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7175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实验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教学反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的两头作者:杨继红我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回家的当天晚上,父亲中风倒下了 至今再也没能离开病床。产假的100多天里,我几乎天天都 会望见生命的两头:一边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小生命在一点点 成长,另一边是一个苍老的我同样至爱的生命在一点点灯熄 油尽令我终生遗憾的是,我和全家人都是到了老父亲不 能说话、不能识人、永远不能再感受亲情的时候,才知道这 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的方式,叫做“脑退行性改 变”,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这 种退变一直被叫做“老年痴呆症”,而从生命规律上来说, 人过了 60岁,这样的退行性变化就已经不可遏止地开始了, 男性可能更早一些,一旦开始,也许可以减缓

2、,但不可逆转。山样的父亲倒下了“我的父亲母亲”新闻公益行动的想法,在我心里已经 酝酿两年。从何说起呢,请大家先耐心听我讲讲老父亲的故 事。我父亲是一个老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湘西剿匪,跟 着苏联人学过飞机驾驶我记得大学同学第一次见到爸 爸照片的时候,禁不住一阵惊呼:“你爸爸长得真像郭富城!” 他的确挺帅气的,年轻时,歌唱得跟李双江似的,写得一手 好字,狂草,极其豪放但他现在只剩下不到140厘米的 身高,头显得特别大,整个人衰弱到不足80斤重。算到今天,他已经瘫痪卧床两年多了。回头看,我回家 待产的那十几天,其实是此生我与他最后手拉手散步,最后 面对面吃饭,最后起站在阳光下、木棉花下、紫荆树下

3、因为我和孩子被分头被重症监护了十几天,我们俩回到家里 的时候,己经是女儿出生的第12天.第二天就是端午节,那 晚我爸爸抱着外孙女特别欣慰,说“杨氏门中,一脉宗亲”, 说孩子像他,说我们夫妻俩要在农村都该当爷爷奶奶了 那样个亲情漾漾的晚上啊,他突然中风了,倒在床边,几 个小时之后才被家人发现,之后的几天都是昏迷的。医牛告 诉我们:“如果他这5天能醒过来,就能活过来,如果没醒 过来,就永远醒不来了。”那儿天全家人除了抱头痛哭就是 独自垂泪。熬到第5天,父亲终于醒过来了,但是不认识我们,或 自言自语,或盲目地盯着人和物,目光是那种冷漠到毫无内 容的空洞。又过了一个月,他慢慢地能说话了,逐渐地认得 出

4、我们了。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把我、哥哥、弟弟全叫过去, 他说他一左要站着尿泡尿。讲哥和弟弟把他架到厕所,却完 全没办法让他自主地站着,一松手他整个人就往下滑,试了 儿次还是不行。他此生再也不能站着尿了,曾经那么刚强和 要强的一个男人,哭了。从那之后,父亲很配合地插上尿管, 鼻子的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插着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 套管,就这样度过了两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什么 叫“退行性改变”,才知道这种病对一个人、个家庭带来 怎样可怕的、摧毁性打击。他苏醒过来的那个月,我们全家人在医院陪他过了一个中秋节。他像过去的每一年一样,让我们轮流念关于月亮的 诗。我们和他一起吃一个大月饼,只是他的

5、那块是用粉碎 机打成糊糊,从鼻饲管里灌下去的。这是一个特别凄惨的中 秋,因为全家人老老小小都在安慰着流泪。但后来我才意识 到,这又是多么珍贵的一个中秋,因为那时候父亲还认得我 们,还会念诗还会笑与哭。之后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就管我 叫“东阳”(妈妈的名字),可能是因为我胖了,他把我当 成了妈妈。他不停地说:“你耍把3个孩子带大,事情已经 这样了,没有办法了。”我说:“爸,我们3个己经长大了。” 他就说:“不光带大要把他们带成好人。”我说:“他们都 是好人。”多么悲凉啊,曾经他是那么为我们骄傲,常常跟 邻居或同事说,我女儿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大儿子是大 学老师,我小儿子是个破案能手、刑警队队长。

6、但现在他没有意识了,所有人老都不认识了,掐他他不 痛了,只在有特别大声响的吋侯他才会扭头看一下,只剩下 最基本的身体本能反应。看着他的时侯,我经常会想起地 藏经里的那句话;“不知魂神当至何趣? ”要为更多的人点一灯小时侯,我父亲会骑一辆自行车,前杠上坐着哥哥和我, 后座妈妈抱着弟弟坐上去,一辆车就这么载着全家人,骑到 一个河边去游泳,捉小鱼小虾这儿乎是我记忆最深的童年 周末印象,我的父亲是那么强大!乂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大家都睡觉了,路灯还亮 着? ”爸爸没有冋答我,到了晚上他带着我,到家附近一个 特别荒凉的桥头上坐着,数路过的行人。一直数啊数,困得 我都打瞌睡了,他还让我数。那天晚上,我和

