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召回门击碎“日本制造”神话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12KB
约10页
文档ID:207331390
召回门击碎“日本制造”神话_第1页
1/10

召回门击碎“日本制造”神话召回”风波2010年1月21日、由于油门踏板存在隐患问题, 丰田宣布从美国召回包括凯美瑞、卡罗拉等主力车型 在内的8款共计230万辆汽车1月28日,丰田宣布再 从美国市场召回109万辆汕门踏板和脚垫存在问题的 车辆由于同样原因,丰田还从欧洲召回约180万辆汽 车一周内,丰田因“踏板门”从全球召回约445万辆 汽车丰田亟欲消除全球召回事件给公司带来的负面 影响1月27日,丰田紧急暂停召回的8款汽车在美国 市场的销售,并在美国多家主流报纸上刊登含有“暂停 标识的整版广告,并称“ A temporary pause. To put you first.(—个暂时的停顿,只为将您放在第一位)”丰田汽 车公司总裁、丰田家族第四代传人丰田章男2月5日 正式就全球召回事件向消费者道歉,并表示将设立专 门委员会以提高汽车安全品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丰田最畅销的普锐斯混合动 力车同时也爆出刹车系统问题,这使丰田再度被“刹车 门”事件缠身,真是“头又大”了在高频率的曝光之下,丰田的“知名度”再度攀升, 不过这次丰田似乎很难找到“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 觉了丰田曾取代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 曾是全球消费者中口碑最好的公司之一。

这个一向以 产品质量为生存之本的企业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 一次信任危机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2月5日 宣布,已将丰田汽车公司的长期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 察名单日本《产经新闻》评论说:“丰田车安全信誉 严重受创,它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必然受损对丰田的不 信任其至可能破坏日本制造业信誉,这一行业依赖于 品质优秀的信誉有业内人士分析,丰田为召回车辆进行维护将支 付不菲费用,仅此次召回车辆将耗掉丰田2.3亿美元, 而长期损失可能更大,每个月需要冲减利润11亿美元 伴随着大规模的召回,丰田在北美市场暂时停售了 8?欠 热销车型据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分析,丰田北美每家 经销商平均每个月销售额将减少175万至200万美元, 而丰田在北美共有1234家经销商受停售影响、丰田 经销商将损失24.7亿美元,利润损失每月高达5.5亿美 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丰田最快也要到3月才能恢复销 售这些车型大量的经济损失不至于让“全球老大” 伤筋动骨/貝由此给丰田汽车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与 信誉造成的负面影响,足以让丰田遭受灭顶之灾截止 到2月7日,据凤凰网的调查(5000票)、对丰田汽车频繁 召回行为持“非常失望,对丰田的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态度的调查者占到45.5%;来自搜狐网的调查(16027 票),认为“很失望,丰田汽车质量令人担忧”的调查者 更是占到68.22%, “对丰田失去信任”的调查者占到68.2%。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指出,丰田一系列的大规模召 回,对丰田品牌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打击,汽车制造业 很难保持始终如一的质量,而像丰田这样的企业,遭遇 质量危机后能否借召回处理赢回消费者的心,是个未 知数丰田寻根究底,引以为戒丰田质量危机给一向以注重细节和做工而闻名的 日本制造蒙上了阴影,其质量神话在2010年初备受质 疑本田、尼桑等主要日系汽车均受到了直接牵连 据路透社2月1 口报道,丰田、本田、尼桑周一股价分 别下跌1.2%、2.5%、2%《平尔街日报》评论说,实际 上从2004年到2008年,日本国内汽车召回数量比此前5年翻了一番,丰田近年来应对衰退和通账不顾一切压 缩成本、是诱因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丰田在全球进行 了大规模的扩张,靠着独步全球的精益生产方式TPS和 供应链利益一体化的“大丰田战略”,2008年丰田汽车 首次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但随后更多 的麻烦也像膨胀的销售数字一般接踵而至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世界主要市场的汽车需 求均出现萎缩,丰田已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财政亏损、为 了应付危机,丰田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削减成本,前总裁 渡边捷昭在口本更是有“成本杀手”的称号__按他 的计划,丰田要使180个主要零部件的价格砍低30%o 此期间丰田在全球汽车厂都采取了在同平台多车型的 生产线,同平台多车型的造车理念让丰田节约了大量 的成本,同时产量大幅提升。

但是这样一来,日本汽车厂 商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针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紧密 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便成了关键:一旦某一个零部件出 现问题,多款车型都将随之遭殃客观分析,在这起大规模召回中,有些问题是由零 部件供应商生产质量导致的,也有的是因为整车厂的 设计缺陷,或者整车厂没有进行足够的路试及早发现 相关缺陷等引发的无论如何,丰田集团当前最主要的 任务是尽快在全球范围内对几百万辆相关车型完成召 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这将决定丰田公司未来的产品 信誉和形象对正处于风口浪尖的丰田公司而言,着手振兴计 划或许并不容易,但是“回到原点”势在必行当世界 制造业迷恋“营销为王”的童话时,这样的结局是早已 预料到的无论如何,在危机中认清问题的所在,重新回 归日本制造精工细作的传统,对丰田、对日系汽车而言, 这次的警钟还不至于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召回门”对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影响丰田召回事件似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度 过第一波的兴奋、惊愕之后,冷静下来的媒体和业内人 士开始对召回事件更深层次的问题发表评论和看法 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博弈将如何演绎?未来世界汽车格 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卷入“召回门”困境的丰田公司,无论总裁丰田章 男如何就召回事件表示公开道歉,都已于事无补,丰田 公司的品牌和信誉优势一夜间化为泡影,在世界汽车 制造业竞争中的实力大打折扣,同时受其影响口本汽 车制造业的“品牌神话”也处在了十字路口。

