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理念第 6 课 全球航路的开创 教学设计本课以“发挥同学主体作用,在探究实践中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培育同学 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以“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激活同学历史思维 ——激起同学家国情怀”为指导,依据同学的水平和需求,以文本、图片、图表等多样化的史料为依靠, 以同学自主参加的任务解决和问题探究为主要手段, 提高同学历史学习的爱好,激活同学的思维, 激发同学对家国命运的关怀, 增强同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全球航路的开创》一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6 课内容,也是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新航路开创的动因和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开创的新航路和其他一系列新航路的开创等内容;本课是下一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化》的前提,也是本单元主题世界走向整体的开头; 由于各条新航路的开创, 不仅为东西方的交往开创了新的途径, 更是使人类熟悉到了全新的世界, 也为全球各地联系的建立和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供应了条件;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像为高一同学, 在中学学习的过程中, 同学对新航路开创的缘由以及主要航海家有肯定的明白, 但对新航路主要路线的空间熟悉不够清楚, 特别在对其他国家新航路的开创活动缺乏明白, 导致对新航路开创活动熟悉的狭隘性;同学对各航海家的远航探险活动的爱好较高, 也具备肯定的史料研习的才能, 但是对如何精确全面描述新航路开创的历程, 如何猎取、 辨别史料和如何运用史料说明新航路开创的缘由和影响等方面有待提高;四、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精确辨析欧洲各国开创的主要航路的时间定位和空间范畴,知道新航路开创的历史过程;2. 结合史料,将新航路开创活动置于 15——17 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懂得欧洲各国争相开创新航路的动因和条件, 懂得欧洲开创新航路的必定性和可能性, 懂得新航路开创后世界历史面貌的变化,提升对历史变化的说明水平;3. 感受航海家在开创新航路过程中的勇于探究、 开拓创新精神, 促进人文精神的培育;五、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15—— 17 世纪欧洲各国开创的主要心航路,新航路开创的动因和条件,懂得新航路开创世界面貌的变化;难点:新航路开创的动因和条件,懂得新航路开创世界面貌的变化;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全球航路的开创——重走远洋探险之路” 的主题活动探究为教学设计的思路; 在发挥同学主体参加和调动同学已有学问的基础上, 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体验式的活动, 明白新航路开创的过程, 感受新航路开创过程的艰险和航海家的开拓牺牲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推动欧洲各国航海家走向海洋的动因和促成航海探险活动获得胜利的条件;七、教学过程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当今一句特别热门的话语;可是在人 类明白世界的历程中,大海曾经是庞大的阻隔;有学者说“直到 1500 年以前,大西洋始终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 1500 年左右, 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 一个启程之地;” (帕尔默)大西洋从终点到启程之地变化的缘由是什么?(新航路的开创)大约在公元 15-17 世纪欧洲,欧洲掀起了一股航海探险的热潮,来自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国的一大批航海家,通过他们的远洋探险,转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 但是大海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和人生的高光时刻;迪亚士, 1500 年 5 月 12 日,在好望角邻近遇到了大风暴,全部船上人员全部遇难;哥伦布: 1492 年 10 月,到达美洲前,船员几乎哗变 , 甚至有人威逼要把哥伦布丢进大海;麦哲伦: 1521 年 4 月 27 日,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当地土著人杀死;问题摸索:从部分航海家的经受可以看出远洋探险活动有何特点?(布满了风险,甚至有生命危急)【设计意图 】通过航海家们的人生经受,明白航海活动的庞大风险,使同学能较快的进入本课相关的历史情境中;并由此激发探究新航路开创动因的积极性;任务与探究一:是什么因素推动了欧洲各国的航海家不畏艰险,走向航海探险之路?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史料查找答案?葡萄牙大航海纪念碑材料一“全部的交易商品,无论珍宝、宝石、黄金和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凡在司令管辖区内购买、交易、 发觉或夺得的, 他都有权得到特别之一的利润⋯⋯ 其 余 十 分 之 九 的 就 应 呈 献 给 陛下;”——《圣塔菲协定》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室贵的,黄金是财宝;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辞需要的一切”; l5 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掌握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 8—10 倍;当时 , 文 艺 复 兴 鼓 励 人 们 勇 于 冒 险 , 大 胆 迫 求 财 富 以 实 现 个 人 价值;——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问题摸索:1. 通过上述材料归纳新航路开创的主要动因;并分析产生这些动因的社会根源;2. 除了上述因素,是否仍有其他缘由推动航海家的远航;你将如何查找这一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 】通过大航海纪念碑可以明白当时主要是谁参加了新航路开创? 