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71766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月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十月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十月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月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月的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份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李清凤本月我所教学的是第五章认识10以内的数和第六章认识图形两部 分内容,下面将本月所教学的内容作一下反思:-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的数,认数字,写数字,以及有关本单元内 容的数学实践活动。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于了解数学的用处和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教学认数字,写数字,教材中采取了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一 般地说,儿童入学前大部分都会数10以内的数,但认数特别是写数,有些学生 不一定会,而且教学生把十个数字写得整齐匀称还是比较难

2、的,采取上述编排 方法可以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 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数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加减计算离不开集合、对应、基数、序数理论,但 这些内容又不宜对小学生讲,因此,教材中采取适当渗透的办法,通过图形使 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不会加重 学生负担。例如,在数数时,实质是先耍对实物进行分类,把每一类看作一个 集合,然后依次指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同自然数中的一、二、三一 一对应(进行数数),指到最后的一个元素,同它对应的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中 元素的个数,也就是物体的总数。又如,在第10页引入加法时,渗透并集

3、思想; 第11页引入减法时,渗透差集思想;第24页讲0的时候,渗透空集思想。教 学时,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 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J “对应等名称。教材在认数、数数方面,加强了数的概念和数的顺序的教学。从教学2的 认识起,都强调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例如,1添上1是2, 2 1; 2添上1是3, 22o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为以后 学自然数列增加感性认识。本单元教材注意数和形适当联系。一方面,结合认 数和加、减计算经常出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 方面,也尽可能直观地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例如讲3

4、和4时,出现用小棒 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使学生初步看到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再如 讲6到10各数时,出现直尺,使学生看到数和直尺上的刻度对应,这样既可以 加深学生对数序的理解,又为以后学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做准备。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 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 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 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牙乓球、 皮球等,并在

5、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 弄。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教学中,首先出 示我收集的各种图形,让孩子们一一识别,然后让孩子们倒出自己的学具,试 着把自己认为是同一类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接着出示牙膏盒,让孩子了解它 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 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而 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个与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样的纸盒, 让孩子观察说说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接着在孩子们认识长方体 实物的基础上在黑板上贴出抽象的长方体模型图片,将孩

6、子对长方体的认识, 从具象的感知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孩子认 识止方体、圆柱、球,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 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 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在认识了这四种物体后,教师让学生举例子,让学生在生活找这些物 体的影子,然后呢,拿出你喜欢的物体随意的玩,也是和他们最熟悉的玩具联 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而在最后一个 环节中,加入了让学生看精美建筑的图片,孩子们情绪高涨,他们不仅从建筑 中感受到了所学物体的美,同时也激

7、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总之,在本课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 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孩子都对球的特点掌握很好,但是对正方体和长方 体不容易区分。例如:其中有一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认为是正 方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想,首先学具的准备太单调,没有一些 特殊性的物体来启发学生,以次加深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来开阔学生的思维。 如在操作环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物品,鼓励看谁带的样 子多,加深学生对物体特点的认识,另外老师可以多准备一些比较特殊的物品, 和学生共同探讨,引发学生一些思想的碰撞。2、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调。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积极加强自己的评 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学习态度上评价,从积极性上评价, 还有的比如说从速度上,从动脑上,从今后的发展上,从思维的灵活性,对学 生进行评价,再结合一些小奖品的利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压力,而且使学 生更乐于去学习,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成功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