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7215018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课题研究遍告靳文祥一、导言有位教育专家说:“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把60%的时间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 上”,这句话说明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一节课堂教学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 目标恰当确定和教学方向的指引。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听评课等活动,找岀了在地理课堂教 学中特别是教学目标方而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虽出示教学目标,但教学 目标只当做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引领作用;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 的表达和描述不准确,有时仅罗列知识要点及关键词,在描述上往往出现了笼统、模糊、大 而空的现象,学生理解有歧义,具体

2、表现在“行为主体不清、行为动词不准确、行为条件不 明确、行为表现程度不确切”等;部分教师把教学目标的层级分类把握不到位,有交叉现象 等。通过研究,存在的问题梳理清晰了,针对问题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和方14。通过近三年 的课题研宄,基木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现在,课题组成员更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 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科学|Aj涵明确,表述准确,教学目标己成为教学活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引领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快速提高。二、课题研宄的过程2012年,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在我区全而实施。为更好的认识新课标,在暑期 认真学习,参与培训、全区教师新课标知识考试等,为此

3、我对地理课程标准有了更商的 思维和定位。新课程侣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价仉观。教学FI标是对教师所从事的教学任务的预期结果的一种表述,也是一个可供测 定的指标体系,更是对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落实,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学设计过程 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对地理课堂活动教学也具有导向、激励、测评等功能。针对课题 我们实施研宄如下。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我们通过调查研宄、问卷调查等形式,查找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同题,学习相关理论, 确定课题研究P、j容、对象,讨论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实验方案的总体设计,在2014年 初成功中报立项。设计调查问卷。对地理学习

4、兴趣和地理教学目标等问题意进行问卷调查研宄。rh学生填 写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写出了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2013年4月10日,我们课题组参加了在沂堂中学举行的区市级 课题开题观摩会。在会上区教科室专家成员对“六三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宄进行了 开题评议论证,区教科室张锐老师还结合开题情况进行了课题开题专项培训,学习后收获良 多,受益匪浅。会后,我们尽:W:多地阅读有助于自身教学能力提岛和教师个人素质提岛方而 的书籍,教学方法和理论方而等的著作,并尝试写下课题研宄中的感想和自己的思考,提岛 自己的研究水平。同时,课题负贵人的组织领导下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

5、论和课题研究的实践操作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帮助他们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活动记录。组织课题研宂人员到 周边市区的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第二阶段:操作实施阶段2013年4月,区教科室在册山中学对该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通过幵题论证,明确了 课题研究的思路、方向,确定了每一阶段的研宄内容、方法,课题开题使课题组成员进入研 究状态,使研究思路更清晰,使研究计划更具体,研究的操作假设更科学,课题研宂也取得 了开门红。2013年5月,学校召集市区课题专题会议,课题负贵人对前期课题开展实施惜况进行 汇报,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思路,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随后,课题组成员高东 雷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

6、进行了研宄成果展示,使目标教学成为学校极力推广的课堂教学形 式,创新的课堂教学成果。在本阶段,课题组依据实施方案,细化分工,本着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边研宄边修正, 注重研究出成效的思路开展工作,商冬蕾老师主要负责地理教学目标功能方而的研宄,主父 玉国老师侧重教学目标内涵关系的研究,郑磊老师文字功成深厚,主要侧重教学FI标文字表 述方而的研究,合理分工,提高的效率。为保证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组成员先后到22中学、光耀实验学校、青岛即墨28中等学 校学习培训,提升研究理论水平,借鉴他人研宄经验,各项活动顺利幵展,课题达到的预期 效果。第二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4年9月,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对课题研究

7、成果进行归类汇总,全而整理研宄资 料,分析实验资料,总结经验与研究成果,全而汇编实验资料,撰写实验相关报告。三、课题研宄的主要成效和结论1、地理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2013年5月,课题组对我校500面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是教学H标的 主要功能是什么,设计了十儿选项供师生参考选取,结合教学实践体验,总结出了教学目标 的主要功能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功能。并形成如卜的结构图。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I力容和活动,实施教学达到预期结果。调控功能教学也是个控制过程,地理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调控矫正作川。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产生达到地理学习目标的渴

