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9页
文档ID:207385380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9

8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预习1、了解作者、背景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7年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写作年代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2、看导语,默读课文3、查字典,理解生字旸  姮  皓  浸一撮灰,撮,量词一瞬间,一眨眼,转眼寂寞:孤单冷清倘使:假使长空:辽阔的天空皓月:明亮的月亮咏叹:歌咏舍弃:放弃甘愿:心甘情愿凭栏:依着栏杆。

飞蛾扑火:飞蛾扑到火焰上,今比喻自取灭亡4、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5、续写句子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指导朗读朗诵方法常用的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可给听众一个领略、思考、理解、接受的余地重音指对某些词语进行强调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句调又称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平调(一),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阅读理解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①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7月21日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觉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②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7月22日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2、《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4、作者用神话“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有何深意?5、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

问题研究1、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4、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把握《日》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5、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调动情感体验,从《月》的略显零散的表述中抽绎出其情感脉络;由《月》联想到一些古诗文,则是锻炼发散性思维及整合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6、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注意这两篇短文在主题表达上的相通性课外阅读理解星 (巴金)①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②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天的星群讲过话。

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③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B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④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⑤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⑥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C了1、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哀诉赞叹润湿 B.哀诉凄切闪亮 C.欣喜凄切润湿 D.欣喜赞叹闪亮2、领会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句后的问题①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他们”是指谁?“安慰”是指什么?)②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这”指什么?“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什么意思?)③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这些眼睛”指什么?“像”在这句中是一个比喻句吗?)3、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4、小雇员说“我了解你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又说“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纽带是什么?(各限10个字)境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凝望星星,小雇员、老伦蒙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各限10个字)相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文所写的三件事,既无时间、地点上的联系,也无因果关系,但放在一篇文章中却丝毫不使人感到凌乱这是为什么?7、本文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超过30个字) 答案1、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2、“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作者的理想人格3、①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飞蛾、夸父不惜牺牲自己,这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②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4、夸父、嫦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夸父追求光和热,嫦娥要改变冰冷的月光。

他们代表着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5、热情洋溢,坚韧向上在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给人以启迪和教诲《星》 1、B 2、①“他们”指“人世间的不幸者”,“安慰”指听取不幸者的哀诉,并同情他们,给他们光明与鼓励②“这”指老音乐家的眼泪,“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一个暗喻,是指星星给予他的安慰③“这些眼睛”是指“那些天空美丽的星星”像”在这里表示想像,并非表示比喻 3、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4、同处黑暗之中,感到痛苦和不幸 5、都感到无上的安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 6、事不相关,但人物境遇相似 7、星星象征着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