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料]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50KB
约5页
文档ID:207183594
[资料]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_第1页
1/5

附件14关键期假说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闽江学院外语系姓名:叶翠 学号:120080201227 指导老师:林庆英1. 研究背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成了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大国从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初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而人们普遍认为儿童 在学一门外语的时候,年龄越小,学得越好,即“年龄小优势论”[1](p382>这一论 断得到了被引入二语习得研宄领域的关键期假说的支持关键期假说”由蒙特 利尔祌经学家Penfield和Roberts在他们1959年合著的一篇文章《言语与大脑机 制》(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中首次提出[2]<>其含义是:学习者由于年 龄小,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强,因此,比较容易学会地道的第 二语言;而成人发育完全成熟,大脑逐渐失去可塑性,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 年龄,因此,较难学会第二语言然而,关键期假说在二语习得领域究竟有多少解释力,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 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儿童期歼始学习外语是否比少 年、成人期开始学习外语更具有优势争论各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并各自努 力用实验研究验证自己的观点。

鉴于此,木文试图从英语专业学牛.入手探究其学 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与英语水平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并且力图检验当前流行的学习 外语“越早越好”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将是一个非常有意 义的探索及补充2. 研究现状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W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根据脑神经系统和语言习得的关系,以及 大脑伸缩性与年龄和关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更有优势1959年,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对失语 症的研宄结果为这种语言优势现象提供了有科学证据的有效解释他们认为儿童 学习语言的优势归于脑神经系统的差异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 如果左半脑言语中枢受损,则能在右半脑得到补偿,但过了青春期后,就难以 恢复了1978年Snow和Hoefnagel-Hohle对一些荷兰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 进行了一次研究,发现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的能力会加强,然 而这种学习能力的表现在十多岁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顶峰,然后学习能力再随着 年龄增加而下降[3]Brown, D.认为外语习得的关键期在2岁到青春期(10-12 岁)结束,而关键期后人们几乎不能获得像母语者的发音[4]。

Johnson和Newport (1989)的研宄被认为是二语习得领域支持关键期假说的最好证据,在他们的关键 期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宄中,他们认为人在6岁以后学习外语的能力开始衰 减[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实验同时也发现语言学习的衰退期始于7岁,而 不是Lenneberg所说的青春期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关键期”开始于何吋,在 持“关键期”理论的学者中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也有人对“关键期”假说不以为然,Seliger提出了多种最佳年龄假说:不 同的语言能力有不同的最佳习得年龄,它们可以相连,也可以重叠有些语言能 力(如语音能力)的最佳时间出现较早,持续时间也较短;有些语言能力的最佳习 得时间出现较晚,持续时间也长些[6]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大部分对年龄因素进行研究的学者对于“关键期”假说持一种不认可 的态度桂诗春在他的《心理语言学》中指出:“对于什么时候是外语学习的 最佳年龄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是否存在一个关键期我们不能简单地 给出结论,而应该研究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然后再全面运用于教学当中 [7] (,>122)戴维栋指出:“起始年龄几乎对习得过程没有影响,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 外语都能学好。

[8] 刘振前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事实上二语习得并不 存在关键期,尽管有许多以不同的方法、目的、理论基础与结果的研究,但至少 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其存在;甚至在语音习得方面,虽然起始年龄早的学习 者优于起始年龄迟的学习者,但其结果不是年龄单方面的因素,而应该是合并了 其他相关因素的结果 [9] (1>158)陈宝国,彭聃龄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其对教 育的启示》一文中强调年龄因素对于二语习得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要“避免过分 夸大关键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作用”[lQ] (P54)2.3相关研究尚存的问题综上所述,对于关键期假说与二语习得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这一问题一直都 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而且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关键期假说是否对英语专业本 科生这方面的研宄还缺乏较为直接和全面的实证资料笔者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本 科生,认为可以从自己的同学周围收集信息并通过对具体信息的汇总、分析、总 结来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理由是:英语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英语 较感兴趣并且英语学习较好的那一部分学生,针对这样一个群体进行的调查研 宄,排除了一些个人喜好因素,更能直观地体现出关键期假说对其英语水平是否 有明显的影响。

3. 本人的研究思路关键期假说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研究主耍是从英语专业学 生的英语水平调査着手,研究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与其英语水平是否有必然的联 系研究将主要以闽江学院外语系大三、大四322位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大 三、大四学生可采集的信息更多样,更全面,从而能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采用问卷形式对他们的初始英语学习年龄(青春期前、青春期后)和英语水平之间 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目的明确的问卷,主耍收集以下几个 方面信息:学习英语起始阶段(分组的依据)、英语综合水平、英语口语水平及 个人对于关键期与英语水平的关系的观点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认真分类、统 计,以阁表结合解析的形式呈现,最终得出结论证明关键期是否对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水平有必然影响参考文献:[1] 韩红丽.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年龄小优势论”的辩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3, (5): 382-384.[2] Penfield,W” Roberts, L. 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 [M】. New York: Atheneum Press,1959: 125-138.[3] Snow,C. and Hoefiiagel-Hohle,M. The Critical Ag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J. Child Development, 1978,(4): 1114-1128.[4] Brown,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52-66.[5JJohnson, J. S> and E. L. Newport.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JJ. Cognitive Psychology,1989, (21): 60-99.[6JSeliger, H. and Long,M. Classroom-Oriented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J.Rowley,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 37-46[7]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22.[8] 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 97-98.[9] 刘振前.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宂述评[J ].当代语言学,2003, (2): 158-172.[10] 陈宝国,彭蚺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1): 52-57.[lllCook,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0:125-138.fl2]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62.[\3] Larsen-Freeman, D., & Long, M.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Resear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15.[14]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 man, 1985: 69.[15] 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 New York: John Wiley,1967: 176.[16] Long, M. H.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0, (12): 251-285.[17] Patkowski,M. S. The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Syntax in a Second Language[J]. Language Learning, 1980, (30): 449-472.[18] Robins, R. H. General linguistics [ 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181-189.fl9]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f 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10.[20] 崔刚,张岳.儿童语言障碍的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1): 12-15.[21] 戴曼纯.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的年龄差异[J].外语界,1994,(2): 18-22.[22] 时珊娜.年龄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及某对二语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哈尔 滨工程大学,2008.[23] 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 52-54.[24] 郭铭华.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2): 117-123.[25] 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20.[26] 黄怀飞.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及其相关成就研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27] 倪传斌,延俊荣.外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