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教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刘美梅阮巧玲郑群英(宁德市医院胸心外科 福建 宁德 352100)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宁德市医院带教护士工作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经验总结法,笔者通过几年切身的带教经历以及与周围 带教老师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宁德市医院 临床带教护上不同程度的感到心理压力,部分临床带教护丄•对工作有倦怠感结 论:宁德市医院临床带教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 临床带教护士心理压力,应针对带教护士的职业特点,实施有效措施,维护和促 进其健康关键词: 临床带教护士; 心理压力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心理压力现状根据英国卫生与安全执委会统计,如今在英国,教师的心理压力在所有行业 中排名第一,护士的心理压力排名第二[1],教师和护士的心理压力已受到卫生 界的普遍关注作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简称带教老师),同时扮演着护士与教师 双重角色,导致她们长期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工作木研究通过与多数带教老师的 访谈表明宁德市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有部分临床带教 老师对带教工作感到倦态近年来,从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发现,我国教师群体承 受着较大压力【3】。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学态度、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 护理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其临床教学实践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临床教 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师的质量【4】因此,带教老师的心理健康水 平应引起足够重视2.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心理压力的因素2.1压力来自工作单位木研究显示护士自身工作繁忙是造成临床护理带教压力的首位因素,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临床护理人员缺编国家卫生部曾调查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 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5】现奋的带教老师多为临床一线护士, 除带教外还要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工作量大,待遇却等向于普通护士,其付出的 劳动没有得到院方的认可,缺乏归属感院方却经常组织针对带教教师的各种评 比、考核等,并不定期征询学生的反馈意见,使带教老师深感竞争的压力本调 査显示院方缺乏带教激励机制给30.3%的带教护士带来压力为了改善护士超负 荷的工作状态,应增加护士编制,同吋应加大培养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带 教护士的归属感,为带教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2.2压力来自教师自身由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环境及资源方面 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造成护理是卫生保健 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6】。
本调查显示护生的过失由带教老师负责使88.0% 的带教护士感到压力同吋使带教护士害怕所带护生出现医疗事故或意外长期在 高压下工作,带教护士应具备有效应对工作压力、预防疲溃发生的观念,带教护 士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压力的评估,提前做好缓解压力的计划,正确认识压力并创 造-种平衡,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使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2.3压力来自学生本调查显示本调查资料表明,带教老师的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带教的护 生其中,护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占61.3%,害怕所带护生出现医疗事故或意外 占88.0%目前学生层次不一,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临 床教师来讲,增加了教学难度,增加了压力与负担,冋吋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认识 不统一而致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超越教师的自身要求对教师形成一定压力【7】 带教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学4兴趣的重要因 素,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带教老师应及吋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满足护生的正当 需求,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2.4压力来自病患护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很多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患者的配合患 者的配合对教学的成功开展有着至关作用本调查显示带教老师因护生操作不熟 练,患者不愿配合给带教带来压力的占74.0%,对护生的不信任占72.0%。
带教 老师可以加强自己与病患的沟通,是病患信任自己,影响其对护生的信任度,使 愿意配合教学活动2.5其他因素带教老师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期望值、个人能力、感受力等都会成为压力 源3. 缓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心理压力的方法带教老师的特殊角色决定其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成长也影响其照顾 的病人,因此,应该正确有效的认识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措施以缓 解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提高实习带教的质量3.1为了改善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应增加护士编制,同吋应加大培养投 入,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带教护士的归属感,为带教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 条件3.2长期在高压下工作,带教护士应具备有效应对工作压力、预防疲溃发生 的观念,带教护士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压力的评估,提前做好缓解压力的计划,正 确认识压力并创造一种平衡,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使压力得到冇效的缓解3.3带教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带教老师应及吋了解护理学生的思想动态、满 足护理学生的正当需求,充分调动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4带教老师可以加强自己与病患的沟通,是病患信任自己,影响其对护理 学生的信任度,使愿意配合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1] Hoban V. How to manage stress. Nurs Times, 2004,100(2): 64[3】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宁波大学学报,2004, 26(5): 74—76.[4】满晶,李秋洁,周志娟.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情况的评价[」].护 理研宄,2007,21(6A): 1777—14446.[5] 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护理管理杂志,2004, 4(5): 31-33.[6]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1, (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