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复习之路——2009年高三历史复习策略李薇2009年是辽宁省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学习内容和试卷模式与 以往相比都有巨大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发扬刻苦钻研、艰苦 奋斗的精神,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吸收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点,多方采集资料, 借鉴宁夏等省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复习方法一、 教材和试卷的变化传统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 学生学习以教材的史实为主,二轮复习的时候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串 线即可而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分为三大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教 材也有儿个版本,学生学习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来了解、掌握、运用史实,这 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以岳麓版教材为主,参考人教版和 人民版教材,力争给学生更全面更准确的史实2008年及以前的文科综合考试中主观题部分只有四道大题,地理、历史、政 治各一题和-•道三科综合题,而2009年高考我省和宁夏用一套试卷,主观题部分 是六道大题,每科两道,而且只有历史是由一道必修题和一•道选修题组成,学生要 从四个选修题中选择一题来答,这使题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答题时间也比较紧张, 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答题方法,提高答题技巧。
二、 复习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1) 正确发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也是提高学 生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依据复习时要逐条钻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 和《考试说明》,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明确要考查的知识和技能2) 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复习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史学观念主要有: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等3) 关注重大热点,凸现时代气息最好把这些知识以专题的形式整理出来,并加以理性思考但不要一味去迫 求热点,因为高考不问避热点,但不是专考热点例如: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 利、社会保障等)、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政治斗争——颁布法律确定民主制 度)、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及年代末带“9”的历史 大事均是2009年高考复习的重点2.方法:(1) 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第一•轮复习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认识、理解、记忆的过程, 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练地掌握 儿乎所有的书本知识,包括隐性的一•些部分,而复习中有的同学往往只注意正文部 分,这样容易造成学习中的薄弱点。
因此,在复习中,除正文部分外,前言、大事 年表、材料、图表、注解、习题、黑体字,都要引导学生注意,以免造成知识上的 遗漏其次要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在经典题型的解答中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培养 历史学科能力应该指出的是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并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 缺乏选择性,不管题Id优劣,效果好坏,一味地以练代学,以练代思,以数量代质 量,这无疑是疲劳战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而勤学苦练,是在培养学生增加知识 再现频率以加深记忆外,更侧重于历史理解,更着眼于知识运用和分析、综合、表 述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把“厚”书读“薄”,即依照复习教学的 进度,逐章逐节浓缩课本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 只要这样,才能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掌握历史概念,建立完整的、科学 的历史知识结构2) 二轮复习按通史体例重新梳理教材,明确某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学生混 乱的知识梳理成流畅的通史体系,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史联动的习惯我们在二 轮复习中采用的是题篇的形式,由老师先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儿个重要阶段列出 来,学生自己把三本书中的知识按时间重新整理三、提高学生答题技巧1、创设高考情景试题要具有示范性,平时考试试卷的长度、题型、分值、难度要跟高考保持一 致,使学生熟悉高考的形式,形成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
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高考情 景,营造高考氛围,使学生经受多次“实战演习”,以便在真正高考时做到临阵 不慌2、 必需讲练结合教师要钻研高考答案,尤其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对审题及题目的构思、行文 等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复习和考试中暴露的带有普遍性问 题,引导学生深刻剖析错误的根源,同时进一步点拨思路,讲评方法,要把讲评看 作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3、 规范解题方式在平时就要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方式首先浏览试题,判断属于哪一模块 的试题然后根据材料与设问,确定该题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来命题的每一个小 问题所涉及到的学科主干知识点有哪些,并注意这些小问题和中心问题之间是什么 关系,再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2) 紧扣题意:“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还是“过程” “结果、作用、 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 “指出” “分析” “评价”“筒要说明”等3) 怎样表达(书写规范)答案内容要而全、点齐、话简形式上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 要点化。
以上就是我们2009年高三历史备课组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复习方法,作为第 一届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参与者,我们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经验作者:李薇中学历史中级教师(校对: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