7、爸爸一直数到 11点多,我记得有30多个人走过了那座桥。爸爸说:“你 记住,没有一盏灯是白亮着的,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 要它。”这就是我心目中善良、坚强、最最亲爱的爸爸。可是, 到后来,他病了以后,就看不见光了,医生用特别刺眼的强 光手电照他的眼睛,他也没有光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医生 给我看他的脑电图,像一个干核桃一样,只有中间的格,旁 边是没有肉的。医牛告诉我们:“他的眼睛是好的,角膜什 么的都是好的。他没有光感反应,是因为负责这部分的脑 神经已经萎缩,没有了,所以他看不见光了。”为什么我会 想起来他带着我在桥头数人这件事,我觉得我们几个孩子, 可能最值得我们自信的优点就是善良,那种根深

8、蒂固的对人 的善意来自这样的教育。父亲变成另一个人父亲第三次中风之后就彻底卧床了。他第一次中风的时 候,妈妈没有告诉我,那是2004年,我正在点灯熬油地考 博。父亲发病时是75岁,我印象特别深,也是春夏吋节一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等我考完试回到家的时候,他还躺 在床上 看到我心情特别好。他能慢慢地说话,能自己吃饭 To他告诉我:“爸爸不能保护你了,以后要靠你来保护爸 爸了。”我当时一下子觉得没冇了安全感。我们什么时候能 意识到父母老了?就是当你意识到他要依靠你而你不能再 依靠他的时候。父亲是特别要强的人,而且不善表达爱意,这样的话过 去他从来没说过。我说:“爸你放心,我知道了。”在承诺 这句话

9、的一瞬间,我知道,我的父母老了。然后大概一个多 星期后他就站起来了,行动自如,说话各方面都没有任何问 题,我们全家人也就松了一口气。他的第二次中风是在2007年,那个时候开始有奥运圣 火传播,当传到我家乡的吋候,他正看直播,突然就中风了。 等哥哥发现他的时候,已经间隔了 40多分钟(后来我们才 痛心地知道,这种病的送诊时间特别关键,所以他身边不能 离开人)。他躺在监护室里,昏迷了两天两夜,醒过来之后 说话还是自如的,但一直不能走路,又经过两个月的康复才 慢慢会走路了。退休之后,父亲变得沉默,我们家阳台后面是个大足球 场,他在阳台上看人踢球,一看就是3小时。踢球的人换了 两拨,他还在看;回来喝点

10、水,又去看。回到家里也不跟我 们说话。有时候我说:“爸,咱聊会儿天吧。”他叹气,还 是不说话。他会去关心表妹的男朋友、保姆家的小朋友,而 不关心我。我跟老公拌嘴了,哭了,打电话跟他倾诉,他也 不接我的话握着电话就是不说话全家人都觉得他变得 特别自私、冷漠,于是我们在心理上疏离了他。到第二次中风前,他又新添了一个毛病,别人逢年过节 送来月饼、茶叶这些东西,他就当着客人的面翻开来看,看 完,就把这些东西拿走了,弄得我妈妈特别尴尬。客人走了 我妈会跟我爸牛气,说好多伤他心的话。爸爸还变得特别斤 斤计较,他会跟妈妈说:“全家5个人,4个姓杨的,请你 给我滚。”我妈妈哭着跑出门。我妈妈比爸爸小17岁,她

11、当时只有17岁,就按照组织 安排,嫁给了一个“最可爱的人”。她含辛茹苦一辈子没有 任何怨言,老了,这个“最可爱的人”竟让她滚。她自己“滚” 到宾馆里住着,暗自垂泪。我知道了这事儿,打电话跟妈妈 说:“妈,你回去跟我爸说,全家5个人,4个姓杨,其中 3个是我牛的,要滚也是你滚。”我妈想通了,就理直气壮 地回去了。现在说起来像个笑话,但是当时我妈妈真的很伤心。她 不能忍受我爸爸变得那么自私,那时候我妈妈才五六十岁, 心态还是很年轻的,而我爸爸已经走入了重度脑萎缩的退行 性改变中,他的手开始颤抖,头回摇晃,我们还以为这是正 常的,人老了嘛!他老糊涂了,走路走着走着就不知道冋家 To他穿过片森林,走到

