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专业60学时教班使用二四年十一月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专业60学时教班使用)一、 刖g肿瘤放射治疗学通过大课讲授、自学及临床实习完成二、 目的与要求1. 了解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各种不同的放射源、放射治疗装置的性能、能量、剂量学的特性2. 了解放射线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作用机制,以及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改变,乃至生物学方面的改 变,从而进一步探讨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和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途径3. 掌握各种常见病的放射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放射治疗的常用神类及常规剂量的选择,放疗反应及 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 肿瘤放射治疗学历史二、 肿瘤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三、 放射治疗的基础四、 肿瘤放射治疗学的内容五、 对亚临床病灶的认识六、 对放射抗拒的认识七、 放射反应与放射损伤八、 肿瘤综♦治疗的定义(放射与手术、放射与药物、放射药物与手术综合)九、 肿瘤的姑息性放射治疗十、肿瘤急症的放射治疗第二章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基础第一节放射源和放射治疗机1. 放射源的种类和照射方式2. 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源的种类及特点3. 钻一60治疗机(钻一60 Y线的特点,钻一60半影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4. X线治疗机5. 医用电了直线加速器的特点和性能第二节 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临床剂量学原则2、 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体外照射技术的分类及其优缺点、相邻野设计、肿瘤区、靶区、计划区、照射区、危险器官)3、 治疗计划设计步骤4、 治疗方案优选(体外照射、近距离照射)5、 治疗摆位与模拟技术6、 适形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第三节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 执行QA的必要性2、 靶区剂量的确定;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3、 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4、 QA组织及内容第三章近距离治疗]、近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2、 近代近距离治疗的内容3、 高剂录率近科1离治疗的定义、优点及注意的事项4、 近距离治疗在放射治疗中的作川5、 单管照射缺点及克服方法6、 组织间照射的特点、适应症、禁忌症7、 术中近距离治疗8、 组织间巳黎系统的插植原则9、 放射性粒了植入治疗肿瘤10、 血管内照射第四章临床放射生物学1、放射敏感性2、 放射可治愈性3、 放射敏感性与可治愈性的关系4、 治疗增益系数TGF5、 细胞存活曲线DO、Dq、N值的意义6、 细胞增殖周期与放射敏感性7、 线性二次方程一(Linear-quadraric LO、早反应及晚反应组织)8、 分次照射和生物效应的关系9、 正常组织耐受量(特别是:胃、小肠、肾、脊髓、角膜、晶体、骨等)10、 氧效应11、 4 “R”:再修复、细胞周期内再分布、再增殖、再氧合12、 高LET射线的特点13、 RBE、LET、OER14、 放射增敏剂和放射防护剂15、 加温治疗的原理16、 目前加温治疗的难点第五章胸部肿瘤第一节食管癌1. 食管的解剖及食管癌蔓延规律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病理学4. 临床表现5. 食管癌的诊断(食管癌的X线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类;食管癌的X线分段和临床分期;食管造影、 细胞学拉网、食管镜检查、胸部CT与MRI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作用;食管癌穿孔前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 象;放射性溃疡与癌性溃疡的鉴别)6. 食管癌放射治疗原则(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放疗技术、射野、放疗剂量、 局部复发性食管癌的再治疗原则、食管癌高剂量率腔内放疗原则、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失败原因 与预后因素)7. 食管癌的.综企迨疗原则(术前、术后及放、化疗)1、 纵陶的赏用分区方法2、 胸腺瘤的病理及分类(大体与镜下)、临床表现3、 流行病学及病因4、 胸腺瘤的X片、CT、MRI特点5、 胸腺瘤常见伴随疾病一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处理6、 胸腺瘤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剂量及疗效7、 原发纵隔生殖细胞瘤的特点及其治疗原则第三节肺癌1、 肺的解剖与淋巳引流规律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病理学4、 临床表现5、 曜(肺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WHO的组织学分类、蔓延及转移6、 肺癌的诊断(症状、体征及肺外表现;影像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经皮穿刺 活检的适应症及诊断价值;细胞和病理学诊断)7、 肺癌的鉴别诊断8、 肺癌的治疗原则9、 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适应症、禁忌症、放疗技术、射 野及剂量;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及脑预防照射的意义;肺上沟癌的治疗原则、技术及剂量)10、 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11、 肺癌放射治疗的主要合并症(急性和晚期肺损伤的预防和处理)12、 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分次照射、适形照射及调强放射治疗)第六章淋巴系统肿瘤第一节 霍奇金病1、 雀奇金病的临床特点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霍奇金病的病理分类4、 Ann Arbor 分期法5、 分期检查方法6、 霍奇金病的治疗原则7、 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常用的照射野;斗篷野、锄形野、盆腔野、病灶局部野;照射剂量;放射 治疗的副反应及并发症;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8、 霍奇金病综合治疗适应症及实施方案9、 儿童霍奇金病的治疗原则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1、 非霍布金淋巳瘤与霍布金病的不同点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临床表现4、 病理分类5、 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巳瘤的治疗原则6、 