

5、要有一定深度,为的是耐磨损,不走形。 将刻好的主版印出版样,叫画样子;按画稿的颜色分版,叫择套,一色为一版,一般是红、黄、蓝三套色版,有的添加粉红和淡蓝,通称小红、小蓝,这样,制作一幅完整的年画通常需要4到6块版。每块套版的刻版工序大体上与刻主版相同。套色版必须与主版吻合,防止走版,以免套印不准。 印刷木版年画的印刷有裁纸、调色、对版、刷印几个工序。 裁纸将纸裁成印画所需要的相应尺寸;调色是按画面要求,调制出印刷年画所需要的颜色,一般用开水冲,边冲边用木棍搅匀。有时为了增加画面色彩的立体感和稳固感,还需在调色过程中加一定比例的胶水或稀浆糊;色彩的纯度因年画的品种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神像要

6、色彩厚实,显得画面庄重;祥瑞年画如娃娃美人等,则要色彩清淡。颜色调配好后,放入颜料盆中以备印刷。 印刷先用压纸杠将裁好的纸固定于画案,500张为一押,然后固定好画版,再用刷子在版上刷色,刷匀后,将纸抻平敷于版上,用搪子擦压,白纸即着色成画。印完一张后,随即垂于案子槽口之下,再印另一张,以此类推。 一般先印墨线版,称打底,再按由浅到深的顺序印套色版。有时,因所用彩色颜料不透明的缘故,则印刷顺序倒置,即先印彩色,最后印墨线稿。印时隔数页加一层草纸板吸潮,然后分沓放在绳架或竹竿上晾干。 对版木版年画属于无标记摸版印刷,印套色版时,要根据经验,依三点定面原理按照线版的位置,用手摸版,对好线版。要达到不

7、偏不歪,非常准确。 套色印刷时,色块的多少与印刷顺序成反比。即色块越少的颜色最先印,色块最多的颜色最后印,以此类推。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尽量保持画纸的干燥程度,便于印刷及早继续进行;反之,色块多的颜色最先印,会造成画纸大面积洇湿,下一道颜色上色时,用力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将画纸剐洞,破坏画面。因武强年画作品黄、蓝色块居多,故此二色往往最后印刷。 无论哪种颜色,印刷时刷子蘸色都不要太多,画版不可过湿,否则会造成跑色;但也不能太少,以免画版太干造成颜色不匀,出现花版现象;另外抻纸时要力量适中,纸要拉平,不可塌陷,否则会弄脏画面。 装裱年画的装裱艺术与画同辉,是武强年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有正兴合等

8、专门的装裱画店。建国后,裱画成为重要的画业内容。可装裱国画、胶印画、木版画。形式有轴画、托片、册页等。装裱工序有洗面筋、做面粉、开水冲浆糊、托覆被、托画芯、托绫子、裁、镶活、托里子、上墙(上帧子)、下墙、用石头轧光、上杆、上轴等。 年画的体裁功能 中国民间年画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年画的体裁则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体裁受建筑格局和年画功能的影响,大致有24种之多。 (一)贡笺亦作贡尖、工尖、宫间,初以贡笺纸印刷而得名,一般画幅较大。山东地区称为大横披,四川称横推。内容以戏出为多,其次为风情、娃娃美人。 (二)中堂又称立贡尖、板屏,贴于堂屋迎门处。 (三)对屏中堂画的双幅形式,

9、可分开,也可独立成幅。 (四)屏条也叫条屏,一整张纸被横截二开长条,每组为四条、六条或八条。此体裁源于古代折叠屏风上的绢画。 (五)三裁俗称三才,即将整张纸裁为三开所印,横者为横三才,竖者为竖三才。这种年画通常贴于炕头墙上,又称炕头画。 (六)炕围、毛方子贴于沿炕的三面墙上的叫炕围,尺幅与横三才相同,内容以戏出为主。通常四幅为一组,四周有花边装饰。用毛边纸印制的年画贴在炕窝子(北方屋内炕头墙上有两个墙洞,类似小壁橱,存放杂物,叫做炕窝子或灯窝子。)上,作为帘子的叫做毛方子。俗称炕窝子、婆婆眼。这类画多画娃娃,对称的两幅为一对,近于方形。贴于新婚夫妇房中或婆婆屋内。 (七)窗画、窗旁、窗顶、月光

10、贴在窗户上的年画叫窗画;贴在窗户两旁的年画叫窗旁,为条形,对称的两条为一对;贴在窗顶上的年画叫窗顶,呈条形横幅。贴于窗户两旁墙壁的背光处的年画叫月光,又称圆光,形如满月,为对称的两副组成。 (八)历画标示每月农时节令的年画。画幅不大,一般为四开或六开。印有二十四节气的灶神贴在灶间,其余的贴于屋内门旁,便于随时查阅。 (九)门画贴在门上的年画。其中又包括门神、门童和美人条。门神指的是贴在院门口大门上的武门神和文门神;贴在居室门上的以娃娃或美人为题材的门画,一为门童,一为美人条。 (十)神像常见的神像有灶王、天地神、财神、家神、土地神、花神、药王等。这些神像均有固定的龛位,人们在年节之际焚香礼拜。 (十一)纸马也称甲马、贵人禄马。年节时用于祭祀,祭完焚烧。 (十二)符包括瑞符、护符以及藏族佛教中的斋牒、嘛呢旗等。猜你喜欢: 1.过年年画图片大全 2.手绘年画 3.过年年画图片欣赏 4.过年年画习俗 5.幼儿园大班过年绘画作品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