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07972327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辅导讲义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 病原性球菌及检验 考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奈瑟菌属 生物学性状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临床意义(致病性、所致疾病)【内容讲解】普及共性,单记个性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革兰染色性,菌体形态,大小,排列状态,特殊结构。 培养特性:对气体需求,营养要求,最适pH值,最适温度,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特殊生化。 抗原: 分类: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针对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一、葡萄球菌属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G+,球形,0.51.5m,呈葡萄串状成堆排列(在脓汁、肉浸液培养物中,可

2、见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无鞭毛和芽胞,某些菌株能形成荚膜。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pH为7.4,最适温度为3537。普皿: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并且不透明的菌落,直径为23mm。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血琼脂平板: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和溶血素。液体培养基:生长迅速呈均匀混浊状。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4.抗原(1)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无型特异性。存在于葡萄球菌的表面,结合在细胞壁的粘肽部分,具有抗吞

3、噬作用,称葡萄球菌A蛋白(SPA)。(2)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有三种:A型多糖抗原;B型多糖抗原;C型多糖抗原。5.分类(1)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2)古典分类法6.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二)临床意义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感染部位组织的化脓、坏死和脓肿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葡萄球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2)表皮葡萄球菌存在于皮肤的正常栖居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

4、菌之一。(3)腐生葡萄球菌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脓汁、渗出液、伤口分泌物、血液、尿液、粪便、痰液以及脊髓液等。鉴定试验:报告:检出“XXX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表葡菌(MRSE),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VRSE)。(四)治疗原则由于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时,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果是危、急、重症感染,应首先根据经验选药,如万古霉素等,待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再调整用药,针对治疗。二、链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5、G+,圆形,0.81.0m,呈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中易成长链。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成双或单个散在)。无鞭毛、无芽胞,某些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可有荚膜。2.培养特性 大多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数微需氧及专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47.6,在5%CO2环境下生长更好。液体培养基:溶血性菌株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上层液体澄清,可有菌膜。不溶血菌株则均匀浑浊生长。血琼脂平板:灰白色、圆形、凸起、细小菌落,不同溶血环。3.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其他糖类的分解因不同菌株而异。4.分类(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本菌为条件致病

6、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该型细菌致病性最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丙型()链球菌:一般无致病性。(2)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即C抗原)分类,即常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A.B.C.DT等18个群(其中I和J缺),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A群,B.C.D.G群链球菌感染较少见。5.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不强,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60加热30分钟即可杀灭。(二)临床意义A群溶血性链球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链球菌溶血素急性化脓性感染(丹毒、痈、蜂窝组织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脑膜炎、产褥热)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致热外毒素猩红热M蛋白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

7、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相关。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体。D群链球菌: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不同疾病采集不同标本):可采集脓汁、咽拭、痰、血、尿等标本。鉴定试验: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G+,球菌,呈矛尖状、钝面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0.51.25m,有荚膜(在人或动物体内易形成),无鞭毛,无芽胞。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的温度为3537;最适的pH 7.68.0;营养要求较高。血琼脂平板: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因菌落发酵所致)直径为0.51.0mm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液体培养

8、基:均匀混浊。但培养时间过长,可因产生自溶,培养液可变澄清,管底沉淀。3.生化反应 多数菌株分解菊糖、胆汁溶解试验阳性、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的鉴别)。(二)临床意义致病物质:荚膜。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及败血症。(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采集2.试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检查:经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阳性矛尖状双球菌。(2)分离培养:血液、脑脊液需增菌培养,呈均匀混浊,而且有绿色荧光。脓汁或脑脊液沉渣接种血琼脂,置5%10%C02环境中培养。(3)鉴定试验1)胆汁溶解试验(+)2)菊糖发酵试验(+)

9、3) 0ptochin敏感试验(+)4)荚膜肿胀试验(+)5)动物试验: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极为敏感。6)快速乳胶凝集试验(+)四、肠球菌属肠球菌属是肠道的正常栖居菌。(一)生物学形状1.形态和结构 G+,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的卵圆形球菌,无芽胞,无荚膜,部分肠球菌有稀疏鞭毛。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需氧及兼性厌氧。在胆汁七叶苷和含6.5%NaCl培养基中可以生长(此点可与链球菌鉴别)。血平板上主要表现为-和-溶血。3.生化反应触酶(-),多数肠球菌能水解吡咯烷酮-萘基酰胺(PYR)。与同科链球菌的显著区别: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环境下生长;对

10、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如复方增效磺胺、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和低浓度的氨基糖苷类)。(二)临床意义肠球菌是G+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最常见的为尿路感染,其次为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创伤和外科术后感染。临床上分离率最高的是粪肠球菌,其次是屎肠球菌。肠球菌致病基因:主要有细胞溶解素激活基因、明胶酶基因、表面蛋白基因、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聚集物质基因和粪肠球菌心内膜炎基因等。(三)微生物学检验采集标本:如尿液、脓汁、胆汁、分泌物或血液等。方法:以直接涂片进行初步检查。分离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触酶试验、胆汁七叶苷试验和6.5%NaCl耐受试验,可鉴定到属。耐药

11、性检测:一般要测试对-内酰胺类尤其是青霉素类(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同时也应对-内酰胺酶进行测试。(四)结果评价药敏结果中必须注明-内酰胺类(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庆大霉素的耐药水平(是否为高水平耐药)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以及-内酰胺酶测试结果。(五)治疗原则一般采用-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联合治疗,氧氟沙星与氨苄西林有协同作用。必要时还要改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五、奈瑟菌属G-,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本属主要有9个种。其中对人致病的是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简称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

12、称流脑)的病原体。1.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菌体呈肾形,坦面相对,成对排列,0.61.5m,在患者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属苛养菌。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7.47.6。(3)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因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借此与之鉴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2S和靛基质;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4)抗原及分型:主要有四种抗原: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脂多糖抗原及核蛋白抗原。根据群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将本菌分为A.B.C.D.X

13、、Y、Z、1916、29E和W135等。目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群,偶见B群、C群及1916群引起散发病例。2.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内毒素。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存在于携带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3.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血液;瘀斑渗出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注:因本菌能产生自溶酶,易自溶,故采集的标本不宜置冰箱,应立即送检。(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离心后沉淀物涂片或刺破瘀斑血印片,干燥固定后革兰染色。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或胞外)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可初报。2)分离培养:将标本增菌培养液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或EPV琼脂,置5%10%C02环境中,35培养1824h后可见圆形、灰褐色、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直径12mm的小菌落。3)鉴定:细菌染色形态: G-,菌体呈肾形,坦面相对,成对排列。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荚膜多糖抗原直接凝集试验4.治疗原则:青霉素G为首选,三代头孢对脑膜炎奈瑟菌也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考虑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