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07376252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初中卷 *中学2016年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试卷(初中卷)命题者:心理辅导室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5分)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 )A.抑郁情绪B.不愿与人交往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

2、紧张的情绪4.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B.环境适应力C.心理自控能力D.社交能力5.当患者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心慌,紧张,出汗,坐立不安,我们称此人有 ( )A.情感脆弱B.焦虑情绪C.反应过度D.心境突变6. 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 )A. 社会关系B. 朋友关系C. 层次关系D. 亲子关系7 .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 ).A. 自然环境B. 人的大脑C. 个体活动D. 社会实践活动8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 )A.家庭内部B.社会环境C.人际关系的处理D.自身的内部冲突9在心理咨询的

3、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A.电话咨询B.面对面C.专题咨询D.互联网咨询10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A 24小时内B 第二天C 第三天D 第二周11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 )A精力旺盛B.感情丰富C.渴望独立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12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 )的表现.A.复杂性和矛盾性B.稳定性C.可变性D.生理性13.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 )A.避免类似情境B.总结经验教训C.调节抱负水平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4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A. 心理健康教育B. 进行大规

4、模问卷调查C. 心理咨询D.心理治疗15. 利他主义的表现( )A. 人不为我,我不为人B. 人为财死C. 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万家D. 逃避责任16、“先入为主”是一种( )的人际偏见。A、刻板印象B、光环效应C、第一印象D、自我投射17、“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假意逢迎行为违反了人际交往的( )原则。A、尊重原则B、诚信原则C、适度原则D、宽容原则18.下列四种人际交往态度,哪一种是健康、积极的( )A、我不行-你行B、我不行-你也不行C、我行-你不行D、我行-你也行19、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A 改善交往情境B向对方施以恩惠C 增加交往频率D 向对方作自

5、我表露20.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21.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A.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22

6、. 下列那些是抑郁表现( )A总是犯困B整天愁眉不展C对生活和学习没有了兴趣D总是感到不安23. 不属于网络成瘾的表现的是( )A孤独抑郁B游戏成瘾C思维迟钝D冷漠、孤僻24. 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的是( )A父母不良教养的影响B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C社会需要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D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25. 青春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对老师开始评头论足B盲目崇拜老师C即使不喜欢某位老师,但对其所讲的科目却能认真讲课D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26. 青春期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父母是权威B发现父母有很多优点C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D对父母

7、不尊敬27. 中学生反抗的原因是( )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B父母能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28. 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29. 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 )。A.健全自我意识B.意志坚定C.人格健全D.自我统合30.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哪种不良认知( )。A、绝对化B、糟糕至极C、过分概括化D、乱

8、贴标签31. “我总是失败,他们都是那么优秀”“没有人愿意与我交友,所有人都总跟我作对”这种想法属于( )。A、人格化B、糟糕至极C、绝对化D、两极性思维32. 遇到情绪困扰时,下面哪些方法不能合理地调整或缓解情绪( )。A、向亲人、老师或者朋友诉说B、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C、任凭自己胡思乱想D、把一切写下来,借此整理自己的思绪33. 学习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而( )则是学习的根本宗旨。A、勤奋B、刻苦C、学以致用D、学会学习34. 关于考试焦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B、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C、没有焦虑十分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D、使用

9、闭目养神法、凝视法等可以缓解考试焦虑。35. ( ) 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A.平等原则B.尊重原则C.诚信原则D.互利原则36. 在人际距离中,( )属于亲密区。A.0.5米以内B.0.51.2米C.1.2-3.7米D.3.7米以上37.在人际距离中,( ) 属于社交区。A.0.5米以内B.0.51.2米C.1.2-3.7米D.3.7米以上38. 言语交往,首先应学会( )。A.表达B.沟通C.倾听D.尊重39. 中学生喜欢在公共的场合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期望赢的周围人,尤其是老师和异性的赞许,但若身边的“对手”很强大,大学生很容易受挫。这种挫折是由( )引起的。A、动机冲突B、角色转换不适

10、应C、自由与自律的冲突D、自尊与自卑的冲突40. 许多同学感到周围缺少真情,缺少亲朋好友,就到网上寻求网友聊天。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学生主要遇到( )。A、人际交往挫折B、情感挫折C、人生发展挫折D、学业挫折41. 以下哪些不属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 )A. 厌学症B. 过度焦虑症C. 考试综合症D. 学习障碍(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42.A.自我实现B.和谐人际关系C.保持人格完整D.保持协调情绪43、不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 ) 。A、让成瘾者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B、不让他再上一次网C、一点一点、慢慢的减少上网的时间D、培养他一些弹钢琴的兴趣爱好44 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

11、健康状况的是( )。A.环境适应B.自我评价C.人际关系状况D.情绪健康45. 某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焦虑症B.强迫症C.疑病症D.偏执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2.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3.人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4.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5.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6.智商又称EQ,是表示天资,智力程度的。()7.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

12、助”。()8.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9.智力水平越高,心理水平越高。()10.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咨询时难免也会有各种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智商IQ是智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相对值,表示()和()之比。2.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3.上网成瘾,全称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是一种()。4.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答题卡总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30 27 23 28 19 24 20 26 29 16 21 17 25 18 2245 32 41 40 38 33 44 36 31 42 34 43 37 39 3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2、3、4、分)40分,共8(每题四、简答题:1.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于”是指什么?2.简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3.心理咨询能起什么作用?4.如何注意用脑卫生?5.心理状态的等级有哪些?-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