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949493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试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威海)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B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C物质是可变的,但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会转化进行解答; B、根据气体物质就看不见、摸不着进行解答;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进行

2、解答; D、根据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会转化,故A错误; B、气体物质就看不见、摸不着,故B错误;C、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也会发生变化的,故C错误; D、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它们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且按一定规律构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涵义和微粒性;了解一些常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其应用2(2分)(2013威海)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

3、化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宏观变化进行解答;B、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进行解答;C、根据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进行解答;D、根据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决定着物质的宏观变化,故A正确;B、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不

4、是外界条件,故B错误;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故C错误;D、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分)(2013威海)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

5、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其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解答:解:A、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不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但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B、一个反应中的新物质,可能在其它反应中变成其它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但水通过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及用途上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物质,故说法正确;D、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

6、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2分)(2013威海)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B元素周期表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D物质的密度表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可以知道,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到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根据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7、可以知道,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到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只能查出物质的溶解度等有关信息,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只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正确;C、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只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D、根据物质的密度表只能查出物质的密度,不能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各种表的作用,只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5(2分)(2013威海)在下列概念中,一定属于描述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气化B液化C爆炸

8、D缓慢氧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气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B、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C、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爆炸,例如车胎爆炸;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爆炸,例如炸药爆炸,故说法错误;D、缓慢氧化指的是进行的很缓慢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

9、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6(2分)(2013威海)在一定条件下,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粒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这个过程属于()A结晶B蒸馏C溶解D过滤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粒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

10、自由运动的状态,说明由液态变为固态,此过程是结晶解答:解:首先判断变化前的状态,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说明此时物质是液态,再判断变化后的状态,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说明变为固态,此过程是结晶过程;故选A点评:此题是物质的三态变化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和判断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属一道基础知识考查题7(2分)(2013威海)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D在相同

11、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的程度;B、溶解度能够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大小;C、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指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量;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解答:解:A、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是用溶解度来表示的,故A说法正确;B、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有两种情况:饱和和不饱和,而溶解度必须是在饱和状态下溶解的质量,故B说法错误;C、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溶解的最大程

12、度,即已达到饱和状态,故C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溶解度就大,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8(2分)(2013威海)自然界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二氧化碳循环D水的天然循环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

13、断解答:解: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氧循环主要表现在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

14、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9(2分)(2013威海)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列物质和装置制取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B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二氧化锰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此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反应物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解答:解:此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反应物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收集装置是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应选用给固体加热装置,故错误;B、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发生装置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C、过氧化氢是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