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948176 上传时间:2021-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拮 据(j) 亵渎(xi) 朴刀(p) 恪尽职守() B.别 墅(sh) 扶 掖(y) 恣睢(z) 一 抔黄土(pu) C. 襁褓(qin) 教 诲(hu) 谮害(zn) 味同 嚼蜡(jio) D.旁 骛 (w) 带 挈 (qi) 陨 落(yn) 舐 犊之情(s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郑重其事 头晕目眩 吹毛求疵 红妆素裹 B.歇斯底里 悠游自在 精血诚聚 家谕户晓 C.一代天骄 不知所措 正襟危坐 不言而喻 D.有例可

2、援 润如油膏 简明扼要 重蹈复辙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 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努力学习是增强自身本领的 不二法门。 C.陈丹青教授能言善语,常能 断章取义,拓展延伸,在退步集续编的签售会现场,他经常是妙语连连。 D.越是大智者越有 自知之明,决不会被赞誉冲昏了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

3、.2015兰陵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5日上午在兰陵县文化广场召开。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C.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D.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6.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填空。 (1)“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撞到了马下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来有诗赞曰: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霹雳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该段文字选自我

4、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2)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体小说,作者是( )。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三、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3),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4)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6)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

5、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爸爸”的意思是: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_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 例句: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仿句: , ,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0.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

6、。 (2) “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7、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

8、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孟贲(b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1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秦王色挠 ( ) (2)寡人谕矣( )(3)许由无天下之累(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子南方之传士也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雎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

9、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14.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4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为什么不读经典彭程“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

10、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

11、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 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

12、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

13、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16.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17.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8.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3分)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 学校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 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其实很简单戴希“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