12、荒凉的铁路那边,回家以后跟全 家人说,见到了表哥表嫂(其实他俩早在“文革”的时候就 已经去世了)。他说:“他们还请我吃饭,给我烙饼。”然 后从兜里掏出几块小石头妈妈崩溃了,对我爸爸忍无可 忍,一方面觉得他特别自私,方面又觉得他不体贴。妈妈 和一帮朋友在家里聚会,搞得挺晚,我爸爸站在客厅里,穿 着家居的短裤,对妈妈的朋友说:“这么晚了,难道你们没 有家吗,为什么不回去? ”他还会在早晨四五点钟就把全家 人都叫起来,说:“你们不上班吗? ”这些变化发生在三四年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没有 人知道这个病叫“阿尔茨海默症”。我们错过了给予父亲亲情的机会后来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跟我说起,他爸爸是老年痴呆

13、症患者,也是这样冷漠地对待他的妈妈,最后她妈妈比他爸 爸先去世,他说其实他妈妈是被气死的。我这才知道爸爸得了 “老年痴呆症”,而我发现真正需 要帮助的是我妈妈和我们几个孩子,还有我的那些侄子、侄 女他们害怕爷爷,都不愿意去摸爷爷,不愿意看见爷爷。 爷爷会问他们:“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读儿年级? ” 一 天问四五遍,他们从内心抵触这个老人,有恐惧感。我们都 缺乏关于这个病的常识,我们苛责和疏远着年迈且已经失去 正常认知能力的老父亲。这三四年的时间里,我终于知道我们错过了什么。我们 错过了父亲人生中最后的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本可以 给他人生中最温暖的东西:亲人的理解和陪伴。如果当时知 道这是

14、一种病,妈妈就不会错过跟爸爸最后的情感交流的机 会;如果知道这是一种病,至少她不会受伤害,不会动不动 地离家出走,不会想不开妈妈完全把他当成一直习惯的 那个爱人,而不是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我们本可以做得史好爸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医生不让他喝酒,我们偷偷 把他的啤酒换成了一种叫“啤儿茶爽”的饮料,他喝口就 倒了,直接倒在了饭桌上。我说:“爸,你为什么这样不配 合呢? ”全家人都严厉地指责他,认为他不懂事、任性 可后来当我两岁的女儿不想喝牛奶也倒了的时候,我会很耐 心地说:“宝贝,你倒在地毯上怎么收拾呢? ”这个时候。 我知道没有理由责备小小的她。这就是为什么我给这个宣传片起的口号是“给生命的两

15、 头同等关爱”。如果把80岁看成人生寿命的极限,当他到 了 80岁以后,你就要把他完全看成一个婴儿,去教他、体 谅他、宽容他和放纵他。从我父亲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生离死 别”。我们很多人的经历是死别。老年痴呆症最残忍的一点 是“生离”,他依然有生命的吋候,他的理性和情感却退潮 般一点点远离家人。一个孩子是怎么成长的,倒过去就是一 个老人是怎么退化的;孩子生下来要先会吃,老人最后只会 要吃的了;随着孩子成长,就学会了要妈妈,老人也是,特 别害怕陌生的环境,只愿意跟家人待在一起;随着孩子成长, 要在一群孩子里而找认同感,要听表扬:“真是个懂事的孩 子! ”老人也是,到了老年痴呆症晚期的

16、时候,听不得一点 抵触的意见,受不得一点刺激;然后随着孩子成长,有了尊 严,有了荣誉感,有了被肯定的需要,随着知识的积累,有 了逻辑判断、理性控制老人恰是这样逆向地退行,退掉 了荣誉感,退掉了理性与逻辑能力,退掉了行为认知、判断 力,到最后退掉了亲情一个孩子是怎么建立起来这些从 生理到社会的需求的,个老人就是怎么将它们退行性改变 掉的。我们再不能把他当成一个老战士、老干部、老艺术家、 老科学家无论他之前多么理性、多么睿智、多么有社会 地位,他之后的退行都是绝对的、不可逆转的。我们至少在五六年前就应该对我父亲进行药物干预,如 果干预到了,那么到现在他至少还保有对亲情的认知,我们 就不会这么遗憾。老父亲四进ICU (重症监护室)都坚强地 回来了,因为他的心肝胃脾肾全是好的,而脑萎缩了;他的 眼耳鼻舌其实都是好的,但意识没有了!这是多么残忍的疾 病!我们老听到这样的故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