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原则7、 非雀奇金淋巳瘤常用的照射野(局部扩大野、面颈联合野、三段全腹照射、低剂量全身照射、全 身皮肤电子束照射)8、 非霍奇金淋巳瘤照射剂量9、 非霍奇金淋巳瘤放疗的并发症及处理10、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综合治疗适应症11、 非霍奇金淋巳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第七章 消化系统肿瘤第一节 消化道器官正常组织耐受量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放疗剂量第二节原发性肝癌1、 肝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肝癌放射治疗适应症5、肝癌放射治疗(常用的照射技术、照射剂量、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和并发症)第三节胰腺癌1、 肝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放射治疗适应症5、 常用的放疗技术(体外照射的方法;照射剂量、术中放疗、组织间插植)6、 放射治疗反应及并发症第四节直肠癌1、 肝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术前放疗的适应症、照射方法、剂量及疗效5、 术后放疗的适应症、照射方法、照射剂量及疗效6、 单纯放疗(根治性放疗及姑息性放疗)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一节肾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肾胚胎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照射方法、照射剂量及疗效5、 肾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症、照射方法和剂量第二节膀胱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5、 放射治疗的方式(体外照射、术中放疗、组织间插植)6、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及并发症4、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第三节阴茎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5、 放疗方法、照射剂量及疗效6、 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第四节睾丸精原细胞瘤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淋巳转移途径5、 放射治疗适应症、照射方法、照射剂量6、 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7、 疗效第五节前列腺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淋巴引流及扩散途径5、 病理及分期(PSA和Gleason分级)6、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照射万法、照射剂注7、 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8、 放疗疗效9、 放疗加内分泌治疗(含去势治疗)第九章乳腺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临床表现3、 乳腺解剖及淋巳引流4、 病理5、 临床分期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放射治疗适应症、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照射 剂量、放射治疗疗效)7、 乳腺癌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照射方法、剂量及疗效8、 乳腺癌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巳结发发的放疗方法、剂量及疗效9、 局部晚期乳腺癌放疗适应症、照射方法、照射剂量、副反应及疗效1()、乳腺癌的综介治疗原则第十章软组织肉瘤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术前和术后放疗的适应症5、 放疗的基木原则6、 放疗方法及照射剂量7、 放疗的副反应及并发症第十一章头颈部肿瘤第一节 总论1、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中、后的处理2、 单纯放疗或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鼻咽癌1、鼻咽的解剖与淋巴引流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鼻咽癌的病理4、 临床分期(UICC和福州分期)5、 鼻咽癌临床表现(三大体征、七大症状:前组颅神经受损与后组颅神经受损的临床表现;常见颅 神经受损征候群)6、 鼻咽癌的诊断7、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常用照射野、照射剂量;放射治疗反应及并发症)8、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适应症与外照射的配合方法)9、 根治量放疗后鼻咽和/或颈淋巴结残存、复发的治疗10、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应用第三节 口咽癌1、 口咽的四个解剖区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临床表现4、 曰咽癌的病理和淋巴引流5、 口咽癌的诊断6、 口咽癌的治疗原则7、 口咽癌的放射治疗(各解剖的常用照射野、照射剂量)第四节 下咽癌1、 下咽的三个解剖区2、 下咽癌的病理和淋巳引流3、 流行病学及病因4、 临床表现5、 下咽癌的诊断6、 下咽癌的放射治疗(各解剖区常用照射野、照射剂量)7、 下咽癌综合治疗第五节 喉癌1、 喉癌的病理及淋巳引流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临床表现4、 喉癌的诊断5、 喉癌的治疗原则6、 喉癌的放射治疗(各解剖区常用的照射野、照射剂量、喉癌放射治疗并发症)7、 喉癌放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第六节 口腔癌1、 口腔癌的临床特点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口腔癌的病理4、 口腔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源的选择、各解剖部位常用的照射剂量、放射治疗并发症、影响预后的 因素)5、 近距离治疗的适应症和原则6、 口腔癌综合治疗适应症第七节 上颌^癌1、 上颌^癌的临床特点2、 流行病学及病因3、 上颌^癌的病理和淋巳转移4、 上颌^癌诊断方法5、 上颌^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常用的照射野、照射剂量、放射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6、 影响上颌置癌预后因素第十二章神经系统肿瘤第一节 颅内原发及继发肿瘤1、 颅内肿瘤的病理特点2、 颅内肿瘤的诊断方法3、 颅内肿瘤的放射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 不同病理类型分级的设野方法5、 照射剂量6、 放射治疗并发症及处理7、 影响预后因素第二节 全脑全脊髓照射lx适应症2、照射野与剂量第十三章妇科肿瘤第一节子宫颈癌1、 流行病学及病因2、 病理学3、 临床表现4、 宫颈癌的治疗原则5、 宜预.癌的放射迨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