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概述:《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是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知识,主要讲我国的分配制度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完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围绕分配制度这一中心,介绍我国实行现行分配制度的原因、分配制度的好处,在此分配制度下全民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表现因此本节课知识是全课知识的落脚点我国的分配制度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了解现行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清楚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3、 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知识、技术、资本、劳动、管理等活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实现共同富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课件和教材中的材料问题,从而初步掌握我国的分配制度;2、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对生活中的财富分配方式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3、通过讨论和分析,初步知道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4、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分配制度,诚实劳动,合法致富。
2、通过学习,能认同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巨大贡献,热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情感,同时清楚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增强守法观念3、通过丰富的资料阅读、问题讨论,增强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 学生是古城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的学生,都来源与农村;2. 学生以住校为主,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及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了解不多,知识面狭窄; 3. 学生只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还未具体学习,所以理解我国的多种分配制度有一定难度;4. 学生不爱表现自己、大多数学生不爱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5. 学生不具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经验,计算机操作不太熟练,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6.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不足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幅有趣的图片:图中画了一只很大的蛋糕,蛋糕上写着“国民收入总量”,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喜气洋洋地切蛋糕画外音:收入分配,蛋糕切大切小、切多切少,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那么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4、2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环节二:你我共参与:阅读课本49页服装厂的材料,回答文中的两个问题:① 该企业都有哪些分配方式?(学生依据材料内容即可回答② 这些分配方式都是依据哪些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技术;管理等分析课本50页小明爸爸这一材料,想一想: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哪些?分别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工资、奖金、利息、股息;分别按劳动、技术、资金的贡献分配教师: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就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同时,同学们还可以看出:在各种各样的分配方式中,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占据主体地位,离开了劳动,很多收入都无法得到因此,按劳分配是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主体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略多媒体显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蛋糕”做出来了,能不能采取“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式的平均主义做法,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弊端?你认为怎样分配才算合理?其理由是什么?(学生讨论,自由发挥,教师点评。
教师:提问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最终目的是什么?学生: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环节四:共同富裕大家谈多媒体显示:*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表现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教师: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甲方观点:在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那就必须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否则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贫富分化乙方观点: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要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通过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请1、2小组的同学华表甲方,3、4小组的同学代表乙方进行辩论教师:同学们,共富与先富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诚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收入上的差异,为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国家采取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政策。
同时,我国的分配制度还在不断地改革和加以完善教师: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请同学们为我们农民致富出些金点子环节五:随堂小结,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