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69802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刘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坐井观天第二课吋教学设计博睿特外国语学校刘琴教学目的:1、会写:蛙、错、答、还;理解无边无际、大话,体会笑的含义。2、读懂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大话、无边无际、笑,理解青蛙、小鸟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初步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教学过程:一、课前诵读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呱。它说自己是画家。画只兔子两条腿,没有耳朵扁扁嘴。画只鸭子四条腿,长长耳朵三瓣嘴。兔子鸭子笑哈哈,问青蛙,画的啥?小青蛙,低着头,一下子成了哑巴。二、谈

2、话导入师:儿歌中的小青蛙多粗心呀,孩子们会向它学习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与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齐读课题坐井观天。1、先来和词语娃娃打打招呼吧!(开火车:小鸟、青蛙、朋友、看见、抬头、冋答、不信、错了、还用、大话、井沿、坐井观天、无边无际)2、还记得故事讲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3、你能把青蛙和小鸟止确贴在黑板上相应位置吗?(全班回顾: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4、想听听他们的争论吗?看,他们来了!三、创设情境,学习课文1两生分角色表演青蛙:大家好我是青蛙。小鸟:大家好,我是小鸟。青蛙:请大家认真倾听我们的争论。小鸟:想想我们看到的天有多大呢?

3、表演青蛙:大家知道我看到的天有多大吗?对,我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贴板书) 小鸟:伙伴们,你们知道我看到的天又有多大吗?真棒,我认为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贴板书)2、师:听到这,你们想问什么?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 对话中。想像刚才两位同学那样读吗?小组合作学习,耍求:1、分角色朗读课 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2、讨论:青蛙为什么觉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而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呢?3、小组合作学习。4、展示交流朗读三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1)哪个小组想来展示读第一次对话。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待会我们比一比哪些 小组评得最精彩。生评价:我要表扬,读出了疑问的语气(你

4、关注了语气,你能像他这样读吗?);我耍给提个建议:读一百多里时可以重一点,慢一点。师适时引导:你 关注了词语:一百多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很远,它可能飞过了高山,飞过了 飞了这么远,真是又累又渴,谁想再来读一读小鸟的话。学习第二次对话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哪个小组有信心读好第二次对话。倾听比发言更重 要,我期待着你们的精彩点评。生评价。生评价青蛙读出不相信的语气。师适时引导理解青蛙的话:1、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吹牛的,谎话等)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 为什么?(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2、你能把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吗?3、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天天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 大的

5、天。)3、动手实验:拿出卡纸卷成圈看天花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只有纸筒那么 大,其余看不到,目光都被卡纸挡住了。)4、小结: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他的冃光被井壁挡住了。这真是一 只(目光短浅)的青蛙。(板书:见识有限,目光短浅)5、谁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生评价:无边无际,读出天的大。师适时引导小鸟的话:K什么是无边无际?还有什么可以说无边无际的?(大海无边无际,草原无边 无际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它飞过很多地方也没有看到天的边。)2、创设情境引读:是啊,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飞过一座座巍峨的高山,看到 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它觉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生读);小鸟飞到(碧 绿

6、的草原,看到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它想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 读);小鸟乂飞到广阔无垠的沙漠,看到万里黄沙,它不由地说: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啦!(生读);小鸟还飞过一望无际的大海,看到无数的鱼儿在水里游来 游去,它感叹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生读)这真是一只(见多识广) 的小鸟。(板书)3、现在,一只井底之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它说得对吗?你想对它说什么? 快和小鸟一起劝劝它吧!学习第三次对话。(1)听了小鸟的劝告,青蛙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小组读,他组评价(捉醒大家 关注表情:笑)(2)师:在这两段话都有一个相同的表情: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吗?(3)生回答(青蛙认为自己是对的

7、,小鸟是错的所以笑。)师:是呀,它不仅目光短浅,还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4)(小鸟觉得青蛙错了,述自以为是,所以笑了。)(5)让我们带着不同含义的笑,再来读一读第三次对话吧!全班读文。6、拓展想象:听了大家的话,青蛙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 说什么呢?(1)小组讨论(2)指名汇报(青蛙跳出了井口,他来到,惊奇地看到红红的花,它 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天空真的是无边无际!我以前真的错了)。(说美点,眼光放远一点O )7、每个寓言故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 么道理呢?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同学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道很多的课外知识。 谁能我们分