8、望。评价功能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2、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策略(1)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确定教学FI标。地理课程标准是进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和准则。研究好地理课程标准才能科学地设计地理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要求(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初步确定其教学H标。地理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国家的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要素以及从农业、城市、 交通、文化等人文要素以及说明,在没计教学目标是可把这些要素加以融合提炼教学目标。如日本一节的教学目标为。明确闩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H本自然环境的基本

9、特点,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能分析曰 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运川图表相关资料,结合日本国情,初步学会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工业分布特 特点。结合图片和现实生活实际,了解円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2) 依据地理教材内容和活动要求完善和细化教学n标。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统领作用,但还不十分具体。而地理教材内容 是进行地理教学的“物质基础”,它与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它是进行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物质载体”。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地理教材中隐 含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要求,进行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如学习 新疆一节时,细化教学目标为.知识目

10、标能运用地阁和资料说出新疆的位置、范闱,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掌握新疆地形分布的特点,并能用简图表示。理解新疆的“干旱”的自然特征及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能力目标运用有关阁表分析干旱自然特征的成因和城市、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特征之间的关 系。嚳明确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 念。情感目标(3) 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存量与学习能力、学校教学条件和当地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存量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是地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地理教学 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有力保障。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设计的教

11、学H标还不一定适宜 于每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所以还需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当地教学资源作进一步调整。这 样提炼出的教学目标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3、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内涵关系(1)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至少要包括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H标,课时教学目标三 个不同的层次级别。不过,在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的是课时教学目标,忽视了学段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这样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只有全面把握三个不同的层次级别教学H 称,教师才能系统,企面,完整,有效地按着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学段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就某一学习时间段内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如半个学期、 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等都可以,时

12、间要灵活。也可以学习学段划分:在学习世界地理时,设计 出世界地理教学目标;学习中国地理时,设计中国地理教学目标,学习乡土地理时,设计出 乡土地理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就是地理教材中学习每一章或每一单元要达到的目杯。单元教学R标 是通过一个个课时教学來实现的,因此在制定好单元FI标之后一定要把单元FI标分解和落实 为课时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也就是每一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它是设计完成单元目标的关键, 课时目标相对于单元目标要更具体、更完善,具有可操作、可评价、可测量。在设计课时目标时,教师不应抄袭单元目标,虽然单元教学H标与课时H标之间是整体 与个体关系。例如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复杂的气

13、候,课标中“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归纳出某一大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与地形、河流相互关系,大洲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和发展 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大合适的。最佳应可把教学目标没计为:知识与技能一一运用地图说出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归纳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气候面积广”的特点;运用资料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特点。过程与方法一一阅读亚洲气候图、统计图表说出亚洲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并归纳 其气候特征;分组收集、整理景观资料,并与亚洲进行对比。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归纳亚洲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一根据实例分析亚洲主要A然灾害的原因,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 对人类生活

14、生产的的影响;讨论分析减少自然灾害的措施,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 对社会责任感。没计教学目标要在充分吃透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和“教情” 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是对教学任务的预期结果的表述,是对“地理课程标准”内 容标准的具体落实。教学目标要在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制定教学H 标要反复推敲,相互讨论,克服主观性,更要在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培养等方面综 合考虑,处理好各种内在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2)教学FI标的维度构成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制定教学

15、目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归估。地理教学都是通过知 识与能力來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内在核心,是我们在教学中着力体现和培养的。 过程与方法: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操作组成部分。 地理课程标准提倡导让学生在过程上有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位观: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FI标之一,又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 培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有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他是在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的升华。T面是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典型没计。知识与能力: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判断培养

16、学生感知、实验、 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过程与方法: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这一学习方法的培 养,实现从重过程到重结果,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转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识图、判 断、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从单一学习方式向多元学习方式转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宂,提高学生对探宂事物本质的科研兴 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突出了三维目标的设计,也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功能。通过教学, 实现上述目标,一是以激发学情为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活化地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以培养探索精神为目标,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