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6页
文档ID:207123883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6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教学难点三、本课的难点:一是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二是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导入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图片,思考:这组图片获得哪些信息?反映了中国和哪个国家友好交往的史实?生:中国与美国的友好交往师:中美关系从建国初期的敌对状态到双方从缓和走向正常化,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事业有了那些发展的新局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首先我们还是来看看中美关系。

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第一段内容和老师提供的材料,用一个词来概括建国之初中美关系的状态——敌对师:为什么从70年代开始,中美关系有所改变,出现了好的势头呢?结合尼克松的一段话来分析补充资料:1969年2月1日,尼克松上台10天就立即指示基辛格“寻求与中国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师:(展示尼克松的两段讲话材料)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美国意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背景下,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而这个转机却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就是用“小球来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展示1971年4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图片——《美国乒乓球队员在长城的合影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展示“乒乓外交”的系列图片资料,可以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渴望友谊和和平,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更是开启了中美关系尘封已久的大门,双方都伸出了象征和平友好的橄榄枝师:(强调)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两个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后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双方签订《联合公报》乒乓外交之后,美国方面加快了步伐,仅仅3个月之后,也就是1971年7月,中南海来了一位神秘的美国客人,他是谁呢?他此行目的又是什么呢?(展示周恩来会见基辛格照片资料)基辛格此行可谓忐忑而来,高兴而归。

他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同中方达成了一份即将宣布尼克松访华的《公告》这次基辛格之行更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改善了两国的关系,为双方最高层的互访做好了铺垫工作又紧接着,1972年2月的一天,一架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迎接又一位神秘的美国客人,他又是谁呢?(展示周恩来在机场迎接尼克松的照片资料)2月的北京,尽管还是春寒料峭,可是此时中美双方的领导人心里却是暖融融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踏上了中国的领土这是建国后第一个美国总统来到中国,当时的新闻报道把这次尼克松访华称之为“破冰之旅”补充展示“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不允许美方人员和中国代表团握手”的文字材料,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同样是关于握手这个礼节性的问题,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呢?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得到相关结论中美关系从敌对开始转向友好交往师:尼克松访华取得了什么成果呢?生: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师:从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进一步深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展示《中美建交》新闻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华社的一名记者,如何报道这则新闻?师:(展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交流图片资料)中美建交后直至今天,双方高层进行了多次的会晤和访问,我们可以从一组图片资料来感受一下。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教师过渡: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展示图片《乔的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乔冠华是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他为何开怀大笑?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学生回答: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展示《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图片师:小结时间、地点、会议名称、意义承转)中美关系的好转,特别是中国在外交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出示图片:《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控制下,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板书: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引发了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引导学生动手探究:提供一组数字,绘制一幅反映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或柱形图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下面我们来对此作一个简单的了解提出问题:1.“APEC”是什么意思?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3.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会议取得哪些成果?4.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什么?学生回答:1.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英文缩写2.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3.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成为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补充:教师提示:2001年中国还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补充: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充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思考探究问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课外拓展:通过新闻媒体报道,你了解到的我国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教师小结:本课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用一时期,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得以通过2001年,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我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这些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