他们的身份和职业往往与航海目的有亲密关联; 关于航海者的一手史料如 《圣塔菲协定》哥伦布的《航海日记》 等一手史料以及史学家的著作最为讨论新航路开创的重要史料的价值; 以哥伦布为典型案例分析新航路开创的动因主要源于对东方黄金、商品的需求、人文主义的推动;对黄金的需求源自于欧洲商品经济的发 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增加,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遍地黄金引起了欧洲人到东方的寻金热潮; 对东方商品的需求由于奥斯曼帝国征收重水而导致物价上涨, 欧洲需要寻求新的贸易通道; 结合教材仍可以发觉传播基督教也是其中动因之一; 此处的问题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有助于同学形成问题探究的一般思维模式;在同学自主查找答案的过程中指导同学如何探究学习的方法; 例如,通过史学家的论著中查找观点,查看航海家本人的日记或著作进行印证;上述缘由说明白当时欧洲开创从大海通往东方的商业贸易的新航路的迫切 要求,但是开创新航路的理想最终能够胜利实现是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的;任务与探究二:如要举办一次远洋探险活动,你认为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15-17世纪的欧洲又是如何为航海家们的远洋探险之梦供应现实的可能性的?必要条件:牢固的船只、航海地图、方向测定设备、有体会的水手、充分的资金、肯定的地理学问(如季风、洋流等)15—— 17 世纪欧洲的航海条件多桅帆船造船技术的提高:多桅帆船使航行速度更快,更加敏捷14 世纪欧洲的新型航海地图 16 世纪的星盘航海技术的进步: 显现了较为精确的航海地图、 使用罗盘针辨别方法, 星盘定位;地理学问的丰富:地圆学说的兴起,对季风、洋流的熟悉逐步增加;肯定的物质条件:王室的资金支持【设计意图 】以“远洋探险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任务,将同学融入情境中以问题解决方式教学,让同学真正在“做”历史中学习,不仅有助于懂得新航路开创胜利的缘由,也使教学面对现实,提高同学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才能;欧洲的航海事业就是在这一系列动因和条件的支持下开展的; 在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当时拥有最丰富地理学问、 在两国王室的支持下他们最早开头了有规模的航海探险事业;任务与探究三:依据教材内容,分小组在地图上画出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开创的新航路路线并结合地图简要说明其意义;①②③④① :1487 年,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迪亚士从里斯本动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首次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② :1492 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从巴罗斯港动身,向西航行历经 2 个月, 到达中美洲的巴哈马群岛,首次到达了美洲大陆;③ :1497-1498 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动身,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卡里库特(当时的世界香料贸易中心),首次到达东方,带回大量的香料和商品;④ :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往西穿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虽然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与当地土著发生冲突被杀, 但是船队回到西班牙, 实现了首次环球航行胜利,也证明白地缘学说的正确性;问题摸索:1. 比较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新航路有何异同;2. 分析西、葡两国开创的新航路对本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分别有何影响;【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活动任务的完成, 可将西、葡两国开创的新航路置于精确的时空框架之下并明白其在航海史上的意义; 对比两国的新航路的异同就可以发觉同样是都是通往东方, 但是葡萄牙往东而西班牙往西, 证明白当时地缘学说的兴起;在此过程中仍可以发觉西葡两国交替进行的活动形成竞争之势, 进一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创; 依据地图, 可以分析这些新航路的开创使西欧国家从新的通道到达东方,使东西方的交往更加便利,也为西、葡两国带来了巨额财宝;西、 葡在航海探险中获得的胜利也刺激了欧洲其他国家查找新的航路;英国、法国、 荷兰、俄罗斯等国的航海家前赴后继的走上了新航路开创之旅;任务与探究四:阅读教材,梳理英、法、荷、俄等国在新航路开创中的成就, 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在地图上辨析这些航线;动身国家 人物 时间 成果卡伯特父子法国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 16 世纪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哈得逊 17 世纪塔斯曼材料三库克的航行完全出于爱好,既不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战胜,而是为了满意对科学的奇怪心;而且,这些旅行相当具有地理学方面的意义;——约瑟夫雅各布斯《地理大发觉的故事》问题摸索:1. 这些新的航路与西、葡两国的新航路有何不同特点?2. 结合地图和材料三并这些新航路开创的意义;【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学习,同学可以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各条新航路并在地图上通过动态演示时的辨析,形成新航路的精确时空认知;在比较与西、葡新航路的不同后可以发觉, 这些新航路的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 应为英、荷等国以地圆学说为依据致力于高纬度地区查找到通往东方更近的商路, 由此开创了通往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航路; 二是新的航路不仅仅是从西欧到达东方,仍有其他的地区, 比如大洋洲等地; 对大洋洲的探险以及库克的探险都说明这一时期的新航路的开创已经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仍有了科学探究的意义;总结:到 17 世纪,欧洲的航海探险活动仍在连续, 15 世纪到 17 世纪,从大西洋动身的一条条新的航路伸向世界各个角落, 由此,西欧人所熟悉的世界越来越大,人类对地球的熟悉有了新的飞跃; 新的航路也把各主要大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全球航路的开创,也是全球你联系的开头,人类历史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走 向整体开头成为历史进展的潮流; 当然,相伴着这些航路而来的是否仍有其他的影响呢?而世界航海史上更早规模更大的明朝郑和下西洋又为何没能产生同样的效应呢?八、教学评判设计水平一: 能够熟悉到新航路开创是生产力进展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辨识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创的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和其他国家开创的新航路 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 能够熟悉到新航路的开创是欧洲社会经济进展的需求和航海条件进步的结果;在问题探究时, 能够依据史料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