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724059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卷评析物理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201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匆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

2、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5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核能 C石油 D天然气【答案】A【解析】能源按照能否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和恢复,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形成的,消耗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选A。【考点】能源的分类2图1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

3、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 半导体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答案】C【解析】有的半导体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一特性可做成热敏电阻。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感温元体(通常是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考点】半导体的特点3根据图2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答案】C【解析】人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 Hz

4、,人发声频率范围85Hz-1100 Hz,C选项正确。蝙蝠的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 Hz,A选项错误。人的听觉频率也是有范围的,B选项错误。无论振幅多大,只要频率达不到人听觉频率范围,人耳是听不到声音的,D选项错误。【考点】信息题,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 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图形的,由图3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乙跑的路程多。由于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甲,乙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增大,A,B反映的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所以错误。C,D图中,可

5、以从横坐标选择一点,做纵坐标的平行线,交甲乙与a,b两点,然后过a,b两点做横坐标的平行线,得到结论。【考点】由题中提供的信息会用图形表示5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答案】B【解析】由b图,我们看到他的眼睛的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他拿的眼镜属于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考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6如图6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 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极 转至右边可使如图6所示位置的小磁针

6、N极转至左边的操作是图7中的 【答案】A【解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所以想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行了。根据小磁针偏转方向可判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由题意知需要小磁针想不通的方向偏转,只要改变感应电流方向就行了。【考点】磁生电,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7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8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 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答案】B【解析】A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

7、的电流相等),不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B,C,D都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B,C中A3的示数等于A1,A2之和,又由于R1R2R3 在C图中A1等于A2的示数,与题意不符。所以C错误,B正确。D选项中A2等于A1与A3的和,与题意不符,因此也是错误的。【考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8如图9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答案】D【解析】这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

8、,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木塞的机械能增加。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的,而白雾是小水珠。内燃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做功,能量转化9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答案】A【解析】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A选项正确。B,C,D是关于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考点】光的色散10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10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

9、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球会落下来,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考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1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11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 的质量约为A20kgB30kgC60kgD120kg【答案】B【解析】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 F1L1=F2L2,杠杆是水平平衡,所以力臂在杠杆上,不妨认为人对杠杆的力是动力,则球对杠杆的力是阻力,由图知L1:L2约为1:2,所以F1:F2约为2:1.又因

10、为F大小等于G,G=mg【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12如图12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 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解析】由于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 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所以P、Q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P =5N, fQ =3N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素有关。由题意不能得出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考点】二力平衡 第二部分(非选择

11、题共64分)二、填空题(共16分)13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3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若此时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会向前倾,原因是。【答案】不变等于;小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倾【解析】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甲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因此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的脚随电梯停止,由于惯性,甲的身体要保持原来的运

12、动状态,所以向前倾。【考点】动能,重力势能,惯性。14(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14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 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某地大气压强为110 5 Pa,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N (3)如图15,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可知吹气过 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下表面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答案】(1)750(2)210 3(3)小于;流速大的气体压强小【解析】(1)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水银柱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2)由于P=F/S,所以F=PS=110

13、5 Pa0.02m2 =210 3 N(3)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考点】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压强公式,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5用图16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 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4,20,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答案】B;B红棕色变淡的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解析】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放在下面。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考点】气体扩散现象16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 图17所示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物体A所受浮力是N (2)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A在水中会(选填“下沉”、“上 浮”、“悬浮”)判断的依据是。【答案】(1)1.21.8(2)下沉当物体全部进入液体中时,G物F浮,物体下沉【解析】称重法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浮力:F浮=G-F;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当物体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