8、享一下你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知识的。指名分享。教师小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定能增长我们的见识的。8、有了深刻的理解,相信同学们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分角色朗读课文。(分 三个大组)四、指导写字:答、蛙、还、错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书写环节。K出示生字。请看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提醒重点字音。2、书写第一步:仔细观察;3、书写第二步:提醒关键笔;4、书写第三步:书空笔顺;5、书写第四部:描红练写。以生为本,构建有趣有效的课堂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博睿特外国语小学刘琴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 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 题

9、。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 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儿点反思。一、创设情境,能引导学生愉悦地走进文本。在开课时,安排两个孩子带着头饰表演了课本剧。孩子们的绘声绘色的表 演首先起到激发全班同学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想要读文的兴趣;第二对接下 来小组的分角色表演起了示范作用;第三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倾听中回顾了课 本的内容,顺利找到了青蛙和小鸟各自对天的不同看法。这个环节有趣也有效。在帮助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时,带着孩子们做 实验:把卡纸卷成圈观察天花板,再拿开纸筒看天花板。在对比中体会青蛙冃 光短浅的原因。但是在此环节不需要孩子和老师做过多的解

10、释,儿句话:观察完 之后你发现什么?这和青蛙在井里看天是一样的道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让它变得冃光短浅、见识有限,难怪它要说(引读):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在理解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 出天的大:小鸟飞过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看到一大片一大片茂密的森林, 它觉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过碧绿的草原,看到成群的牛羊, 它想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过一望无际的沙漠,看到万里黄沙, 它不由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飞到蔚蓝的大海,看到大海是那 么大,那么美,它感叹地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真是一只(见多识 广)的小鸟。而现在这只

11、井底之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快来劝劝它吧!再 读小鸟的话。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反复体会,效果较好。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 到什么?学生说话时思维有些局限在前面出现过的情境了:大海、高山、山野 等。可以有一些示范或出示一些画而,打开学生思绪,逐渐引导学生说完整、 说美、拓宽眼界说远。二、通过小组展示读三次对话,他生评价,师适时引导重点词语“一百多里”、 “大话”、“无边无际”、“笑”,达到指导有感情朗读的作用。首先,在指导学生关注小鸟说它飞了 白多里吋,就有意引导学半想象, 小鸟飞过哪些地方(高山、田野等),指导读出天的大,也为体会小鸟认为天 无边

12、无际打下铺垫;在第二次对话中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提问,你 还知道哪些可以像天一样可以说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海洋无边 无际)、草原(无边无际)、宇宙(无边无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 的语气。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还抓了 “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 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体会青蛙不相信的心情,并由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 哪句话,引出青蛙的观点: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通过第四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 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

13、 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 笑折射出了小鸟的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 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三、关于寓意达成的反思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 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 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再 分享老师的收获:不耍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要像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再引申到学生身边也有许 多见多识广的人。请这些孩子介绍他们见多识广的方法

14、:看书、旅游、看电视 等等,老师归纳为一句话引领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见多识广。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1、最后识字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时间都去哪儿了?(1)在港纸筒验证青蛙为什么只看到井口大的天吋,学生在谈发现吋重复的 答案很多,想法对了,但表达不清时,我没有及时地、很明确地帮学生把思路 理清,简要明白地表达出来。(2)学生在评价读书同学时,没有抓住关键词语评价,老纠结于:没有动作 等,浪费了很多时间。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一开始小组准备朗读时的耍求 改起。a要让要求更明确,不仅要关注语气、动作、表情,更要关注重点词句。 b在第一个孩子评价:一百多里读得好时,老师就要明确地、夸

15、张地表扬:评价 抓住了重点词语,这就叫会学习。老师特别欣赏,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关注这些 重点词语。给孩子一个评价的方向,让孩子知道从什么方面去评价,也有利于 教学环节的开展。2、第三次对话中对于“笑”的理解不太到位,朗读也没有落实下去。在学 生理解到青蛙为什么笑后,教师可以创设语境,让学生去揣摩着反复读出青蛙 的自以为是。如:青蛙错了吗?(错了),但它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对的,读 青蛙的话;小鸟告诉它错了,可青蛙不相信,固执得认为自己是对的,读;青 蛙自己目光短浅,不听从别人的劝告,还认为别人错了,读总之,我们要构建有趣、有效的课堂,就要从学生出发,围绕教学重难点, 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合作地去探究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对于学生的 发言,不要怕学生说多,说错。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心意思 及时地纠正,巧妙地引导。这些教学机智,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锤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