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7398301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 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第一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备课讲稿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一、本节主要内容: 1、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构成 2、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初步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都有生长现象生物都有应激性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z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应周围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动物和植物的区别: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动物:能自由快速地运动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 6、初步认识分类: 非生物体世界上的物体 动物 生物体 植物二、教学建议1、本

2、节3课时 观察蜗牛1课时 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1课时学生分组观察蚯蚓1课时 2、师生共同准备观察材料,野外捕捉蜗牛 3、课堂内分组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应注重学生观察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观察要给予必要的评价,鼓励和发展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参与意识,以及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4、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动物和植物,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举例,要求学生对具体生物所“携带”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性的讨论,从而得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5、建议教师可把某种电动玩具发给学生,然后分成两组,一组证明电动玩具是生物,另一组证明它是非生物,进行辩论。 6、建议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你如何来判断机

3、器人不是活的”,“你如何来判断动物标本不是活的”。 7、建议教师锻炼学生的因果推断能力,“在人们相信自然发生说的时代,人们有腐肉变蛆腐草变萤的说法,你是怎样解释蛆、萤的出现不是自然发生的结果。” 8、分组观察蚯蚓的实验,可以先布置学生采集饲养蚯蚓,明确观察的内容,如蚯蚓的生活习性、运动、生活环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分组到野外进行观察,可以持续几周的时间,再组织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一次汇报。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一、本节的主要内容 1、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鱼类的基本特征:体表覆盖鳞片,生活在

4、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的基本特征:幼体形态似鱼,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用尾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 爬行类的基本特征: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卵生。 鸟类的基本特征:身体被覆羽毛,流线形体型,前肢成翼,体温恒定,能飞翔。 哺乳类的基本特征:体外被毛,恒温,胎生(单孔类除外),哺乳 3、无脊椎动物分成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4、节肢动物:身体分节、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2对翅,身体外覆盖着一层保护

5、身体的外骨骼。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5课时;动物分类1课时,脊椎动物3课时,无脊椎动物1课时 2、脊椎动物内容建议:鱼类和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哺乳类和脊椎动物的进化表各1课时 3、对动物的分类应尽可能的让学生举例分析,利用同一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最后强化“由于分类标准的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本课的重点是明白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脊椎动物的脊柱骨,拿到课堂上观察和讨论。 4、对鱼类学生一般都比较熟悉,因此不需用许多时间来讲解鱼类的形态结构,条件允许的话,可带学生到鱼类养殖场去参观。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比鱼类更加进化,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青蛙是有益动物

6、,但还被许多人大量捕杀,所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对我们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 5、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学生有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教师要展示标本、图片、实物及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它们的外部形态、生活环境上的区别,明确它们的基本特征及进化地位。 6、哺乳动物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它是动物界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7、教学中注意向学生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在饲养或捕捉野生动物时,不准进行会引起动物痛苦、不适或伤害的实验,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8、教材42页图2-18是猜动物

7、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五大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开始也许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随着分类标准的逐渐明了,提问组的成功率会逐渐增加,因此,对提问学生应多加鼓励,以达到分类标准在游戏中逐渐理解的目的。 9、无脊椎动物主要学习昆虫的常见种类,通过对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的认识,能说出昆虫的一般特征。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只要求能说出一些它们的不同及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名称就可以了。 10、学习以上动物要让学生有进化的体验。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一、本节主要内容 1、认识常见的植物,认识植物的花、果实以及果实中的种子。 2、根据有无种子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能简单了解种子的结构。 3、种子植物根据

8、有无果皮包被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学生能区分它们,并能说出相关植物的名称。 4、没有种子的植物根据生活环境、生理习性的不同分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类别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生活环境生活在池塘或海洋中树土、墙头或其它阴温的环境潮湿的环境结构特征无根、茎、叶无根,有茎、叶有根、茎、叶繁殖分裂或孢子繁殖孢子繁殖孢子繁殖 5、探究“花为什么能够吸引蝴蝶?”二、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共3课时,其中有种子的植物1课时,没有种子的植物,植物的分类1课时,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1课时。 2、本节内容的前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到野外组织教学,边观察探究,

9、讨论,边采集,认识常见植物。 3、在教学中应注意“果皮”和“种皮”的区分,以防止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带来干扰。 4、对“孢子”和“种子”做出适当的区别性解释。 5、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引到花上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思维训练,可能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教师可作相应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虫媒花常常具有鲜艳的花冠,香甜的花蜜,芬芳的花香以便招蜂引蝶,帮助传粉)第四节 细胞一、本节主要内容要点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2、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大的液泡,有的还有叶绿体。 3、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

10、和分化。 4、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并绘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4课时:细胞的发现,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 细胞结构和细胞学说 实验三:观察动植物细胞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各一课时 2、本单元的实验主要是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要和讲,精讲,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显微镜的操作练习和临时壮族片的制作,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3、本单元有2节课要在实验室内做实验,请注意以下几点:l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细胞后再转高倍镜观察,不能再用粗调节器调节,而只以用细调节器。l 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用的是清水

11、,而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用的是生理盐水。l 教会学生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估计大小,分布合理。先描轮廓,并画结构,比例适当。边沿用连续的线条表示,液体用疏密不同的点来表示,线条均匀一致,暗的地方点密,亮的地方点疏,液泡不用点。标线要与底边平行。力争做到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边观察边画) 4、教师可对受精卵的形成作一简单介绍:l 卵细胞成卵园形,是身体最大的细胞,直径达0.1毫米,一般不移动,精子成蝌蚪形,很小,有长尾,数量多,能游动,但一个卵通常接受一个精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是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l 受精时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其中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

12、胞核相融合,实现遗传物质的传递。 5、对于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的概念,可以通过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如伤口愈合、头屑脱落等,让学生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系统性理解。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一、本节主要内容: 1、单细胞生物的类型及特点:比较单细胞植物衣藻和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概括出单细胞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一般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细菌的三态和细胞结构:有球菌、杆菌、螺旋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组成,没有细胞核。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细胞称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的细胞称为真核,由真核细胞组成

13、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4、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通称为微生物,它们对人类有利又有弊。 5、组织: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细胞群,就构成了组织。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输导组织: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体的各种纤维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的功能,如皮肤表皮、各种腺体等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分布广,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14、,如血液、软骨、肌腱、骨等。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收缩、舒张等产生运动,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如脑、脊髓、神经。二、教学建议 1、本节共4课时,其中:单细胞生物,细菌和真菌,实验四,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各1课时 2、第1课时应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供学生观察,目的是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捕食,衣藻的细胞结构可用挂图式模型展示给学生,也可用发绿的池塘水来观察。 3、第2课时,教师要准备好发霉的食物(腐烂的桔子、猪肉块、面包),让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菌落,讲清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4、关于食

15、用菌,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所见的食用菌”。 5、第3课时实验: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整个实验的完成时间较长,课内可完成提出假设(温度、水)设计方案对比实验,课外完成观察记录结果分析,重点是学会科学实验的设计,即如何设置对照组和控制变量。 6、在讲述组织的形成时,要强调细胞的分化,与第四节内容相联系,植物的五种组织,可举例说明,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学生记忆,如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番茄等果实外面的一层果皮细胞。 动物的组织和皮肤的构造,表中是以人体自身为学习对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甚至终身难忘。如讲肌肉组织的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时,教师可发出如下指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