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和近似数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法则;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理解 难点: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三. 具体内容: 1. 乘方的意义: 一般地,几个相同的数a相乘,,记作,即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乘方运算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注:①乘方是一种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②乘方没有运算符号,它是利用数字的相对位置来指明运算的③一个数可以看成本身的一次方④当底数为负数,或分数时,要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其右上角写指数 2. 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注:①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乘方运算通常要转化为乘法运算来完成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一样,首先确定幂的符号,然后计算幂的绝对值③任何有理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 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这种记数的方法称为科学计数法 5. 近似数的意义: 近似数就是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 注意:近似数小数点后的末位数是0的,不能去掉0 6. 精确度: 误差:近似值与它的准确值的差,叫做误差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通常用精确度表示 近似数一般由四舍五入法取得,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7. 有效数字: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注:关于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中间的0和末位的0都是有效数字 如8.02有3个有效数字,8.020有4个有效数字四. 考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科学计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主要都是以选择和填空为主典型例题】 例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乘方运算与其他几种运算的综合应用,需注意的是运算的顺序以及运算过程中的符号问题 解:原式= 例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3902000 (2)10030000 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时候要写成的形式,注意这里的a应在1到10之间,n的值是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解:(1) (2) 例3. 小刚学习了有理数运算法则后,编了一个计算程序,当他输入任意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和,当他第一次输入-2,然后又将所得的结果再次输入后,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应是( ) A. -8 B. 5 C. -24 D. 26 分析:依题意,得,“5”为第二次输入的数字,最后结果为,选D 例4. 保留3个有效数字,得到21.0的是( ) A. 21.12 B. 21.05 C. 20.94 D. 20.95 分析:要求保留3个有效数字,所以看第4个有效数字,按四舍五入进行取舍,所以21.12≈21.1,21.05≈21.1,20.94≈20.9,20.95≈21.0,故选D 例5. 说出下列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精确到哪一位 (1) (2)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用科学记数法所表示的数转化为原来的数,然后再看各数的最后一个数字的数位 解:(1) 精确到千位 (2) 精确到千分位 例6. 甲、乙两同学的身高都是厘米,但甲说比乙高9厘米,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举例说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似数的取值范围。
解:若甲同学的身高是174厘米,取近似数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厘米,若乙的身高是165厘米,取近似数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厘米,而174-165=9厘米,所以有可能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计算的值等于( ) A. 0 B. 1 C. -1 D. 2 2. 近几年安徽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据2005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普通初中在校生就约有334万人,334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人 B. 人 C. 人 D. 人 3.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这个数一定是_______________ 4. 近似数3.0的精确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2.001万精确到___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 6. 若每条船能载3个人,则10个需要_____________条船 7. 计算: (1) (2) 8. 观察下面的三个等式 猜一猜=_____________ 9. 试试看,你也能自学数学 字母可以表示数,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有理数,如a可以表任意一个有理数,但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数,如a可以表示-5,当a表示-5时,就不能表示其他数了。
已知,,, (1)请用特例验证上述等式是否成立(取a=1,b=-2) (2)通过上述验证,猜一猜=_____________ 归纳得出=_____________ (3)上述性质可以用来进行积的乘方运算,反之仍然成立,即,应用上述等式计算试题答案 1. A 2. A 3. 1 4. C 5. 十,4 6. 4 7. (1)-11 (2)36 8. 44448889 9. (1), ∴,余同 (2), (3)【励志故事】成人仪式上的账单据《扬子晚报》4月23日报道,22日,南京三中举行了成人宣誓仪式,仪式上,学校公布了一份特殊的账单出生:2000元;奶粉:约3600元;小学6年学杂费:约3600元……合计:约76380元这是三中对本校100名高三学生进行的调查,让他们估算自己的“成长成本”,孩子们估算约为76380元但令孩子们吃惊的是,家长却认为,在这18年中,他们对孩子的有形投入竟然达到了10万,这与孩子们自己的估算相差了2万多在调查中,过半的家庭月收入都只有一两千元该校一位老师认为,成人意味着责任,这份“账单”就是想让孩子懂得,责任的分量读高三的学生喻文君说,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的绝不只是金钱,还有更宝贵的爱,这是不能用物质和金钱去衡量的。
这份“特殊账单”对学生们是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