召回门” 风波使“日本制造”汽车品牌成了 “烫手的山药”,这对日本汽车品牌无疑是晴天霹房,或许灾难性的打 击可能还在后面从丰田汽车召回事件风波的前后因果看,召回事 件的背后可能暗藏着博弈丰田汽车召回事件风波首 先由美国开始“发难”,将丰田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 借此机会,不仅美国汽车制造业开始“清算”过去日本 汽车对美国市场的“蚕食”,而且美国政界与舆论界对 此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强硬为此,有评论指出,丰田汽 车召回事件风波不单单反映的是丰田问题汽车,也是 美、口汽车制造业博弈的反映,美国在丰田汽车召回事 件的乘机报复,将使美、日不可避免地陷入汽车贸易摩 擦的旋涡,“召回门”在美、日之间已然演变成一场贸 易战现实的世界就是如此残酷丰田公司不经意的一 个技术问题招致如此轩然大波,葬送了多年苦心经营 建立起来的信誉在世人眼里,“日本制造”的神话能 否不被“颠覆”,要看丰田公司如何度过“丰田召回门” 危机了美国汽车制造业巨头通用和克莱斯勒在政府 的“纾解”下,没有因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倒下,当然 丰田公司也不会因汽车召回事件就此倒下,或者一蹶 不振,“日本制造”的汽车品牌还未到崩溃的程度目 前,世界汽车格局的构成依然是以美国、欧盟、日本为 主体,美、欧、日本汽车业分庭抗礼的局面暂时不会因“丰田召回门”事件而改变。

但是,在“后危机时代” 随着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销量和利润的此消彼长,以 及丰田召回事件的后续影响,世界汽车格局也在悄然 发生着变化,世界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和博弈将会更加 激烈召回门”在中国丰田“召回门”在美国持续发酵了半年之后,终于 影响到中国3月1日,刚参加完美国众议院听证会的 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飞赴北京召开说明会,就丰田 汽车大规模召回向中国消费者道歉相比起在美国国 会山上数度洒泪,丰田章男的北京说明会简直太“幸福 了一个是被传召列席,接受质询;一个是主动“说明”, 姿态积极据报道,北京的说明会场外仅有数名丰田车 主抗议汽车零件失灵,其中表现激动的还被保安员带 走在美国,丰田提供“上门召回”服务,并对亲自驾车 返厂召回的消费者补贴交通费用,并在汽车修理期间, 提供同型号车辆使用而近日丰田汽车相关负责人表 示,此次在华召回的RAV4,未给予中国车主补偿对丰田“召回门”在中美两国的不同际遇,舆论已 经做了种种解读有愤青们激愤于日本企业对中国的 无礼,有危机处理专家受教于丰田公司的公关技巧,也 有企业家反省自己的产品安全为什么同样是面对产 品缺陷,口本企业在中美两国采取的却是截然不同的 两种应对方式?是日本企业歧视甚至敌视中国消费者吗?2002年 5月,丰田公司曾决定召回200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 汽车,但这次召回并不包括中国市场。

其时的中国汽车 行业,根本就没有召回制度直至2009年,汽车召回才 算是有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伹这框架,还着实难称“健 全”比如,我国对实施汽车强制召回厂家的罚款额度 为每次1500元,而在美国则是1500万美元制度的缺 陷让中国消费者还将继续领受低人一等的召回待遇对中国召回制度的反思“召回门”事件各方对消费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 去玩味从中我们或能体会到,我国的汽车消费者更应 该“被”关注那为何国内很少发生类似于丰田的召 回事件呢?答案当然不是消费者不关注质量安全,而是 国内还缺乏对汽车产品缺陷的监督,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汽车召回制度、目前还处于缺失状态这也就是为 什么丰田的召回在美国爆发,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而 在中国沉寂并滞后的原因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自然 就是在各种可能发生的召回中的不平等待遇了与美国、口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对消费者的重 视还是不够,这一点从数量上就能窥见一斑比如,在 2008年,美国还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实施召回 778次,涉及车辆2220万辆次,超过当年美国市场一年 新车的销售总量而2009年中国成了全球最大汽车市 场,汽车年产销超过1300多万辆,而召回的整车只有 130万辆,只相当于新车产量的十分之一。

以目前我国 汽车制造、检测和管理水平,没有理由认为我们问题车 辆的比例比发达国家还低从召回结构上也可以看到我国在关注汽车消费者 上的差距美国2008年实施的召回中,主动召回占 60%,33%是缺陷调查办公室“指令召回”;而在中国市 场,以统计资料较为齐全的2008年为例,这一年我国汽 车召回事件47起,没有一起“指令召回”,这些召回基 本上都是备案召回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指令召 回”的比重多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相关部门在维 护消费者权益上的重视程度因为所谓指令召回,指的 就是主管部门要求制造商按照指令召回程序的规定进 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当然,我国的消费者没有“被”重视,和我国目前缺 陷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性很大,比如“指令 召回”至少就是一例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几乎中 国所有的消委与消协都集体失声所以,在丰田召回事 件中,不仅仅丰田在全球经营中的得失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还应该学习的是各国在保护消费者方面的得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