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207619209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3)(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课堂教学资料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本学年带六年级班的数学。班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0人。2、上学期成绩:优秀率74.25%,合格率84.48%。3、学习情况:这个班上学期交流老师没有加强学生管理,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不认真做作业的不良习惯,家庭作业不完成,学期中间,我生新接任本班的教学工作,下大力气转变学生学风,上一学期末考试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 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 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 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二、教学内容这一

2、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比例、圆柱与圆锥、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三、本册总的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3、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经历对“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

4、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鸽巢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

5、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

6、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六、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措施:1、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2、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亲身体验图形的特征和变换的规律,获得关于图形的感性经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感受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

7、、态度、价值观的素材,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6、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7、每节课后应认真分析教学得失,提倡写好教后札记。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练习中的典型错例,要及时做好记录。8、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原则上是当天批改完毕。应及时讲评学生作业中带普通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组织订正。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对错误较多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面改。批改作业要用规范划一的符号,并注明批阅时间。作业分析要有书面记录。9、要指导学生按规定格式作业

8、,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10、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考试等反馈的信息,经常地、及时地、有目的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要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缺漏,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11、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排座位时每个后进生旁边都安排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优等生做他的小老师,负责后进生平时的数学知识的辅导和作业的督促。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出些类似的习题让他做。12、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辅导的学困生不宜太多,应侧重基础知识,重在人人到位,不走形式。七、培优补差的措施: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

9、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上课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一帮一”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

10、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9、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

11、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重点放在阅读上,阅读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学生思维,讲评要增加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阅读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三)帮扶对象六年级3班培优补差结对安排序号优生学困生序号优生学困生1黄河刘晓慧6候向天曹莹2郭启轩高瑞7张旭李想3张亚奇张雪8刘涛黄蓉4李姿燕刘鸿儒9陈启萌李佳乐乐5肖子仪刘艾佳10吴可欣郭奕凡八、教研专题:(一)专题名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二)课题研究采取的措施1、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才能得心应手

12、的对知识进行再创造。2、全面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和数学现实,并把握它们和学生所要学的新知识之间内在的发展联系,学生认知发展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和途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创造性的利用例题,要从例题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结合生活学以致用,灵活设计习题。4、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5、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6、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

13、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7、养成学生生活自主性学习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九、教学进度: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节数备注13、23、6开学报名,开学第一课(1课时)一、负数(2课时)323、9 3、13二、百分数(二)(5课时)533、16 3、20三、圆柱和圆锥1、圆柱(5课时)543、233、271、圆柱(1课时)2、圆锥(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553、304、3四、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564、64、102、正比例和反比例(4课时)4清明节74、134、173、

14、比例的应用(5课时)584、204、24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五、数学广角鸽巢问题(3课时)594、275、1期中复习考试4劳动节105、45、8六、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5课时)5115、115 、151、数与代数(5课时)5125、185、222、图形与几何(4课时)机动(1课时)5135、255、292、图形与几何(2课时)3、统计与概率(3课时)5146、16、54、数学思考(3课时)机动(1课时)4六一儿童节156、86、125、综合与实践(4课时)5166、156、19总复习5176、226、26总复习4端午节186、297、3期末复习197、67、10期末考试 第 一 单元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教学措施:在具体生活情景中认识负数.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1和例2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