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范文

艳春1****8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62KB
约14页
文档ID:207986246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范文_第1页
1/14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篇一:1、散步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一、 散步 【学习目标 】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 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写一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经历,让人领悟到怎样处理家人关系, 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2、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 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 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学习之旅(温馨提示: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理解) (建议你这样读: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 霎( )时 桑( )树 水波粼粼( ) 强( )壮背( )起了母亲强背散步( ) 散 勉强我背( )上的??散(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③各得其所: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 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 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 →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阅读探究】5、读6-7自然段(建议你这样读: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 的几个角色一样思考问题: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体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6、齐读最后一段,(建议你这样读: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探究问题: 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从文段中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可以看出作者把散步这件小事写得像是一件很大的事,谈谈你的看法。

温馨提 示:先自主思考,再合作探究) 7、学生自由跳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词、句、语段,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可以品味文中美的景、美的事、美的情;还可以欣赏其中美的词、美的句等等)温馨提示:先 自己圈点勾画品味,再小组交流) 示例: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赏析: ①句式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节奏感及音乐美②突出了“我”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及肩负的重大责任8、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第一处:第二处:9、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2)、春天总算..来了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反馈检测,实战演练】10、本文中既写了 “尊老”,也写了 “爱幼”你觉得作者偏重于突出“尊老”还是“爱幼”? 11、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12、仿写: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明画,精美隽永。

亲情是 , 亲情是, 【盘点收获,归纳总结】我的收获: 学了本文,我还有一些需要探究的东西: 【动情落笔,抒写亲情】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想把心中的话儿倾诉请以“亲情”或“尊老爱幼”或“家”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表达你的感受 【课外积累】 积累关于亲情的名言: 老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送给大家一幅对联: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23课答案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an)芽 霎.(sh)时 桑.(sāng)树 水波粼粼..(ln) 强.(qing)壮背 .(bēi)起了母亲散 .步(sn) 背散 勉强.(qiǎ我背.(bai)上的??散.(sǎn)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 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D B A C3、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 →②全家一起散步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 →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5、母亲要走大路,大路(本文来自:WWw.DXF 东 星 资 源 网:散步导学案及答案)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儿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了小路表明了“我”是对母亲非常孝敬的一个人 和睦、互敬互爱、互相体贴6、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表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以小见大,也就是“滴水见太阳”文章选取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平平常常的散步这样的小事来写,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7、总结: 1.“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谐。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形象地说明了中年人身上责任的重大) 8、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名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老人疼爱孙儿的内心世界) 9、(1)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死去的怅恨之情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2)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3)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 篇二:《散步》导学案答案 23《散步》导学案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一、课前自读 ※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培根 ※ 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 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霎( )时②chāi( )散 ③委qū() . ④水波ln ln( ) ⑤各得q( )所 2、整体感知 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陪老人散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老人走路很 慢,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歇息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 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 的人?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 (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 呢? (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 样解决的?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 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三、学后记 课文主旨: 写作手法: 23《散步》导学案答案 一、①霎( sh)时②chāi( 拆)散 ③委qū(屈) . ④水波ln ln(粼) (粼) ⑤各得q(其)所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结果) 二、(1)孝敬母亲 (2)极言母亲过冬的艰辛,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同情与关心 (3)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4)一家人不分开也既能满足母亲的愿望,又能满足儿子的愿望 (5)办法:委屈儿子,走大路。

原则:照顾老人最后:母亲宠爱孙子,让着孙子,要“我”走小路 (6)“我”和妻子走的很小心,唯恐哪一步有闪失这个形象是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一个家庭中中青年一代(“我”这一代)的责任感,既要好好赡养上一代,又要好好抚养下一代每个家庭若都能如此和睦温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肯定是和谐的 (7)插叙补充说明散步的原因,突出孝敬父母这一中心 (8)《散步》借散步这一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情来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一重大话题,所以说它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三、课文主旨:中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