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学期射阳外国语学校公 开 课 教 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执教者:周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例1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教材分析】:苏教版《初步认识负数》是在己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 初步认识负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 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1以温度计显示3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引入负数,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气温、温度计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可以 直观地显示,零上4C比0C高,零下4C比0C低例2呈现了珠穆朗玛峰和新疆吐鲁 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对“海拔”比较陌生,但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学生能认识到海 拔高度是以海平而为基准的,海拔8844.43米和海拔・155米分别在海平而以上和以下 这些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 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初步学会用正数、 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经历创 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 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设计意图】:本节课从教材编排上看,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课标》 调整安排在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 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 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 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规律,我们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 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 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 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既不足正数,也不足负数,负数都小于0c2.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 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 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教育4. 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 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 量,体验负数的意义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问(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课前谈话)1、 昨天我去水果市场,那里在进货和出货,你们瞧!(课件出示市场进出货的画 面)这是仓库管理员小王对水果进出的情况进行登记的结果,你们觉得他记清楚了吗? 为什么?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运进了2吨还是运出了2吨,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 动脑筋,真会创造2、 引导: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 探索和研究课件出示数学史)(二)、从“生活事例”引入一一了解负数的来源1、 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 们苏州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苏州天气预报、温度计图)这个温 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学生汇报过程小,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 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C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2、 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C时,人体感觉最舒服。
昨天达到28C,我们就感 觉热了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设计意图:气温变化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感觉到的自然话题,将此作为 课堂教学的开始,自然,贴切,能够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考虑到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 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单独安排一个看温度计的插曲,为后面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二、 合作探究,认识新知(一)、教学例1,初步认识负数1、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大气变化的人,儿乎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一次我记录了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第一个是东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温度计图),你 能从温度计上而看出当天上海的最低气温吗?2、 第二个城市是江苏的省会南京(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而看出南京的 最低气温吗?这个温度比上海的气温怎样?3、 第三个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北京的气温通常 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学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温度汁图,让学牛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C”4、 刚才二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而上海超过了 0 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 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5、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笆或4C, —4C等,并讲解负 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6、 巩固练习1) 、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当天我还记下了儿个城市和地区的最低气温,(分别出示西宁、哈尔滨、香港等城 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的最低气温吗?(2) 、小小气象记录员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设计意图:在引入负数这一环节,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读气温”这一问题情景, 从祖国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教学流畅,衔接自然而“零上4摄氏度” 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 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 求,而且促使他们借助生活经验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 的量的方法)(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1、(显示珠穆朗玛峰图)谁知道它有多高吗?(8844米)这个高度是从哪儿到上顶的距离呢?(学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图上添加一条海平面的水平虚线)2、 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而高的,比如,我国的第五大盆地一一吐鲁番 盆地,就低于海平而155米(接在珠穆朗玛峰图旁边出示盆地图)。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 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 一155米)3、 模仿练习课本第6页“练习一”第1, 2题4、 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C为界,高于0C时用 正数表示,低于0C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而用 正数表示,低于海平而用负数表示设计意图: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是学生对相反的量的再一次感知由于前 面有对气温认识的基础,所以本环节力求利用前面学习中获得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经 验和范式,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这一基准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 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在深层次上把 握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和计数的要领与方法)三、比较反思,丰富认识1、 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而以上和海平而以下的高度课件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oc和海平而用红色线标出)2、 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你能把它们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儿类?小组讨论小结:像+4, 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一4, 一7, -11,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 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在设置的讨论区内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 都是负数海平而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而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数轴),认识到:0是下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4、 练习-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在原题中增加0)提问:(1) 、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5、出示“你知道吗?一一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学生自由浏览网上资源)(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 认识,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是 分界点让学生很好地借助直观情景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三者间的关系同时在 习题中注意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夕卜)都是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 内在联系)四、 巩固提升,深化拓展1. 基本练习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 对比练习选择合适的结果填在括号内:2007年,我国发射成功的嫦娥卫星在太空中向阳而 的温度为( )以上,而背阳而却低于(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卫星舱内的温度始 终保持在(),保证了卫星能够正常开展探测工作① 21E ② 10CTC ③ 一 10(TC3. 应用练习1) 、“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2) 、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而以上和海平而以下,地而以 上和地而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 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4. 链结生活,内化理解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作好记录,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 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开支建议设计意图:这里的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第一题注意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 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巧妙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 体会正数和负数是无限的;同时巧妙地引出数轴,为学生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作 了很好的渗透:第二题利用嫦娥卫星即时信息资料,既是知识的应用,又是思想的熏陶。
第三题,进一步让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井采用网络信息发布 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既是与开头的生活引入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 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五、 全课总结,课外延伸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多留心观察,下节课请同学们来交流, 好吗?《认识负数》教学反思: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 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情境 都为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观念来展开的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读一读、 说一说的活动过程,体会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盈利与亏损、相反的方向等相对的 量在练一练及巩固练习中,不断扩展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对相对的量的现实情境, 让学生在写写说说中经历用正负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以此不断增加学生体验,深化 学生对负数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