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06768703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9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第13122期)(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应用能力1. 试题:单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_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_A: 2000B: 2500C: 3000D: 3500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公文写作 纪要的写作要求有哪些?参考答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指出,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撰拟纪要的写作要求主 要有: (1)首先要记“实”。即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纪要绝不能按

2、主观意愿随意增添内容,甚至加以歪曲和篡改。 只要不是与会各方共同正式确认的,就一定不要写成议定事项。 (2)其次要记“要”。纪要不同于记录,它必须有条理,有取舍,抓住要害和实质,不能有闻必录。 (3)要注意严格区分会议的议定事项和非议定事项,并相应作出有利于读者明确的处理。 (4)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纪要的各个层次除可用分标题、序数表示外,还可以使用“会议决定”“会议同意”等专用词语表示。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 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决策可以分为_A: 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B: 原始决策和追踪决策C: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D: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参考

3、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除了题中的分类外,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根据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决策可以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正确选项为D项。上题所属考点-管理常识公文写作 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决策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环境。 外部环境对组织决策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决策的频率和内容;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第二,环境中的其他行动者及其决策也会对组织决策产生影响。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

4、式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组织文化。 从决策方面来说,组织文化会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产生重大影响:第一,组织文化制约着包括决策制定者在内的所有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第二,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们对改变的态度而对决策起影响和限制作用;第三,组织文化是构成组织内部环境的重要因素。 (3)过去决策。 过去的决策对目前决策的制约程度,主要受它们与现任决策者的关系的影响。 (4)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任何决策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通常会未雨绸缪,在被迫对环境作出反应以前就采取进攻性的行动,并会经常进行新的探索;不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者,通常只会对环境做出被动的反应, 事后应变,他

5、们对变革、变动表现出谨小慎微。 (5)决策的时间紧迫性。 美国学者威廉金和大卫克里兰把决策划分为时间敏感型和知识敏感型。时间敏感型是指那些必须迅速而尽量准确做出的决策(战争中经常出现),知识敏感型讲究决策的效果取决于决策质量。 50.论述题:试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组织管理的启示。(共1题,每题10分) 【参考答案】(1)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

6、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2)启示:第一,管理者在运用公平理论时应当更多地注意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合理性。 第二,应该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的投入和报酬,注意对有不公平感觉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判断公平与否,要进行社会比较,应与组织内外其他职工进行比较。 第四,管理者应该制定一个能够让员工感到公平并且乐于参与和保持的报酬分配制度。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 怎样建设

7、社会主义的核心是_。A: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B: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C: 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D: 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才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上题所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判断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事业单位根据聘用合同和岗

8、位职责,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绩效。故本题判断正确。 (备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此题是按照旧条例出题考査。)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多选题 下列对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正确的有:_A: 某卫生防疫站王某在卫生检查过程中,因冲突打伤餐饮老板,该防疫站承担赔偿责任B: 某物流公司快递员丁某丟失了客户购买的包,该物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C: 李某借用陈某的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负全责,保险赔偿不足部分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D

9、: 张某雇佣的钟点工方某不慎碰翻阳台花盆,砸坏邻居车辆,方某承担赔偿责任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答案】ABC。解析: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D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BC。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_。A: 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B: 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 事物的发展须以条件为基础D: 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

10、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道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因素,但是却忽视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常常是要取决于变化的条件是否成熟。故本题答案选C。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单选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全国有14个省市先后宣布独立。独立的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的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有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提督等。由此说明辛亥革命_。A: 属于自下而上的革命B: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C: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担任行政长官者的背景不尽相同,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

11、众基础。故选C。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判断题 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改良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本题判断错误。上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 试题:在Excel2003中,若求计算机表格中的某行数值的平均数,可使用的统计函数是_。A: SUM B: TOTAL C: COUNT D: AVERAGE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SUM是求和函数,AVERAGE是求

12、平均数函数,COUNT是根据条件计数函数。故本题答案选D。 下列哪一情形下,乙的请求应得到法律的支持?_ A: 甲和乙约定一同去看足球比赛,但是甲迟到一小时,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B: 甲听说房价很快就要大涨,便告诉乙,乙信以为真赶紧购买房产,没想到几个月后房价大跌,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C: 甲对乙承诺,如果乙比赛夺冠,甲将陪同乙出国旅游,后来乙果然夺冠,但是甲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乙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D: 甲与其妻乙约定,如果因甲出轨导致离婚,甲应补偿乙20万元,后来二人果然因此离婚,乙要求甲依约赔偿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13、、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见,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事实上,不只是民法,任何法律都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例如属于道德范畴的事项,就不属于法律所调整的范围。A项“约定一同去看比赛”和C项“陪同出国旅游”是道义上的责任,受道德调整,因而不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B项,甲只是向乙转述自己的听闻,乙作为成年人有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应当自己承担依照该信息行事而产生的风险,因此甲不承担乙在法律意义上的请求权。D项,夫妻之间对出轨导致离婚的补偿协议,符合民法中意思自治的原则,该协议有效,乙依照协议约定主张的请求权应得到支持。 被国际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物是_

14、。 A: 杨振宁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王选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本题答案选B。 张某(女)因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但是因其在怀孕期间,所以法院决定对张某取保候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张某不得与特定的人会见或者通信 B: 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就对其实施了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不必再做出重复决定 C: 对张某的取保候审应由人民检察院执行 D: 在取保候审期间,张某的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

15、,应当在48小时以内向法院报告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报告的对象,应当是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是向决定机关法院报告。故A项正确,D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规定,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已经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时,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或者需要变更保证方式或强制措施的,受案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和移送案件的机关。B项错误。故意杀人罪属于刑事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案件。而对于人民检察院或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