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四章复习重点——休克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6814859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四章复习重点——休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四章复习重点——休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四章复习重点——休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四章复习重点——休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休克第一节概念及临床表现定义:休克是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而引起重要脏器(如肺、心、肾等)和细胞代谢障 碍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主要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体表血管收缩、黏膜苍白、皮温下降、尿量减少、毛细血 管充盈时间延长、迟钝、衰弱、常倒卧、严重的病例可在昏迷中死亡。第二节休克的分类及发生机理一、分类(一)、血容量减少(低血容量性休克)1 出血性休克:血量减少2、烧伤性休克:血液浓缩,血量减少3、脱水性休克:大量体液丢失,血液浓缩,血量减少(二)、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心脏疾病严重的心率紊乱,急性心肌炎,心包积液等引起心输出量急剧减低(3)、血管容量增大(血管容量扩大性休克)

2、1、感染性休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2、创伤性休克:疼痛及组织损伤释放出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广泛小血管扩张3、过敏性休克:过敏源引起肥大细胞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组胺,5-HT)并激发补体及激肽 系统,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其结构因不同器官而异。通常 由微动脉,中间微动脉(或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小静脉, 直接通路,动静脉吻合支(短路)等构成。毛细血管呈网状,有利于物质交换,调节水分,保持机体内在平衡。营养通路:微AT中间微AT真cap网T微VT小VCap壁薄(内皮+基膜)BP1,血流慢,通透性

3、大,利于物质交换,故称通路。直接通路:中间微AT微V,直而短,阻力小,血流快,故称之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某些器官组织,血从微AT小V,故称之,无物质交换。以上的血管结构及其联系组成一个cap的功能单位微循环。在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中,只 有营养通路的血流才能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故其属营养血流。单位时间内的有效营养 血流称为cap灌流量。特点:血压低:(A端:30mmHg, V端:15inmHg)且呈垂直分支。血流慢:0.41.0mm/秒,1毫升血由1根cap通过,需5X107秒(1年8个月)潜在容量大:虽口径小(520口),长度短(0. 20.8mm),但数量多(300亿根),全长达 911

4、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因此潜在容量很大,仅肝内的cap全部开放即可容纳全身的 血量。在一般情况下,仅仅20%左右cap轮流开放。在cap内的血液仅占血容量的68%,这 样就使得血管容量与全血量相适应,所以,有效循环血量得以维持,若正常调节紊乱,微循 环血管容量过度扩大,就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真毛细血管开放调节示意图(图)%1. 分期(-)微血管痉挛期1.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微静脉随后收缩;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短路开放2. 微循环变化的机理1)、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2)、肾素一血管

5、紧张素一醛固酮一ADH系统活性增高;3)、PGI2 (前列腺素)I / TXA2 (血栓素A2) T-小血管收缩。3. 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1)、维持动脉血压正常;2)、保证心、脑的供血;3)、补充血容量(通过自我输血和自我输液实现)(-)微血管扩张期1 .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多灌少流,灌多于流;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微静脉继续收缩2. 微循环变化的机理1)、乳酸蓄积T酸中毒;2)、补体激活等原因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T;3)、凝血因子XII、C3b激活T激肽释放T3. 微循环变化的后果1)、血管内皮、组织细胞受损2)、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3)、血流淤滞、血液浓缩,血细胞

6、粘附、聚集甚至嵌塞在血管内(三)微循环衰竭期1. 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广泛微血管扩张、广泛微血栓形成发生机理1)、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2)、组织细胞受损,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3)、血细胞大量破坏,启动或促进凝血4)、其它促凝物质入血,导致凝血微循环扩张的后果1)、血管内皮、组织细胞受损2)、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3)、血流淤滞、血液浓缩,血细胞粘附、聚集甚至嵌塞在血管内2. 引起或加重DIC1)、某些休克的原因(如: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发展过程的病理变化(如:缺就、 酸中毒)作为DIC的原因及诱因2)、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3)、组织细胞破坏,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4)、血液浓缩、血细胞粘附、聚集甚至嵌塞,启动并促进凝血三、器官机能代谢变化(图)心功能障碍:休克肾:休克肺:胃肠:发生淤血和水肿,死亡病例肠道中多有多量RBC代谢障碍: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不能正常进行,乳酸生成增多,ATP产生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