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论文【摘要】“低头族”己经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本 文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出发,首先探析了大学校园里”低头族”的心 理动因,紧接着提出了几条策略措施关键词】依赖症低头族心理动因1671-5160 (2014) 05-0389-0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 机据国外2013年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平均每6. 5分钟我们就会 看一眼从水泄不通的公交车到人头攒动的饭店,人们不再热切 地相互攀谈,而是埋着头看着手中的,“低头族”正是这种目前 状况的最佳写照大学校园作为应用的一个主阵地,越來越多的 大学生在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正在一步一步沦为手 机依赖者,成为“低头族”的一员据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团委、 学生会对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他们 的円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1]; 一份有关南开大学学生的调 查显示,73. 2%的受访大学存活在依赖[2];新近一项网络调查表 明:57. 4%的大学生当无法正常使用时会感到惶恐不安[3]1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的心理动因1.1依赖心理大学生群体对外界信息资讯有着强烈的渴求,原来需要通过查 阅书籍或电脑才能获得地知识信息,随着各种搜索引擎软件的推 广使用,现在只用通过滑动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各种所需要的信 息资讯。
可谓在手,信息一网打尽同时,是大学生维持円 常交际的重要工具,从到,方便快捷的交际软件,正在 不断冲击着、转变着传统面对面的交际方式,使人际交流超越了时空 的限制刘文婷在《大学生“依赖”现象调查研宄》一文中提到: 娱乐仍然是大学生使用最重要的0的[4]从新闻资讯到电子书 籍、网络游戏,纷繁多样的休闲娱乐软件能够满足各类大学 生的不同需求,是大学生打发闲暇时光的绝好方式正是因为在 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促使大学生对产生了 严重的依赖心理1.2社交恐惧心理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完善的阶段,大学 生有着强烈的群体归属感的需求,人际交往将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 一个成长课题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直面的人际交往会给交流者带 来更多的心理冲击,于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将会产生胆怯心理,对人际 交往感到力不从心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目前状况、获得心理归属感, 作为交际工具广泛使用的被推到了至关重耍的位置大学生在通 过构建的虚拟交际世界里,没存了面对面人际交往的胆怯和顾 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轻松自如 地进行交际,彰显自我1.3从众心理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独立性较差、自制力较弱等特性,对所 属群体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表现出对群体规范高度的顺从 性。
大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统一于所属群体之中,进而 可以避开因自己的不同而遭到来自群体其他成员的压力和威胁当大 学生所处的小群体的一部分成员开始应用某类软件或更换某一 型号的时,群体里的其他大学生将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危机 感,在潜意识里会要求自己尽快采取行动,力求和他们保持一致所 以在这种群体压力下,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为了和群体保持高度的 一致,大学生又逐渐陷入了新一轮依赖的泥沼1.4攀比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不再仅仅只是通讯交际的工具,大学生更 多的时候将作为凸显身份地位、彰显个性、表达前卫的最有力的 物件随着的更新换代,功能的日趋完备,再加上商家各类铺天 盖地的造势宣传,一下子撩动Y追求时尚的年轻大学生躁动的心,引 得许多大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的品牌到的功能、包 装都己成为当代大学生聊天的话题和攀比的资本,为了紧跟时代的浪 潮,引领时尚,大学生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购置各类新款,并投 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摸索和掌握的相应功能大学生在满足自 己攀比虚荣的心理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依赖的程度2针对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的策略分析2.1学校努力搭建各类实践平台,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学校通过丌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服务进社区、体育友谊杯、学术报告会等,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他们逐渐将更多的精力 聚焦到社会实践中,逐步减轻对的依赖。
同时,学校应积极做好 依赖症的咨询引导服务工作,将有关依赖症的咨询工作纳入 到心理服务范畴并在开设的教育课程中,适当地增加有关科学使用 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从跨进校门后就形成科学健康使用 的观念和习惯2.2大学生强化自我管理意识,端正对依赖的认知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保持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懂得在学习生活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同时要右计 划、有目标的对大学生涯进行规划,充分管理和利用好课余时间,不 断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其次,大学生要认识到只是方便生活和 学习的工具,不能由于过度依赖而沦落为的奴隶,任它压榨 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左右自己的情绪最后,要及早认识到依 赖症的危害,坚决抵制使用过程中的种种诱惑,尽量减少对 的过度使用,避开自己陷入依赖的泥沼而无法自拔参考文献[1] 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五大类理由[0L].学生大心理网站,2007-6—24.[2] 调查显示:73. 2%大学生依赖是一种疾病[N].中国青年 报 http: //edu. . corn, 2006,11,6.[3] 匿名.大学生调查一一我就是不能没有[0L]. http: //jou. pccu. edu. tw/weekiy/opinion/1029/01. htm, 2013, 7,16.[4] 刘文婷.大学生“依赖”现象调查研究[J].河南教育,2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