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阐述审计的基本基木原理和基本方法本课程包括审 计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审计实务两部分在审计学基本知识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准 则、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等内容;在基木审计实务部分,我们将以民间审计为主线,全面阐述审计学基木 知识的具体运用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熟练當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及税法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 握审计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培养学生严密的审计思维能力,为将來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木课程的教学注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实训等手段來介绍审计的基木原理与实务,是一门实务 性很强的课程二、教学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学吋数讲授实训小计第一章概论8210第二章审计制度66第三章审计职业道徳与法律责任426第四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44第五章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4486A弟八早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44第七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24第八章审计抽样44第九章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224第十章购货与付款业务审计224第十一章生产业务审计224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业务审计224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224第十四章审计报告426合计502272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木章的学习,了解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审计的基本职能以及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进而理解并学握审计的定义、审计H标与审计对象,以及审计中的重要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一定的理论 基础。
教学重点:审计的定义、审计目标与审计对象,以及审计中的重要概念教学难点:审计中的垂要概念教学时间:10课时,其中案例分析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职能的演变一、 我国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二) 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二、 审计的基木职能审计的基木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审计的主要作用是:防护性作用:建设性作用三、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二)审计与会计的区别第二节审计定义一、 审计的一般涵义(―)审计的性质(二) 审计的定义(三) 审计关系人二、 审计的种类(-)按审计主体分类: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二) 按审计的内容与目的分类: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三) 审计的其他分类第三节审计目标一、 审计总目标(-)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二)我国的审计总目标二、 审计具体目标(一)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二) 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第四节审计对象一、 审计对象的涵义二、 审计对象的内容第五节审计中的重要概念一、 独立性二、 应有的职业关注三、 公允表达四、 审计证据五、 垂要性〕、、审计风险第二章审计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握审计制度的涵义、审计制度的基本要索,了解并掌握我国的政府 审计制度、民间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垂点:我国审计制度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审计制度的基木要索教学时间: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制度概述一、审计制度的涵义二、审计制度的基本要素(-)审计目的(二)审计主体(三)审计客体(四)审计依据(五)审计证据(六)审计程序和方法(七)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八)审计职权和审计职贵三、 审计制度的种类(-) 政府审计制度(二) 民间审计制度(三) 内部审计制度政府审计制度民间审计制度第二节一、 政府审计制度的分类(-) 立法模式(二) 司法模式(三) 行政模式(四) 独立模式二、 我国的政府审计制度(-) 政府审计机关(二) 审计范围(三) 审计程序与审计成果三、 我国政府审计人员第三节一、 民间审计组织二、 民间审计团体与民间审计管理(―)民间审计团体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 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二)民间审计管理1. 财政部门2. 工商、税务部门3•注册会计师协会4.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三、 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 审计业务(二)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四、 民间审计人员第四节内部审计制度一、内部审计机构二、 内部审计的内容三、 内部审计的职业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章审计职业道徳与法律贺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审计人员职业道徳的涵义及其重要性、审计人员法律责 任的引发原因和种类;了解我国关于审计人员职业道徳和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学握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 诉讼的基木措施。
教学朿点:审计人员职业道徳的涵义和求要性,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徳规范的内容:法律资任的成因和 种类,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教学难点:审计人员职业道徳的涵义和雨要性,法律责任的成因教学时间:6课时,其中案例分析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审计职业道徳一、 审计职业道徳的涵义二、 政府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徳三、 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徳第二节审计法律责任—、会计贵任与审计责任(一) 会计责任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二) 审计责任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三) 会计贾任与审计贵任的关系二、 审计法律贵任的成因和种类(-)审计法律责任的成因1. 被审单位方面的责任: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经营失败2. 审计人员方面的责任:违约;过失;欺诈(二)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1. 行政责任2. 民事责任3. 刑事责任三、 审计法律责任的预防(一) 审计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措施(二) 审计人员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第四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的涵义和作用,了解审计准则的结 构与内容,以及审计依据的主要内容,并学握两者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实际审计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教学垂点:审计准则审计依据的涵义、作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间的区别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涵义(一) 审计准则的定义(二) 审计准则的特征(三)审计准则的作用二、 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一) 一般准则(二) 工作准则(三) 报告准则三、 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一) 政府审计准则(-) 民间审计准则(即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基木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三)内部审计准则第二节审计依据一、 审计依据的涵义(一) 审计依据的定义(二) 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的关系二、 审计依据的种类(一) 评价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的(二)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三) 评价内控制度健全性、有效性的三、 审计依据的特征(-) 层次性(层次越高、覆盖面越大:层次越低,具体适用性越强)(二) 相关性(要与审计结论相关)(三) 时效性(各种审计依据不是一成不变的)(四) 地域性(不能照搬照套)四、 审计依据的适用原则(或审计依据的选择)第五章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教学H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寧握审计的不同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选用;理解审 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民间审计的审计程序。
教学朿点:审计的技术方法;民间审计的审计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教学难点:审计的技术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选用教学时数:8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程序(审计过程)一、 审计程序的涵义与内容(-) 审计程序的涵义(二) 审计程序的内容(以民间审计为例)1•计划阶段2. 实施阶段3. 终结阶段二、 民间审计程序与政府审计程序的比较三、 民间审计程序与内部审计程序的比较第二节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一) 审计方法的涵义(二) 审计方法的分类1. 审计的基本方法一> 唯物主义、辩证法2. 审计的技术方法二、 审计的技术方法(-)审查书血资料的方法(也称“查帐法")(介绍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罔)(二) 审査实物资产的方法(三) 审计调查分析的方法三、 审计方法的选用(一) 审计方法选用的一般原则(二) 审计方法的具体选用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H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审计证据涵义、特性及分类、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理解审计丁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内容和格式,学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复核 程序,为指导审计工作过程打下理论基础教学靈点:审计证据的涵义、特性、分类、收集、整理和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内容、分类、 编制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复核程序。
教学难点:审计证据的涵义、特性;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作用及复核程序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一、 审计证据的涵义与特性(一) 审计证据的涵义(二) 审计特性:1. 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充分性2. 审计证据的质杲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二、 审计证据的分类(一) 按审计证据的外形特征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二) 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序分类: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三) 按审计证据的获取來源分类:内部审计;外部证据;亲历证据(四) 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基本证据:辅助证据:矛盾证据三、 审计证据的获取四、 审计证据的鉴定(评析)五、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一、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与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二)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1. 综合类2. 业务类3•备查类(三)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二、 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1. 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木要素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3. 形成审计丁.作底稿的基木要求(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作用2.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要点与基木要求3. 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三、审计档案的管理(一) 审计档案的分类1. 当期档案2. 永久性档案(二) 审计档案的所有权与保管(三) 审计档案的保管与调阅第七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教学冃的与要求:通过木章的学习,应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和测试的基木原 理和基本方法,为具体审计实务打好基础。
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求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种类和 内容;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三种方法:理解并寧握内部控制制度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教学朿点: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种类和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种类和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内容和方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内部控制制度一、 内部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一) 内部控制的定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